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95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和母端,公端内设有公端接线端子,母端内设有母端接线端子,所述的公端具有插接部,母端设有供插接部插入的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部所在母端表面之间设有供公端插接部向卡接部所在表面活动的空间,公端插接部在该空间活动实现公端与母端的卡接和脱扣状态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端与母端采用反面内扣式的插接连接结构,扣合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端可通用立式母端和卧式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窗口设于插接部一侧使得公端加工更加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公母模对插就好了,模具出模数量多,生产效率高。

Multi function connector with internal buckle on the reverse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线路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反面内扣式的多功能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路传输以及电信号传输时为了提高两个线头之间连接强度及连接效率通常采用连接器连接,连接器通常包括公端、母端,公端与母端插接配合实现固定,目前市面上呈现出来的连接器公端与母端插接后的卡接采用的是外扣卡接,这就造成卡扣设计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传统的立式母端与公端配对是有设卡点与钩子配合,而公端与卧式母端对配时挂钩会顶到板,无法实现配对;另传统的连接器的母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母端上设有供内部接线端子安装的窗口,该窗口是用模具滑块的形式成型的,模具滑块占用了模具空间,很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面内扣式的多功能连接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和母端,公端内设有公端接线端子,母端内设有母端接线端子,所述的公端具有插接部,母端设有供插接部插入的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部所在母端表面之间设有供公端插接部向卡接部所在表面活动的空间,公端插接部在该空间活动实现公端与母端的卡接和脱扣状态的切换。进一步的,将所述的插接部的外表面设有挡凸,挡凸将该表面形成一高度差的台阶状,台阶状能够形成一个卡位。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接部包括设于母端表面的两凸台,至少一凸台上设有向另一凸台方向延伸的卡凸,公端插接部从卡凸与母端表面之间插入,通过卡凸限制插接部的挡凸实现公端与母端的卡接配合,母端上设置的卡凸能够卡入插接部的卡位处形成卡接配合,需要脱扣用力按下插接部并拔出公端即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接部位于挡凸处的端部设有方便插接部插入卡接部的斜面。该斜面的设置能够使插接部快速省力的插入。进一步的,在公端上插接有防止公端接线端子脱落的插接件,该插接件至少设有与公端接线端子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公端卡接配合的连接部,插接件通过连接部与公端卡接配合。所述的连接部设于插接件的两侧并向公端一侧延伸,在连接部的端部设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凸起,在公端两侧对应位置设有限制连接部凸起脱落的凸条。在公端的两侧设有供连接部嵌入的凹槽,插接件的连接部插入公端后该侧外表面的公端外表面和插接件的外表面齐平,使得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在公端与公端接线端子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公端接线端子上的翘起部,在公端的对应位置设有防止该翘起部向公端接线端子拔出方向运动的挡块。在公端位于插接部的一端面设有供翘起部卡入的窗口,公端与母端插接后母端覆盖该窗口设置。该窗口设于插接部一侧,公端与母端插接后将该窗口覆盖,能够避免金属接线端子裸露在外,可以实现带电作业,安全性更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端与母端采用反面内扣式的插接连接结构,扣合更加牢固,本技术公端可通用立式母端和卧式母端,本技术将窗口设于插接部一侧使得公端加工更加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公母模对插就好了,模具出模数量多,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实施例一采用立式母端与公端配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采用卧式母端与公端配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公端1和母端2,本实施例中母端2采用立式母端2,公端1内设有公端接线端子3,母端2内设有母端接线端子4,公端1与母端2采用反面内扣式插接连接方式,具体结构是将所述的公端1设置有插接部11,母端2设有供插接部11插入的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部所在母端2表面之间设有供公端1插接部11向卡接部所在表面活动的空间,公端1插接部11在该空间活动实现公端1与母端2的卡接和脱扣状态的切换。进一步的,将所述的插接部11的外表面设有挡凸111,挡凸111将该表面形成一高度差的台阶状,台阶状能够形成一个卡位。所述的卡接部包括设于母端2表面的两凸台21,至少一凸台21上设有向另一凸台21方向延伸的卡凸211,公端1插接部11从卡凸211与母端2表面之间插入,通过卡凸211限制插接部11的挡凸111实现公端1与母端2的卡接配合,母端2上设置的卡凸211能够卡入插接部11的卡位处形成卡接配合,需要脱扣用力按下插接部11并拔出公端1即可实现。所述的插接部11位于挡凸111处的端部设有方便插接部11插入卡接部的斜面112。该斜面112的设置能够使插接部11快速省力的插入。在公端1上插接有防止公端接线端子3脱落的插接件5,该插接件5至少设有与公端接线端子3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公端1卡接配合的连接部51,插接件5通过连接部51与公端1卡接配合。所述的连接部51设于插接件5的两侧并向公端1一侧延伸,在连接部51的端部设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凸起511,在公端1两侧对应位置设有限制连接部51凸起511脱落的凸条12。在公端1的两侧设有供连接部51嵌入的凹槽13,凸条设于该凹槽13内,插接件5的连接部51插入公端1后该侧外表面的公端1外表面和插接件5的外表面齐平,使得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在公端1与公端接线端子3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公端接线端子3上的翘起部31,在公端1的对应位置设有防止该翘起部31向公端接线端子3拔出方向运动的挡块15。在公端1位于插接部11的一端面设有供翘起部31卡入的窗口14,公端1与母端2插接后母端2覆盖该窗口14设置。该窗口14设于插接部11一侧,公端1与母端2插接后将该窗口14覆盖,能够避免金属接线端子裸露在外,可以实现带电作业,安全性更好。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母端2采用的是母端接线端子4折弯设置,也就是采用的卧式母端2,本实施例其它零部件与实施例一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和母端,公端内设有公端接线端子,母端内设有母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端具有插接部,母端设有供插接部插入的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部所在母端表面之间设有供公端插接部向卡接部所在表面活动的空间,公端插接部在该空间活动实现公端与母端的卡接和脱扣状态的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和母端,公端内设有公端接线端子,母端内设有母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端具有插接部,母端设有供插接部插入的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部所在母端表面之间设有供公端插接部向卡接部所在表面活动的空间,公端插接部在该空间活动实现公端与母端的卡接和脱扣状态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的外表面设有挡凸,挡凸将该表面形成一高度差的台阶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部包括设于母端表面的两凸台,至少一凸台上设有向另一凸台方向延伸的卡凸,公端插接部从卡凸与母端表面之间插入,通过卡凸限制插接部的挡凸实现公端与母端的卡接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面内扣式多功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位于挡凸处的端部设有方便插接部插入卡接部的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涛朱春燕袁冬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珠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