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63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接触压合板对放置在检测操作台上的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压合接触,用于形成对待检测基材涂膜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且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小于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重力源通过过渡压合平板与接触压合板上方接触,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用于调节重力源向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的均匀分布;重力源向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至目标时间后观察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相对于非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是否产生压痕印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显著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检测过程简单,检测成本低。

A fast testing method for film's indenta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膜性能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环境、安全、能源等问题越来越重视,为配合汽车工业节能减排,发展环保型汽车涂料并倡导汽车涂装工艺的清洁生产成为汽车涂料生产和涂装企业的关注重点。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铝轮毂生产国,丙烯酸透明粉罩光的轮毂的生产量巨大,仓储基础量越来越大,运输路程、尤其是海上运输路程非常长,在仓储、运输过程中,轮毂的边缘常常会有压痕的产生,这种压痕虽然可以通过抛光工艺去除,但也给OEM厂家造成一定的损失,延误了轮毂的交期。因此,汽车铝轮毂厂商希望粉末涂料厂家从压痕产生的源头进行分析并对该问题进行改善,减轻轮毂厂商采用抛光工艺处理压痕的负担。而现有粉末涂料行业没有对该压痕问题的在先研究案例和可参考技术,为了解决这一具体轮毂应用时产生的难题,申请人特别设立研发课题用于研究具有抗压痕效果的丙烯酸透明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在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显著地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检测过程简单,检测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抗压痕效果的丙烯酸透明粉,其原料包括占总重量份数为70-90%的GMA丙烯酸树脂和占总重量份数为8-28%的固化剂,所述GMA丙烯酸树脂在125℃下的熔融指数范围不低于35g/10min,和/或所述GMA丙烯酸树脂在150℃下的粘度范围为不高于80Pa.s,所述GMA丙烯酸树脂的环氧当量范围不高于700g/eq,所述丙烯酸透明粉喷涂固化成膜后的Tg范围不低于62℃。优选地,所述GMA丙烯酸树脂在125℃下的熔融指数范围为40-70g/10min,和/或所述GMA丙烯酸树脂在150℃下的粘度范围为15-50Pa.s,所述GMA丙烯酸树脂的环氧当量范围为400-600g/eq。优选地,所述固化剂采用十烷基二酸或十二烷基二酸。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透明粉喷涂固化成膜后的Tg范围为63-68℃。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透明粉的固化温度范围为175-180℃,固化时间范围在20-25分钟。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为了实现自动化产线涂装,申请人留意到汽车轮毂厂家一般在喷涂产线完成丙烯酸透明粉加热固化成透明涂膜后,在保证温度安全的前提下,一般会快速进行运输包装,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效率,然而,申请人发现,这也是导致发生压痕问题的另一因素,优选地,一种如上所述的丙烯酸透明粉的应用,向待喷涂工件上喷涂丙烯酸透明粉后加热固化成透明涂膜,其中,对完成加热固化的工件进行冷却,冷却的温度范围在15-40℃,且所述冷却时间不少于30分钟。优选地,所述冷却方式包括将完成加热固化的工件置于冷却环境室,所述冷却环境室采用电控冷却或自然冷却。优选地,所述工件包括轮毂,所述透明涂膜作为所述轮毂的罩光面,通常为汽车轮毂。优选地,采用包材对完成涂装后的轮毂进行防护,所述包材不含有增塑材料。优选地,所述包材采用发泡棉。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熔融指数的测试标准依据为ASTMD1238-57T,其检测仪器采用熔液指数计;粘度的测试标准依据为GB/T22314-2008;环氧当量的测试标准依据为GB/T4612-2008;熔点的测试标准依据为ASTMD2117。本申请人在研制具有抗压痕效果的丙烯酸透明粉的过程中,发现汽车轮毂厂商反馈的压痕问题都是在其完成运输包装给下游厂家后发现,而粉末涂料厂家需要解决丙烯酸透明粉产生的压痕问题,需要大量模拟测试其喷涂固化成膜后的抗压痕效果,而汽车轮毂的重量重,体积大,成本昂贵,运输过程复杂,显然直接按实际条件来检测研发过程中的粉末涂料产品是不可行的,然而现有针对粉末涂料固化涂膜的检测项目都是对于涂膜附着力(包括划格、轴棒弯曲法以及抗冲击性)以及耐候性能检测,这些检测项目无法评估涂膜的抗压痕性能;而针对液体油漆涂膜领域应用的压痕仪均是采用单个压痕头对涂膜进行检测,采用点压接触方式,本申请人试用后,发现其无法用于本专利技术丙烯酸透明粉的抗压痕效果评估,而且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成本高。因此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接触压合板对放置在检测操作台上的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压合接触,用于形成对待检测基材涂膜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且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小于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重力源通过过渡压合平板与所述接触压合板上方接触,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用于调节重力源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的均匀分布;重力源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至目标时间后观察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相对于非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是否产生压痕印记。优选地,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不大于70%的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所述过渡压合平板面积不低于150%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优选地,所述重力源位于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重心区域。优选地,所述重力源采用砝码。优选地,采用呈间隔分布第一接触压合板和第二接触压合板对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压合接触,用于形成对待检测基材涂膜的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和第二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所述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和第二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的面积之和小于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所述重力源通过过渡压合平板与所述第一接触压合板上方和第二接触压合板上方同时接触,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和第二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的面积之和。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的面积和第二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的面积相等。优选地,在待检测基材涂膜包覆有包材,所述接触压合板与所述包材直接压合接触。优选地,所述包材选自不包含增塑剂的热塑膜、无纺布或发泡棉。优选地,在温度调节室内对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检测,所述检测温度范围在30-80℃。优选地,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的压力范围在500-5000Pa,施加压力的目标时间不低于30分钟。优选地,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是采用在金属基板上喷涂固化粉末涂料后得到。优选地,如上所述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应用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检测基材涂膜接触的接触压合板、重力源,在所述接触压合板和所述重力源之间设有过渡压合平板;其中,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的面积大于所述压合板与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之间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且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优选地,所述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呈间隔分布第一接触压合板和第二接触压合板,所述过渡压合平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压合板上方和第二接触压合板上方接触;所述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和第二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的面积之和小于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和第二压合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接触压合板对放置在检测操作台上的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压合接触,用于形成对待检测基材涂膜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且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小于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重力源通过过渡压合平板与所述接触压合板上方接触,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用于调节重力源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的均匀分布;重力源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至目标时间后观察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相对于非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是否产生压痕印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接触压合板对放置在检测操作台上的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压合接触,用于形成对待检测基材涂膜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且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小于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重力源通过过渡压合平板与所述接触压合板上方接触,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用于调节重力源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的均匀分布;重力源向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施加压力至目标时间后观察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相对于非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是否产生压痕印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不大于70%的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面积,所述过渡压合平板面积不低于150%的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源位于所述过渡压合平板的重心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源采用砝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膜抗压痕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呈间隔分布第一接触压合板和第二接触压合板对所述待检测基材涂膜进行压合接触,用于形成对待检测基材涂膜的第一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和第二压合接触基材涂膜区域,所述第一压合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成骆飚
申请(专利权)人:老虎表面技术新材料清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