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2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包括线架主体和接线机构。线架主体包括线圈颈部、第一线圈挡板和第二线圈挡板,线圈颈部具有铁芯孔,第一线圈挡板和第二线圈挡板分别绕设在线圈颈部的两端,第一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第一绕线缺口;接线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水平固定在第二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第一pin针固定在第一连接条的下方,第二pin针固定在第二连接条的下方;第一连接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一卡线口,第二连接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二卡线口,第一卡线口和第二卡线口均呈C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缠绕各种粗度的线,且粗线的缠绕稳定性提高。

A kind of coil framework of lead clamp type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电力装置,变压器的最基本式包括有铁芯(矽钢片组)和绕于骨架上的漆包线。铁芯和骨架上需要设有相关接线端子,以供外接线、漆包线作适当电气连接。现有的变压器的通常只适合于在接线端缠绕细的线,当需要缠绕较粗的线时,会出现缠绕不稳定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粗的线可能离开接线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适应于多种粗度的线的变压器线圈骨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包括:线架主体,所述线架主体包括线圈颈部、第一线圈挡板和第二线圈挡板,所述线圈颈部具有铁芯孔,所述第一线圈挡板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的顶端,所述第二线圈挡板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的底端,所述第一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第一绕线缺口;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下方,所述第二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条上具有与所述第一pin针相对应的第二绕线缺口,所述第二连接条上具有与所述第二pin针相对应的第三绕线缺口;所述第一连接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一卡线口,所述第二连接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二卡线口,所述第一卡线口和所述第二卡线口均呈C型,所述第一卡线口的内径略小于所述第二卡线口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缺口呈V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绕线缺口位于同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线圈颈部上绕设的较细的线经第二绕线缺口缠绕在第一pin针上或者经第三绕线缺口缠绕在第二pin针上,再粗的线端部直接竖直卡进第一卡线口,使得代替接线端子;更粗的线直接竖直卡进第二卡线口,使得代替接线端子。本技术结构简单、线的缠绕更为方便,且适用于缠绕粗线,粗线的缠绕稳定性提高。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线圈颈部;2、第一线圈挡板;3、第二线圈挡板;4、铁芯孔;5、第一绕线缺口;6、第一连接条;7、第二连接条;9、第二pin针;10、第二绕线缺口;11、第三绕线缺口;12、第一卡线口;13、第二卡线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包括:线架主体,所述线架主体包括线圈颈部1、第一线圈挡板2和第二线圈挡板3,所述线圈颈部1具有铁芯孔4,所述第一线圈挡板2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1的顶端,所述第二线圈挡板3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1的底端,所述第一线圈挡板2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第一绕线缺口5;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条6、第二连接条7、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9,所述第一连接条6和第二连接条7分别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线圈挡板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条6的下方,所述第二pin针9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条7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条6上具有与所述第一pin针相对应的第二绕线缺口10,所述第二连接条7上具有与所述第二pin针9相对应的第三绕线缺口11;所述第一连接条6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一卡线口12,所述第二连接条7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二卡线口13,所述第一卡线口12和所述第二卡线口13均呈C型,所述第一卡线口12的内径略小于所述第二卡线口13的内径。所述第一绕线缺口5呈V型。所述第一连接条6和第二连接条7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条6和所述第二连接条7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绕线缺口5位于同侧。本实施例的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的工作原理为:线圈颈部1上绕设的较细的线经第二绕线缺口10缠绕在第一pin针上或者经第三绕线缺口11缠绕在第二pin针9上;再粗的线端部直接竖直卡进第一卡线口12,使得代替接线端子;更粗的线的引线端直接竖直卡接进第二卡线口13,使得粗线的引线端直接代替接线端子;同时,在粗线的卡进第一卡线口12和第二卡线口13的部分涂敷有锡。本技术结构简单、线的缠绕更为方便,且适用于缠绕各种粗度的线,且粗线的缠绕稳定性提高。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架主体,所述线架主体包括线圈颈部、第一线圈挡板和第二线圈挡板,所述线圈颈部具有铁芯孔,所述第一线圈挡板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的顶端,所述第二线圈挡板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的底端,所述第一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第一绕线缺口;/n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水平固定所述第二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下方,所述第二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条上具有与所述第一pin针相对应的第二绕线缺口,所述第二连接条上具有与所述第二pin针相对应的第三绕线缺口;所述第一连接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一卡线口,所述第二连接条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二卡线口,所述第一卡线口和所述第二卡线口均呈C型,所述第一卡线口的内径略小于所述第二卡线口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卡接式变压器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架主体,所述线架主体包括线圈颈部、第一线圈挡板和第二线圈挡板,所述线圈颈部具有铁芯孔,所述第一线圈挡板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的顶端,所述第二线圈挡板绕设在所述线圈颈部的底端,所述第一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均具有第一绕线缺口;
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水平固定所述第二线圈挡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下方,所述第二pin针具有至少两个且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条上具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扬麒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