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艳红专利>正文

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14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持结构和防护罩结构,支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垂直环绕设置于支撑底板周侧的围板,设置于围板顶部的顶板,设置于支撑底板上表面的电池箱、医用氧气罐、过滤消毒罐、冷凝罐、紫外线杀菌罐;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板、电源开关、氧气出气速率调节旋钮、供电接线口,支撑立板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医用氧气罐的侧面设置有一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氧气出气调节阀和第一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呼吸传染病人呼出气体净化效率低,不能够主动进行杀菌消毒,易造成病人交叉感染,给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造成威胁的问题。

A purifying respiratory nursing device for infection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特别是传染病医院,病人和工作人员同处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极易因呼吸而传染疾病,目前使用的隔离装置是口罩,但是口罩对空气的隔离效果不够,不能够主动进行杀菌,易造成交叉感染。现有的呼吸护理辅助器械大多数只有供氧支持这一项功能,对于病人呼出的气体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回收并进行杀菌消毒和净化处理,对病房内的其他病人和医护人员造成威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通过提供由支撑底板、围板、电池箱、医用氧气罐、过滤消毒罐、冷凝罐、紫外线杀菌罐构成的支持结构,由安装有微型风扇、进气管、出气管的透明防护罩本体构成的防护罩结构,透明防护罩本体上通过入气管经由医用氧气罐进行氧气呼吸,并通过出气管经由过滤消毒罐、冷凝罐、紫外线杀菌罐、排气扇将呼出的废气进行净化并排出,显示屏实时对供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支撑底板底部设置有移动轮,解决了对呼吸传染病人呼出气体净化效率低,不能够主动进行杀菌消毒,易造成病人交叉感染,给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造成威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包括支持结构和防护罩结构,所述支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垂直环绕设置于支撑底板周侧的围板,设置于围板顶部的顶板,设置于支撑底板上表面的电池箱、医用氧气罐、过滤消毒罐、冷凝罐、紫外线杀菌罐;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板、电源开关、氧气出气速率调节旋钮、供电接线口,所述支撑立板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医用氧气罐的侧面设置有一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氧气出气调节阀和第一电磁阀;所述过滤消毒罐的顶部连通有一第一入气管,所述第一入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过滤消毒罐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冷凝罐的一侧连通有一与第一连接管相连的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凝罐与紫外线杀菌罐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围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排气扇,所述排气扇与紫外线杀菌罐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位于冷凝罐的正下方设置有一冷凝水回收箱;所述围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一防护罩容纳盒,所述防护罩容纳盒的顶面转动安装有一盒盖;所述防护罩结构包括透明防护罩本体;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一微型风扇,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的内正侧面设置有第二微型风扇;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上连通有一与第一出气管相连接的第二入气管,以及与第一入气管相连接的第二出气管;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一与第一微型风扇以及第二微型风扇电性相连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供电接线口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与防护罩容纳盒相容纳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对挂环,所述挂环挂环上设置有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相邻所述约束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相贴合进行透明防护罩本体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入气管内设置有一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设置有一筛网罩,所述第二出气管内设置有一空气流速传感器;所述空气流速传感器与显示屏电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把手,所述盒盖的一侧设置有一与防护罩容纳盒顶面的转动结构相配合的转动套筒,所述盒盖的底面设置有若干紫外线杀菌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移动轮。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便捷储物柜;所述围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一推拉手,所述推拉手上设置有防滑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提供由支撑底板、围板、电池箱、医用氧气罐、过滤消毒罐、冷凝罐、紫外线杀菌罐构成的支持结构,由安装有微型风扇、进气管、出气管的透明防护罩本体构成的防护罩结构,透明防护罩本体上通过入气管经由医用氧气罐进行氧气呼吸,并通过出气管经由过滤消毒罐、冷凝罐、紫外线杀菌罐、排气扇将呼出的废气进行净化并排出,显示屏实时对供氧和呼出气体流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支撑底板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具有移动方便,对呼吸传染病人呼出气体净化效率高,能够主动进行杀菌消毒,不易造成病人交叉感染,安全稳定的优点。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图4为图2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图2的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防护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盒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底板,101-围板,102-防护罩容纳盒,103-盒盖,1031-转动套筒,1032-把手,1033-紫外线杀菌灯,104-推拉手,1041-防滑纹,105-顶板,1051-电源开关,1052-氧气出气速率调节旋钮,1053-供电接线口,106-显示屏,1061-支撑立板,107-便捷储物柜,2-透明防护罩本体,201-第二入气管,2011-第一电磁阀,202-第二出气管,2021-第二电磁阀,2022-空气流速传感器,203-连接导线,2031-接线柱,204-约束带,2041-魔术贴,2042-挂环,205-第一微型风扇,206-第二微型风扇,3-医用氧气罐,301-第一出气管,302-氧气出气调节阀,4-电池箱,5-过滤消毒罐,501-第一入气管,502-第一连接管,6-冷凝罐,601-冷凝水回收箱,602-第二连接管,603-第三连接管,604-排气扇,7-紫外线杀菌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垂直”、“周侧”、“顶部”、“上表面”、“侧面”、“一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包括支持结构和防护罩结构,支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垂直环绕设置于支撑底板1周侧的围板101,设置于围板101顶部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包括支持结构和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垂直环绕设置于支撑底板(1)周侧的围板(101),设置于围板(101)顶部的顶板(105),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表面的电池箱(4)、医用氧气罐(3)、过滤消毒罐(5)、冷凝罐(6)、紫外线杀菌罐(7);所述顶板(105)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板(1061)、电源开关(1051)、氧气出气速率调节旋钮(1052)、供电接线口(1053),所述支撑立板(1061)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106);所述医用氧气罐(3)的侧面设置有一第一出气管(301),所述第一出气管(301)上安装有氧气出气调节阀(302)和第一电磁阀(2011);所述过滤消毒罐(5)的顶部连通有一第一入气管(501),所述第一入气管(501)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021);所述过滤消毒罐(5)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502),所述冷凝罐(6)的一侧连通有一与第一连接管(502)相连的第二连接管(602),所述冷凝罐(6)与紫外线杀菌罐(7)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603)相连通;所述围板(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排气扇(604),所述排气扇(604)与紫外线杀菌罐(7)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位于冷凝罐(6)的正下方设置有一冷凝水回收箱(601);所述围板(10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一防护罩容纳盒(102),所述防护罩容纳盒(102)的顶面转动安装有一盒盖(103);所述防护罩结构包括透明防护罩本体(2);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一微型风扇(205),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的内正侧面设置有第二微型风扇(206);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上连通有一与第一出气管(301)相连接的第二入气管(201),以及与第一入气管(501)相连接的第二出气管(202);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上设置有一与第一微型风扇(205)以及第二微型风扇(206)电性相连的接线柱(2031),所述接线柱(2031)与供电接线口(1053)之间通过连接导线(203)相连;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与防护罩容纳盒(102)相容纳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包括支持结构和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垂直环绕设置于支撑底板(1)周侧的围板(101),设置于围板(101)顶部的顶板(105),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表面的电池箱(4)、医用氧气罐(3)、过滤消毒罐(5)、冷凝罐(6)、紫外线杀菌罐(7);所述顶板(105)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板(1061)、电源开关(1051)、氧气出气速率调节旋钮(1052)、供电接线口(1053),所述支撑立板(1061)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106);所述医用氧气罐(3)的侧面设置有一第一出气管(301),所述第一出气管(301)上安装有氧气出气调节阀(302)和第一电磁阀(2011);所述过滤消毒罐(5)的顶部连通有一第一入气管(501),所述第一入气管(501)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021);所述过滤消毒罐(5)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502),所述冷凝罐(6)的一侧连通有一与第一连接管(502)相连的第二连接管(602),所述冷凝罐(6)与紫外线杀菌罐(7)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603)相连通;所述围板(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排气扇(604),所述排气扇(604)与紫外线杀菌罐(7)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位于冷凝罐(6)的正下方设置有一冷凝水回收箱(601);所述围板(10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一防护罩容纳盒(102),所述防护罩容纳盒(102)的顶面转动安装有一盒盖(103);所述防护罩结构包括透明防护罩本体(2);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一微型风扇(205),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的内正侧面设置有第二微型风扇(206);所述透明防护罩本体(2)上连通有一与第一出气管(301)相连接的第二入气管(201),以及与第一入气管(501)相连接的第二出气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艳红范晓梅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谢艳红范晓梅王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