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647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箱系统和车辆,所述油箱系统包括: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副油箱的底面不低于所述主油箱的上表面,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之间连接有气相连通管,所述副油箱的底部与所述主油箱之间通过放油管路相连,且所述放油管路设有控制阀。本申请的油箱系统,通过设置气路相互连通的主油箱和副油箱,且将副油箱的位置布置得较高,可以实现副油箱自动向主油箱供油,不用增加泵油系统,成本低,且该油箱系统还具有防盗功能。

Fuel tank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系统和车辆
本申请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箱系统和具有该油箱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由于工程车辆及专用汽车加油对行驶距离及作业时间的要求较高,对燃油箱容量要求较大,比如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到达工地时作业时间要好几天,加油时要采用移动加油车加油或者工程车要驶离工地到加油站加油,这样浪费时间,增加成本。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会在底盘安装主油箱和副油箱,主油箱和副油箱之间设置油泵,通过油泵实现副油箱向主油箱供油,这种方式在供油时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油来驱动油泵,且底盘由于需要布置电瓶、气罐、备胎等装备,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安装副油箱和油泵,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在于提出一种油箱系统,包括: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副油箱的底面不低于所述主油箱的上表面,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之间连接有气相连通管,所述副油箱的底部与所述主油箱之间通过放油管路相连,且所述放油管路设有控制阀。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通过设置气路相互连通的主油箱和副油箱,且将副油箱的位置布置得较高,可以实现副油箱自动向主油箱供油,不用增加泵油系统,成本低,且该油箱系统还具有防盗功能。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所述控制阀安装于所述副油箱的底壁外,所述副油箱的底壁设有贯穿底壁的放油管,所述放油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副油箱内,所述放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阀口相连。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所述副油箱的底壁外设有防护罩,所述控制阀安装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放油管路贯穿所述防护罩以与所述控制阀的第二阀口相连。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所述放油管路和所述气相连通管均为软管。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所述主油箱设有主油箱接口,所述主油箱接口设有伸入所述主油箱的下部的加油管,所述放油管路在所述主油箱接口处与所述加油管相连,所述气相连通管通过所述主油箱接口与所述副油箱连通。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安装于所述主油箱,用于检测所述主油箱的液位;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安装于所述副油箱,用于检测所述副油箱的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所述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控制阀。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所述副油箱的顶壁设有副油箱接口,所述第二液位计和所述气相连通管均通过所述副油箱接口安装于所述副油箱。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箱系统,所述控制阀设置为常闭状态,所述控制器设置为在所述主油箱的液位小于第一目标值且所述副油箱的液位大于第二目标值时,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且在所述主油箱的液位大于第三目标值或所述副油箱的液位不大于第四目标值时,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底盘、发动机、上装系统和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油箱系统,所述主油箱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副油箱安装于所述上装系统,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油口相连。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所述上装系统绕枢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枢转轴具有走线通道,所述放油管路、所述气相连通管贯穿所述走线通道。所述车辆与上述的油箱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在副油箱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在主油箱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的控制策略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的控制策略图。附图标记:油箱系统100,主油箱110,主油箱接口111,加油管112,第一液位计113,副油箱120,副油箱接口121,放油管122,第二液位计123,副油箱加油呼吸口124,防护罩125,气相连通管130,放油管路140,控制阀150,控制器161,探测器162,开关163,第一液位信号电缆164,第二液位信号电缆165,控制阀连接电缆166,发动机200,枢转轴3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100。如图1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100包括主油箱110和副油箱120,副油箱120的底面不低于主油箱110的上表面。在实际的执行中,该油箱系统100可以用于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包括底盘和上装系统,主油箱110可以安装于底盘,副油箱120可以安装于上装系统,这样副油箱120和主油箱110可以形成上下分布的布置关系,使得副油箱120的底面高于主油箱110的上表面。副油箱120可以是安装于上装系统的独立的油箱,或者副油箱120可以是上装系统的空腔结构体形成。主油箱110和副油箱120之间连接有气相连通管130,副油箱120的底部与主油箱110之间通过放油管路140相连,且放油管路140设有控制阀。该控制阀设置为常闭的阀门,由于主油箱110和副油箱120的气相连通,且副油箱120设置得高于主油箱110,这样副油箱120内的燃油的重力势能较大,当需要从副油箱120向主油箱110供油时,控制阀开启,副油箱120的燃油可以自动流到主油箱110,无需外部动力抽取。由于控制阀常闭,即使切断供油管路,燃油也不会流出,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油箱系统100,通过设置气路相互连通的主油箱110和副油箱120,且将副油箱120的位置布置得较高,可以实现副油箱120自动向主油箱110供油,不用增加泵油系统,成本低,且该油箱系统100还具有防盗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油箱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液位计113、第二液位计123和控制器161。其中,第一液位计113安装于主油箱110,第一液位计113用于检测主油箱110的液位第二液位计123安装于副油箱120,第一液位计113用于检测副油箱120的液位,第一液位计113、第二液位计123、控制阀均与控制器161通讯连接,以使控制器161根据第一液位计113、第二液位计123的检测值控制控制阀。第一液位计113向控制器161提供主油箱110的液位信息,第二液位计123向控制器161提供副油箱120的液位信息,油箱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探测系统,探测器162通过第一液位信号电缆164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110)和副油箱(120),所述副油箱(120)的底面不低于所述主油箱(110)的上表面,所述主油箱(110)和所述副油箱(120)之间连接有气相连通管(130),所述副油箱(120)的底部与所述主油箱(110)之间通过放油管路(140)相连,且所述放油管路(140)设有控制阀(1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110)和副油箱(120),所述副油箱(120)的底面不低于所述主油箱(110)的上表面,所述主油箱(110)和所述副油箱(120)之间连接有气相连通管(130),所述副油箱(120)的底部与所述主油箱(110)之间通过放油管路(140)相连,且所述放油管路(140)设有控制阀(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50)安装于所述副油箱(120)的底壁外,所述副油箱(120)的底壁设有贯穿底壁的放油管(122),所述放油管(12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副油箱(120)内,所述放油管(12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阀(150)的第一阀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120)的底壁外设有防护罩(125),所述控制阀(150)安装于所述防护罩(125)内,所述放油管路(140)贯穿所述防护罩(125)以与所述控制阀(150)的第二阀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管路(140)和所述气相连通管(130)均为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110)设有主油箱接口(111),所述主油箱接口(111)设有伸入所述主油箱(110)的下部的加油管(112),所述放油管路(140)在所述主油箱接口(111)处与所述加油管(112)相连,所述气相连通管(130)通过所述主油箱接口(111)与所述副油箱(1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箱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液位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润录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