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3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煤气流入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与混合管连接,喷管夹具一侧为流体流入口,另一侧为流体输出口,喷管位于喷管夹具内,与喷管夹具形成为一体,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或喷管,起着供给煤气的作用。把喷管和喷管夹具设计成一体,因此,防止了在喷管的组装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泄漏现象的同时,提高了其组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煤气炉,特别涉及一种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
技术介绍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现有技术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图1是现有技术煤气供给结构的分离状态概略剖面图,图2是现有技术煤气供给结构的组装状态概略剖面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1,空气和煤气流入到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2,它以焊接等方法,连通结合于混合管1的下部一侧,即,连接在跟混合管1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煤气供给管4,它与喷管3连接的状态下,与喷管夹具2连接;夹具盖5连接在喷管夹具2的后面。其中,喷管3的后方外周面中形成有外螺纹3a,煤气供给管4的前方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4a,在外螺纹3a和内螺纹4a的螺纹结合的作用下,喷管3组装在煤气供给管4。还有,在喷管夹具2的后侧内周面,沿着半径方向形成有支持台2b;煤气供给管4的前侧外周面形成有凸出的支持部4b,跟支持台2b对应上;在支持部4b的前侧,即,煤气供给管4的外周面设置橡胶材质的防止泄漏密封件6。其中,煤气供给管4连接在喷管夹具2内侧的过程为如下,即,防止泄漏密封件6压入于喷管夹具2中与支持台2b邻接的内侧外周面,同时,喷管夹具2的支持台2b就支持上述煤气供给管4的支持部4b,这样把煤气供给管4组装在喷管夹具2上。还有,在喷管夹具2的后方,夹具盖5与喷管夹具2的后面用螺丝连接上,其作用是为了密封喷管夹具2的内部。但是,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现有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具有如下的问题,因为煤气供给结构是首先把喷管3连接在煤气供给管4之后,再次把煤气供给管4连接在与混合管结合上的喷管夹具2的方法,把喷管3设置在喷管夹具2的内部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因为其组装工序复杂,增加了工作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组装性能。特别是,把喷管3连接在煤气供给管4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保证组装的完整性,因此,煤气泄漏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即,把喷管一体加工形成于喷管夹具中,这样,可以事先预防煤气的泄漏现象的同时,简化组装过程,并且提高组装性能。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煤气流入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与混合管连接,喷管夹具一侧为流体流入口,另一侧为流体输出口,喷管位于喷管夹具内,与喷管夹具形成为一体,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或喷管,起着供给煤气的作用。上述喷管连通形成于流体输出口和流体流入口之间,即,形成于喷管夹具前、后的流体输出口和流体流入口之间。上述喷管夹具的后面设有用于密封喷管夹具内部的夹具盖。上述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时,其连接部位设有防止泄漏密封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喷管一体加工形成在与混合管连接的喷管夹具内部,使煤气喷射到混合管内部,因此,事先预防在喷管的不完整连接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煤气泄漏现象,同时减少了组装部件的数量,缩短组装部件过程中消耗的工作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生产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煤气供给结构的分离状态概略剖面2是现有技术煤气供给结构的组装状态概略剖面3是本专利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的分离状态概略剖面4是本专利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的组装状态概略剖面中10混合管20喷管夹具21流体输出 22流体流入口25喷管 20a内螺纹30煤气供给管31支持部30a外螺纹 40夹具盖41密着插入部40a贯通孔50防止泄漏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的分离状态概略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的组装状态概略剖面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10,空气和煤气流入到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20,它以焊接等方法,连通结合于混合管10的下部一侧,即,连接在与混合管10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其内部一体形成有喷射煤气的喷管25;煤气供给管30与喷管夹具20连接,供给煤气;夹具盖40连接在喷管夹具20的后面,用来密封喷管夹具20的内部。其中,喷管25连通形成于流体输出口21和流体流入口122之间,即,在喷管夹具20的前面向其内侧形成的流体输出口121,和在喷管夹具20的后面向其内侧形成的流体流入22之间。即,喷管25,首先把喷管夹具20的流体输出口21和流体流入口22加工形成之后,在流体输出口21和流体流入口22之间精密加工成孔洞的方法形成喷管25,与喷管夹具20形成为一体。其中,孔洞是与现有方式结合的喷管内部的孔洞大小相同以及形状相同。还有,喷管夹具20的后方内周面中形成有内螺纹20a,煤气供给管30的前方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30a,在外螺纹30a和内螺纹20a的螺纹结合的作用下,煤气供给管30组装在喷管夹具20中。这时,煤气供给管30的后部外周面上,即,形成外螺纹30a的后部外周面上形成了凸出的支持部31,并且,在支持部31的前面形成了橡胶材质的防止泄漏密封件50,因此,煤气供给管30连接在喷管夹具20内侧的时候,防止泄漏密封件50就压入在喷管夹具20的内周面,这样,煤气供给管30的支持部31就支持于喷管夹具20的后面。还有,在夹具盖40的中心部位形成有贯通孔40a,它使煤气供给管30贯通于喷管25中,在夹具盖40的前面,贯通孔30的周围形成着密着插入部41,即,煤气供给管30的支持部31插入其内部的密着插入部41,因此,当夹具盖40螺纹连接于喷管夹具20的后面的时候,密着插入部41就把支持部30向喷管夹具20密着的同时连接上。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煤气供给结构,把喷管25一体加工形成于喷管夹具20的内部,因此,防止了在现有技术的连接喷管的过程中发生的不完整连接的同时,减少了组装部件的数量,所以,防止由不完整连接来产生的煤气泄漏现象的同时,简化了组装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把煤气供给管30连接于喷管夹具20的方法,如上所述,把煤气供给管30直接连接在喷管夹具20的方法之外,把煤气供给管30直接连接于喷管25,即,形成于喷管家具20内部的喷管25的方法等,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变化为各种各样的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煤气流入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与混合管连接,其特征是,喷管夹具一侧为流体流入口,另一侧为流体输出口,喷管位于喷管夹具内,与喷管夹具形成为一体,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或喷管,起着供给煤气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喷管连通形成于流体输出口和流体流入口之间,即,形成于喷管夹具前、后的流体输出口和流体流入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喷管夹具的后面设有用于密封喷管夹具内部的夹具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其特征是,上述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时,其连接部位设有防止泄漏密封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煤气流入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与混合管连接,喷管夹具一侧为流体流入口,另一侧为流体输出口,喷管位于喷管夹具内,与喷管夹具形成为一体,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或喷管,起着供给煤气的作用。把喷管和喷管夹具设计成一体,因此,防止了在喷管的组装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泄漏现象的同时,提高了其组装性能。文档编号F23D14/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炉的煤气供给结构,包括,混合管,煤气流入其内部之后进行混合;喷管夹具与混合管连接,其特征是,喷管夹具一侧为流体流入口,另一侧为流体输出口,喷管位于喷管夹具内,与喷管夹具形成为一体,煤气供给管,连接于喷管夹具或喷管,起着供给煤气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来金英秀郑大喜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