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90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包括面壳,设置于面壳内的电子模块结构,均与面壳连接分别用于封装面壳前端的屏幕结构和封装面壳后端的底盖,以及通过快拆连接结构与面壳连接的表带;所述快拆连接结构设置于表带上。通过上述设计,在对表带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将表带带有快拆连接结构的一头卡入限位槽内,即完成表带的装配,拆取时,通过将探针从探针通孔顶入,将限位帽顶出限位槽,即可快速拆取表带,使用方便。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A kind of smart watch with probe type quick detachable s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手表是人们日常佩戴的用来看时间的工具。而智能手表的出现,给普通看时间的手表增加了许多的便捷功能,譬如看信息、来电提醒,甚至通话等等。随着智能手表的功能日趋完善,人们在选购手表时,对于手表外形整体的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手表表带也是人们选购时比较关注的一点。但是,现有智能手表的表带装配结构复杂,装配不便,同时表带损坏后不便于更换。因此,需要对现有智能手表的主机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主要解决现有智能手表表带装配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包括面壳,设置于面壳内的电子模块结构,均与面壳连接分别用于封装面壳前端的屏幕结构和封装面壳后端的底盖,以及通过快拆连接结构与面壳连接的表带;所述快拆连接结构设置于表带上;所述面壳包括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首尾相接形成的主壳体结构,与主壳体结构相连中心带有圆形通孔的面壳背板,设置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表带衔接槽,开设于面壳背板内并与表带衔接槽连通的限位槽,以及开设于面壳背板上并贯通至限位槽的探针通孔;所述表带通过快拆连接结构连接于表带衔接槽内;所述快拆连接结构与限位槽配合卡接。进一步地,所述表带与面壳连接一端的端头上设置有用于快拆连接结构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快拆连接结构包括与安装槽内侧底部连接的基座块,设置于基座块上端的按压弹簧,以及内部顶端与按压弹簧连接并套设在基座块上的限位帽;其中,所述限位帽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卡接的滑动部,表带连接时,限位帽的上端卡入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屏幕结构包括对面壳进行封装的面板,安装于面板内并与电路主板相连的显示屏,以及与贴于显示屏上并与显示屏相连的触摸屏。作为优选,所述面壳背板上还设置有底壳装饰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智能手表主机结构通过对主机面壳的结构进行改进,在面壳上设置限位槽和与限位槽连通的探针通孔,在对表带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将表带带有快拆连接结构的一头卡入限位槽内,即完成表带的装配,拆取时,通过将探针从探针通孔顶入,将限位帽顶出限位槽,即可快速拆取表带,使用方便。(2)本技术通过限位帽外侧设置滑动部,使滑动部与安装槽上的滑槽卡接,便于限位帽在安装槽内的滑动,使得探针在将限位帽顶出限位槽时更加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手表主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手表主机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表带与智能手表主机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面壳,2-电子模块结构,3-屏幕结构,4-底盖,5-快拆连接结构,6-表带,7-安装槽,8-滑槽,9-底壳装饰件,11-前侧壁,12-后侧壁,13-左侧壁,14-右侧壁,15-面壳背板,16-表带衔接槽,17-限位槽,18-探针通孔,31-面板,32-触摸屏,51-基座块,52-按压弹簧,53-限位帽,54-滑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包括面壳1,设置于面壳1内的电子模块结构2,均与面壳1连接分别用于封装面壳1前端的屏幕结构3和封装面壳1后端的底盖4,以及通过快拆连接结构5与面壳1连接的表带6;所述快拆连接结构5设置于表带6上。所述屏幕结构3包括对面壳1进行封装的面板31,安装于面板31内并与电路主板相连的显示屏,以及与贴于显示屏上并与显示屏相连的触摸屏32。所述面壳背板15上还设置有底壳装饰件9。在本技术中,主要对面壳结构进行改进,所述面壳1包括由前侧壁11、后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首尾相接形成的主壳体结构,与主壳体结构相连中心带有圆形通孔的面壳背板15,设置于左侧壁13和右侧壁上14的表带衔接槽16,开设于面壳背板15内并与表带衔接槽16连通的限位槽17,以及开设于面壳背板15上并贯通至限位槽17的探针通孔18;所述表带6通过快拆连接结构5连接于表带衔接槽16内;所述快拆连接结构5与限位槽17配合卡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快拆连接结构5使用时探针顶出限位帽53时省力,在所述表带6与面壳1连接一端的端头上设置有用于快拆连接结构5安装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8。所述快拆连接结构5包括与安装槽7内侧底部连接的基座块51,设置于基座块51上端的按压弹簧52,以及内部顶端与按压弹簧52连接并套设在基座块51上的限位帽53;其中,所述限位帽5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8卡接的滑动部54,表带连接时,限位帽53的上端卡入限位槽8内。在对表带进行装配时,只需要将表带带有快拆连接结构的限位帽按下,使限位帽沿着表带衔接槽并利用按压弹簧的弹力使限位帽卡入限位槽内,即完成表带的装配,拆取时,通过将探针从探针通孔顶入,将限位帽顶出限位槽,并轻轻拉出表带,即可快速拆取表带,使用方便。因此,本技术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1),设置于面壳(1)内的电子模块结构(2),均与面壳(1)连接分别用于封装面壳(1)前端的屏幕结构(3)和封装面壳(1)后端的底盖(4),以及通过快拆连接结构(5)与面壳(1)连接的表带(6);所述快拆连接结构设置于表带上;所述面壳(1)包括由前侧壁(11)、后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首尾相接形成的主壳体结构,与主壳体结构相连中心带有圆形通孔的面壳背板(15),设置于左侧壁(13)和右侧壁上(14)的表带衔接槽(16),开设于面壳背板(15)内并与表带衔接槽(16)连通的限位槽(17),以及开设于面壳背板(15)上并贯通至限位槽(17)的探针通孔(18);其中,所述表带(6)通过快拆连接结构(5)连接于表带衔接槽(16)内;所述快拆连接结构(5)与限位槽(17)配合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1),设置于面壳(1)内的电子模块结构(2),均与面壳(1)连接分别用于封装面壳(1)前端的屏幕结构(3)和封装面壳(1)后端的底盖(4),以及通过快拆连接结构(5)与面壳(1)连接的表带(6);所述快拆连接结构设置于表带上;所述面壳(1)包括由前侧壁(11)、后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首尾相接形成的主壳体结构,与主壳体结构相连中心带有圆形通孔的面壳背板(15),设置于左侧壁(13)和右侧壁上(14)的表带衔接槽(16),开设于面壳背板(15)内并与表带衔接槽(16)连通的限位槽(17),以及开设于面壳背板(15)上并贯通至限位槽(17)的探针通孔(18);其中,所述表带(6)通过快拆连接结构(5)连接于表带衔接槽(16)内;所述快拆连接结构(5)与限位槽(17)配合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式快拆表带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6)与面壳(1)连接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盛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