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及软灯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23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及软灯条,该电路包括:正极母线(26)、负极母线(27)以及若干LED发光组件(22),每一LED发光组件均包括:并联的第一LED灯串(23)和第二LED灯串(24),连接在第二LED灯串中的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连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的延时电路(25),两个LED灯串中LED的数量相同且色温值不同。该软灯条包括带状基板及上述软灯条电路,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分别沿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基板的背面,若干所述LED发光组件沿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基板的正面。本电路的电源易于匹配,不会因灯条长度增加而产生色差,且色温调整的一致性好。

A kind of LED soft light strip circuit and soft light strip for synchronous adjustment of brightness and color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及软灯条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并涉及采用这种电路的软灯条。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可调亮度和色温的LED软灯条采用两路不同色温LED电路分别调节的方式,电路结构需要三条电源输入线,这样的电路需要配备专用可调光和调色温的控制器,且调光及调色温得分开调节,既不方便安装或改装,调节也不方便。为此,人们提出了改进方案。具体是将两路不同色温LED电路中LED的数量设置得不同,构成不平衡结构,如图1所示,当外置可调光LED驱动电源11处于高亮度输出状态时,其输出压高、电流大,第一色温LED电路12和第二色温LED电路13的驱动电流相当,混合色温较高;当外置可调光LED驱动电源11处于低亮度输出状态时,输出压较低、第一色温LED电路12上的驱动电流下降幅度远大于第二色温LED电路13上的驱动电流下降幅度,LED灯条发出的混合光中低色温比例升高,使混合光的总体色温降低,从而实现了调光同时调整色温的目的。这样,只要两条电源输入线,不需要专用可调光和调色温的控制器,即可在原来只有可调光功能电路上接入实现可调光兼具有可调色温的功能。然而,这样的电路也存在一些缺陷:1、其采用调压方式,但是调压式LED调光电源在市场上已经淘汰,导致用户端难以找到配套软灯条的电源。2、其色温变化与电压直接相关,当软灯条级连长度较长时,会因软灯条前后电压不一致而出现颜色差异,即色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能够适配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21),所述LED软灯条电路包括:正极母线(26);负极母线(27);以及若干LED发光组件(22),每一所述LED发光组件均包括:第一LED灯串(23),由第一限流电阻(2)和若干第一LED(1)串联组成,所述第一LED灯串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母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负极母线相连;第二LED灯串(24),由第二限流电阻(4)和若干第二LED(3)串联组成,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与所述第一LED灯串(23)并联,所述第二LED(3)和所述第一LED(1)的数量相同且色温值不同;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连接在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中;以及延时电路(25),包括电容(6)、充电电阻(7)和放电电阻(8),所述电容和所述放电电阻并联后跨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所述充电电阻跨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正极母线之间。上述第一LED灯串的驱动电流IWW跟随电源电压VDD变化,而第二LED灯串的驱动电流ICW由于受到所述开关管和所述延时电路的作用而较驱动电流IWW产生了一个延迟时间tA。这样,使用时,将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连接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通过控制电源电压VDD的PWM波形的占空比,不但可以调整所述LED发光组件的亮度,而且由于上述延迟时间tA,使得当PWM波形的占空比改变时,驱动电流ICW的高电平的持续时间tCW.ON与驱动电流IWW的高电平的持续时间tON的比例tCW.ON/tON发生改变,所以使得所述LED发光组件发出的混合光的总体色温改变,从而达到亮度和色温周步调整的目的。上述方案中,两个LED灯串中LED的数量相同,通过调整PWM波形的占空比实现亮度及色温的同步调整,电源电压VDD保持恒定,软灯条的长度增加后不会产生色差,理论上可以在调光电源功率允许范围内级连任意长度而不会导致色差。上述方案中,采用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开关管不会造成延迟时间tA产生偏差,因此色温调整的一致性好,产品合格率高。在上述的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中,优选地,所述电压控制型开关管为MOS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所述LED软灯条包括:带状基板;以及上述的LED软灯条电路;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分别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背面,若干所述LED发光组件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正面。在上述的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中,优选地,所述电压控制型开关管为MOS管。在上述的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中,优选地,所述基板的表面在相邻的所述LED发光组件之间设置有标记。在上述的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中,优选地,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为带状的金属箔,沿所述标记裁切所述灯条后,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在裁切处构成接触电极、用于与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只要两条输入电源线,只需配用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即可实现亮度和色温同步调整效果,并可以在调光电源功率允许范围内级连任意长度而不会导致色差。同时,色温调整的一致性好,产品合格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可调光调色温的LED软灯条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LED软灯条的电路图;图3为对应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不同调光率输出时,对应的软灯条的工作电压VDD的波形、第一LED灯串的驱动电流IWW的波形和第二LED灯串的驱动电流ICW的波形;附图标记:1、第一LED;2、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LED;4、第二限流电阻;5、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6、电容;7、充电电阻;8、放电电阻;11、外置可调光LED驱动电源;12、第一色温LED电路;13、第二色温LED电路;21、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22、LED发光组件;23、第一LED灯串;24、第二LED灯串;25、延时电路;26、正极母线;27、负极母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2,本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包括:正极母线26,负极母线27,以及若干LED发光组件22。每一LED发光组件22均包括:第一LED灯串23,第二LED灯串24,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延时电路25。第一LED灯串23由第一限流电阻2和若干第一LED1串联组成,呈条状,所述第一LED灯串23的一端与正极母线26相连、另一端与负极母线27相连。第二LED灯串24由第二限流电阻4和若干第二LED3串联组成,呈条状,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与所述第一LED灯串23并联,所述第二LED3的数量和所述第一LED1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LED3的色温值和所述第一LED1的色温值不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LED1的色温值小于第二LED3的色温值,但是本技术也可相反设计。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则连接在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中,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优选MOS管。延时电路25包括电容6、充电电阻7和放电电阻8,电容6和放电电阻8并联后跨接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能够适配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21),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软灯条电路包括:/n正极母线(26);/n负极母线(27);以及/n若干LED发光组件(22),每一所述LED发光组件均包括:/n第一LED灯串(23),由第一限流电阻(2)和若干第一LED(1)串联组成,所述第一LED灯串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母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负极母线相连;/n第二LED灯串(24),由第二限流电阻(4)和若干第二LED(3)串联组成,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与所述第一LED灯串(23)并联,所述第二LED(3)和所述第一LED(1)的数量相同且色温值不同;/n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连接在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中;以及/n延时电路(25),包括电容(6)、充电电阻(7)和放电电阻(8),所述电容和所述放电电阻并联后跨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所述充电电阻跨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正极母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亮度色温同步调整LED软灯条电路,能够适配外置恒压PWM输出调光电源(21),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软灯条电路包括:
正极母线(26);
负极母线(27);以及
若干LED发光组件(22),每一所述LED发光组件均包括:
第一LED灯串(23),由第一限流电阻(2)和若干第一LED(1)串联组成,所述第一LED灯串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母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负极母线相连;
第二LED灯串(24),由第二限流电阻(4)和若干第二LED(3)串联组成,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与所述第一LED灯串(23)并联,所述第二LED(3)和所述第一LED(1)的数量相同且色温值不同;
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开关管(5),连接在所述第二LED灯串(24)中;以及
延时电路(25),包括电容(6)、充电电阻(7)和放电电阻(8),所述电容和所述放电电阻并联后跨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所述充电电阻跨接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正极母线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丹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迪亚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