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显忠专利>正文

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42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设于转盘上的工件固定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引孔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打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为多个且环形阵列于转盘上,工件在工件固定装置上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的转动先后进行引孔、打孔加工,且引孔装置、打孔装置同步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加工工件装于一转盘上,通过转盘转动位置同时进行多个工序的加工,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Automatic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side hole of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零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柱件零件的打孔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柱件用于诸多领域,例如各种车类以及各种机械领域,柱件通常需要在侧面加工孔位,柱件侧面孔位加工至少分为三个工序,首先需要对加工柱件进行孔位的引孔,这样才能保证打孔的时候钻头不会跑偏(因为柱件侧面为圆形,直接打孔钻头会偏移导致孔位偏移和钻头折断),引孔之后就进行打孔处理,最后再进行孔位倒角。传统的柱件首先进行引孔,然后控制器控制夹紧工件的设备旋转工件再进行打孔,然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夹紧工件的设备旋转工件再进行倒角,一个工件三个工序需要依序进行,大约每个工件加工需要10秒钟,这样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的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设于转盘上的工件固定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引孔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打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为多个且环形阵列于转盘上,工件在工件固定装置上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的转动先后进行引孔、打孔加工,且引孔装置、打孔装置同步进行。还包括倒角装置,倒角装置为钻孔机,倒角装置安装在工作台的下方,需要倒角时控制器控制倒角装置的钻头延伸至转盘的工位固定装置处。还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送料设备、推料装置和顶料装置,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延伸至推料装置上,所述的上料机构与引孔装置、打孔装置同步进行,其中控制器先控制推料装置将工件输送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顶料装置将工件顶推至工件固定装置上。所述的推料装置和顶料装置均为气缸。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在固定块内活动的顶杆、连接在顶杆上的顶推件、夹持工件的夹持件,在顶推件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拉簧,夹持件一端固定在转盘上,夹持件另一端端部具有夹住工件的夹持部,夹持部分为两部分,顶推件向夹持部运动时,顶推件顶压夹持件的两夹持部向中间夹紧,转盘中心具有一固定不动的凹轮,凹轮具有凹陷部分,且凹陷部分朝向上料机构设置,顶杆贴近凹轮一端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与凹轮侧面通过拉簧弹性抵接。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凹轮上的挡杆,在工件固定装置的夹持件上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在夹持件内做直线往复运动,活动杆与工件对应,活动杆呈L形结构,一端向上延伸,挡杆端部具有一弧形面,且该弧形面延伸至活动杆延伸部活动轨迹范围内,利用挡杆的弧形面顶推活动杆向工件方向运动顶推工件脱离工件固定装置。夹持部两侧与转盘之间预留有夹持部向两边张开的空间,顶推件的顶推部延伸至该空间内,且该空间自转盘中心向转盘边缘部一侧的空间宽度呈逐渐缩小的结构。还包括转盘定位机构,所述的转盘定位机构包括与转盘联动配合的定位盘,在工作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气缸,定位盘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当转盘转动一次后控制器控制定位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定位盘的定位槽中实现定位。所述的转盘驱动机构包括与转盘联动的活动套、拨动活动套转动的拨动块以及驱动拨动块活动的气缸,还包括中杆,中杆自外壳底部延伸至转盘上方,并贯穿转盘设置,活动套、拨动套、转盘均活动套接在中杆外,拨动块可转动连接在拨动套上,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过渡杆连接,过渡杆两端分别与气缸输出端以及拨动块活动连接,活动套外壁设有被推部,被推部个数与工件固定装置相同,当气缸驱动拨动套运动的时候,拨动套上的拨动块抵接活动套上的被推部,驱动活动套转动。所述的拨动套为环形结构,在其外壁连接一中空的管件,一连接有拨动块的柱体件贯穿该管件设置,并在该管件中转动,在柱体件与拨动套之间连接有使拨动块复位的拉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加工工件装于一转盘上,通过转盘转动位置同时进行多个工序的加工,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盘与工件固定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凹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工件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工件固定装置的仰视图;图6为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上料机构的主视图;图8为上料机构的右视图;图9为转盘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11为活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12所示的一种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相对工作台1转动的转盘2、驱动转盘2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4、设于转盘2上的工件固定装置3、设于工作台1上的引孔装置5、设于工作台1上的打孔装置6、倒角装置7、外壳和控制器(为了显示其它零部件外壳和控制器在图中未示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3为4个且环形阵列于转盘2上表面,工件在工件固定装置3上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2的转动先后进行引孔、打孔加工、倒角加工,且引孔装置5、打孔装置6以及倒角装置7同步进行。本实施例中打孔装置6和倒角装置7均为钻孔机,引孔装置5和打孔装置6均安装在工作台1上方,倒角装置7安装在工作台1的下方,工作台1上设有供倒角装置7的钻头穿过的通孔,需要倒角时控制器控制倒角装置7的钻头延伸至转盘2的工位固定装置处进行倒角加工。还包括上料机构10,上料机构10包括送料设备101、推料装置102和顶料装置103,送料设备101为市面上的离心送料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延伸至推料装置102上,推料装置102的输出端设有托起工件的托板1021,所述的上料机构10与引孔装置5、打孔装置6同步进行,其中控制器先控制推料装置102将工件输送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顶料装置103将工件顶推至工件固定装置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料装置和顶料装置均为气缸。均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的运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块31、在固定块31内活动的顶杆32、连接在顶杆32上的顶推件33、夹持工件的夹持件34,转盘2中心具有一固定不动的凹轮8,凹轮8具有凹陷部分81,且凹陷部分朝向上料机构10设置,顶杆贴近凹轮8一端连接有转动件35,转动件35与凹轮8侧面通过拉簧弹性抵接。固定块3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转盘2上,顶杆32贯穿固定块31设置,其中一端固定顶推件33,另一端连接转动件35,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5为轴承,轴承与凹轮8抵触,在顶推件33与固定块31之间设有拉簧,使顶杆一端的轴承长期保持与凹轮8侧面抵触配合,夹持件34一端固定在转盘2上,夹持件34另一端端部具有夹住工件的夹持部341,夹持部341为夹持件34中间切槽的结构,夹持部341分为两部分,顶推件33包括安装部331和顶推部332,顶推部332设于安装部331的两端,且均向夹持件34的夹持部341两侧延伸,安装部331与顶杆32通过紧固件固定,顶推部332延伸至夹持件34夹持部341的两侧,顶推件33向夹持部341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设于转盘上的工件固定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引孔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打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为多个且环形阵列于转盘上,工件在工件固定装置上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的转动先后进行引孔、打孔加工,且引孔装置、打孔装置同步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相对工作台转动的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设于转盘上的工件固定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引孔装置、设于工作台上的打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为多个且环形阵列于转盘上,工件在工件固定装置上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的转动先后进行引孔、打孔加工,且引孔装置、打孔装置同步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角装置,倒角装置为钻孔机,倒角装置安装在工作台的下方,需要倒角时控制器控制倒角装置的钻头延伸至转盘的工位固定装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送料设备、推料装置和顶料装置,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延伸至推料装置上,所述的上料机构与引孔装置、打孔装置同步进行,其中控制器先控制推料装置将工件输送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顶料装置将工件顶推至工件固定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装置和顶料装置均为气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在固定块内活动的顶杆、连接在顶杆上的顶推件、夹持工件的夹持件,在顶推件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拉簧,夹持件一端固定在转盘上,夹持件另一端端部具有夹住工件的夹持部,夹持部分为两部分,顶推件向夹持部运动时,顶推件顶压夹持件的两夹持部向中间夹紧,转盘中心具有一固定不动的凹轮,凹轮具有凹陷部分,且凹陷部分朝向上料机构设置,顶杆贴近凹轮一端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与凹轮侧面通过拉簧弹性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件的侧孔全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高显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