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645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包括中央泵房和矿井回风巷,中央泵房内设置有多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中央泵房的一侧为新风入口,另一侧为泵房回风道,在泵房回风道处设置有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中央泵房与矿井回风巷之间设置有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临近泵房回风道设置。在每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罩有风筒,所有风筒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回风管,回风管与第二回风立眼相连。通过矿井回风巷与第二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将热量抽吸至矿井回风巷,利用矿井回风巷与第一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中央泵房的空气抽至矿井回风巷,避免中央泵房内的热量进入轨道大巷,改善了中央泵房的作业环境。

Ventilation system of Underground Central Pump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中央泵房一般配置有多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水泵运行过程中散热量高,设备运行期间,中央泵房内环境温度长时间高达40度以上,对中央泵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因中央泵房内无独立的通风系统,新风通过副井、主井进入中央泵房后,携带中央泵房内的热空气进入轨道大巷,这样高温气体掺入矿井主进风流,将矿井进风大巷中的空气温度提高。另外,一旦中央泵房出现灾害,由于中央泵房无独立的通风系统,事故将扩大至总矿井,给矿井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中央泵房无独立通风系统,导致新风携带高温空气进入轨道大巷,以及中央泵房发生事故后,会给矿井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包括中央泵房和矿井回风巷,中央泵房内设置有多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中央泵房的一侧为新风入口,另一侧为泵房回风道,在泵房回风道处设置有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中央泵房与矿井回风巷之间设置有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临近泵房回风道设置;在每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罩有风筒,所有风筒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回风管,回风管与第二回风立眼相连;矿井回风巷与第二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散发的热量,通过回风管抽排至矿井回风巷,进而自矿井回风巷排出;<br>矿井回风巷与第一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中央泵房的空气抽至矿井回风巷,进而自矿井回风巷排出。优选地,所述风筒为玻璃钢风筒。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将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散发的热量通过玻璃钢风筒收集,通过矿井回风巷与第二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将热量抽吸至矿井回风巷,利用矿井回风巷与第一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中央泵房的空气抽至矿井回风巷,避免中央泵房内的热量进入轨道大巷,而且改善了中央泵房的作业环境,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健康。在泵房回风道处设置有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不仅防止新风携带高温空气进入轨道大巷,而且可在中央泵房发生事故时,防止事故扩大至总矿井。附图说明图1为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包括中央泵房1和矿井回风巷2,中央泵房内设置有多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3。一般来说,中央泵房排水泵装机容量大,运行过程中散热量高。中央泵房的一侧为新风入口4,另一侧为泵房回风道5,在泵房回风道处设置有一级风门6和二级风门7。新风自新风入口进入中央泵房,直至流通到泵房回风道。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不仅防止新风携带高温空气进入轨道大巷,而且可在中央泵房发生事故时,防止事故扩大至总矿井。当有需要时,也可以将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打开。中央泵房与矿井回风巷之间设置有第一回风立眼8和第二回风立眼9,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临近泵房回风道设置。在每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罩有风筒10,风筒为玻璃钢风筒。所有风筒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回风管11,回风管与第二回风立眼9相连。矿井回风巷与第二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散发的热量,通过回风管抽排至矿井回风巷,进而自矿井回风巷排出。矿井回风巷与第一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中央泵房的空气抽至矿井回风巷,进而自矿井回风巷排出。通过该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中央泵房内的环境温度,泵房内的环境温度可有原来30度至40度,下降至28度至33度。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包括中央泵房和矿井回风巷,中央泵房内设置有多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其特征在于,中央泵房的一侧为新风入口,另一侧为泵房回风道,在泵房回风道处设置有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n中央泵房与矿井回风巷之间设置有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临近泵房回风道设置;/n在每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罩有风筒,所有风筒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回风管,回风管与第二回风立眼相连;/n矿井回风巷与第二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散发的热量,通过回风管抽排至矿井回风巷,进而自矿井回风巷排出;/n矿井回风巷与第一回风立眼形成的负压能将中央泵房的空气抽至矿井回风巷,进而自矿井回风巷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中央泵房通风系统,包括中央泵房和矿井回风巷,中央泵房内设置有多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其特征在于,中央泵房的一侧为新风入口,另一侧为泵房回风道,在泵房回风道处设置有一级风门和二级风门;
中央泵房与矿井回风巷之间设置有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第一回风立眼和第二回风立眼临近泵房回风道设置;
在每台离心式多级矿用水泵的散热口处罩有风筒,所有风筒均通过连接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勋阔李进海张海超王兵秦晓强周均民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