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20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包括传送网带、进料斗、挤料筒和挤料活塞,所述挤料筒内设有容料腔,挤料筒上设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连通所述容料腔,所述挤料活塞一端设于所述容料腔中并可沿容料腔轴线做活塞运动,所述挤料筒设有多个且并成一排依次排开设置,所述传送网带设于多个挤料筒的下方,所述进料斗设于所述挤料筒的上方用于给挤料筒的容料腔供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挤料筒推出的泥料以泥带的形式落至传送网带上,各泥带之间宽窄合适,厚度可控,相邻泥带间的间隙可使热风穿过,令泥层与热空气间的有效换热接触面积得到保证,提升了成料烘干品质。

A piston injection type sludge forming and distribu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属于污泥干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带式污泥干燥机都使用滚刀切条成型。对一些性质类似液浆含水率较多的污泥,因具有非牛顿流体的部分特征,有时候不需要滚刀转动,泥料就能落下,其落到网带面上就像液滴一样很快摊开,如果网带速度不够快,上面滴下的泥料很快便与网带上摊开的小堆聚合,形成体积更大的密实饼层。如此,切条机便没有起到分散泥料的作用,稀泥还是以成堆的饼层在网带线行走,与热空气接触的有效换热面积没有增大,大块饼层内部的水分无法脱出,成料烘干品质差,达不到目标含水率。依然粘湿的大片块堆、饼层也对出料输送设备造成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通过挤料筒推出的泥料以泥带的形式落至传送网带上,各泥带之间宽窄合适,厚度可控,相邻泥带间的间隙可使热风穿过,令泥层与热空气间的有效换热接触面积得到保证,提升了成料烘干品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包括传送网带、进料斗、挤料筒和挤料活塞,所述挤料筒内设有容料腔,挤料筒上设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连通所述容料腔,所述挤料活塞一端设于所述容料腔中并可沿容料腔轴线做活塞运动,所述挤料筒设有多个且并成一排依次排开设置,所述传送网带设于多个挤料筒的下方,所述进料斗设于所述挤料筒的上方用于给挤料筒的容料腔供料。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挤料筒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铰接自动重力阀板,所述自动重力阀板可沿铰接的一侧依靠重力下落以打开所述出料口,且当所述挤料活塞推料时,可带动所述自动重力阀板沿铰接的一侧旋转上升以关闭所述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落料斜面。进一步地,所述挤料筒与水平方向倾斜地设置,且所述出料嘴设于倾斜向下的一端。进一步地,还包括带速测头、变频器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轴连接所述挤料活塞,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油缸,所述带速测头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网带的传输速度。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嘴与所述传送网带的高度间距小于10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内沿竖直方向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依次设有第一监测位、第二监测位和第三监测位。进一步地,还包括铰接式桁架支架,所述液压油缸和所述挤料筒均设于所述铰接式桁架支架上。进一步地,一个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轴上连接多个所述挤料活塞。本专利技术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挤料筒推出的泥料以泥带的形式落至传送网带上,各泥带之间宽窄合适,厚度可控,相邻泥带间的间隙可使热风穿过,令泥层与热空气间的有效换热接触面积得到保证,提升了成料烘干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的俯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挤料筒;2-进料斗;3-挤料活塞;4-出料嘴;5-传送网带;6-自动重力阀板;7-液压油缸;8-带速测头;9-铰接式桁架支架;10-PLC控制系统;11-容料腔;12-落料斜面;13-第三监测位;14-第二监测位;15-第一监测位。具体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包括传送网带5、进料斗2、挤料筒1和挤料活塞3,所述挤料筒1内设有容料腔11,挤料筒1上设有出料嘴4,所述出料嘴4连通所述容料腔11,所述挤料活塞3一端设于所述容料腔11中并可沿容料腔11轴线做活塞运动,所述挤料筒1设有多个且并成一排依次排开设置,所述传送网带5设于多个挤料筒1的下方,所述进料斗2设于所述挤料筒1的上方用于给挤料筒1的容料腔11供料。所述传送网带5可以是铁氟龙网或者聚酯网等。具体的,挤料筒1作为本装置的主要工作段,浆状湿泥从进料斗2进入挤料筒1中,这些浆状湿泥在挤料筒1内被挤料活塞3的推挤从出料嘴4挤出,形成泥带状落至传送网带5上。所述挤料筒1设为与水平方向倾斜地设置,且所述出料嘴4设于倾斜向下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挤料筒1安装斜度很小,使得泥料运行基本不受重力的作用。另外,进一步地,还包括铰接式桁架支架9,所述液压油缸7和所述挤料筒1均设于所述铰接式桁架支架9上。利用所述铰接式桁架支架9可使出料嘴4与传送网带5的距离和喷出角度微幅可调。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嘴4与所述传送网带5的高度间距小于100毫米。还包括带速测头8、变频器和液压油缸7,所述液压油缸7的伸缩轴连接所述挤料活塞3,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油缸7,所述带速测头8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网带5的传输速度。所述挤料活塞3受液压油缸7驱动,移动速度可以调节。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液压油缸7的伸缩轴上连接多个所述挤料活塞3。即每个液压油缸7推动多个挤料活塞3,每个挤料筒1对应一个出料嘴4,多个挤料筒1并列成一排,使得挤出的泥带分布到整个传送网带5的宽度。所述进料斗2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挤料筒1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铰接设有自动重力阀板6,所述自动重力阀板6可沿铰接的一侧依靠重力下落以打开所述出料口,且当所述挤料活塞3推料时,可带动所述自动重力阀板6沿铰接的一侧旋转上升以关闭所述出料口。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2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落料斜面12。初始进料状态时,液浆状的湿泥料从进料斗2顺着落料斜面12自然地淌下来,因此,落料斜面12的设置是为了利用泥料自身重力在进料斗2内自然下落,从而无需另外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2内沿竖直方向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依次设有第一监测位15、第二监测位14和第三监测位13。另外,还包括PLC控制系统10,所述带速测头8通过测速信号的传输线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10,所述第一监测位15、第二监测位14以及第三监测位13通过料位监测信号的传输线将各自检测到的料位信号传送至所述PLC控制系统10,所述PLC控制系统10输出的控制线连接所述变频器以控制其停、启和变速。当本装置开启时,挤料活塞3处于复位位置,首先令传送网带5向前运行。挤料筒1的容料腔11内一开始无料,传送网带5空运行一段时间后,湿泥供送设备开启,由接引管向进料斗2内灌入稀泥,充满工作腔。带速测头8测得传送网带5的行走速度被读入PLC控制系统10中,结合试验经验,PLC控制系统10计算出适宜的挤料活塞3推进速度,继而令液压油缸7的供油泵调整至合适的供油速率。当进料斗2内湿泥物料逐渐增多,漫过第三监测位13时,液压油缸7向前推动挤料活塞3挤压泥料,同时自动重力阀板6被顶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网带、进料斗、挤料筒和挤料活塞,所述挤料筒内设有容料腔,挤料筒上设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连通所述容料腔,所述挤料活塞一端设于所述容料腔中并可沿容料腔轴线做活塞运动,所述挤料筒设有多个且并成一排依次排开设置,所述传送网带设于多个挤料筒的下方,所述进料斗设于所述挤料筒的上方用于给挤料筒的容料腔供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网带、进料斗、挤料筒和挤料活塞,所述挤料筒内设有容料腔,挤料筒上设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连通所述容料腔,所述挤料活塞一端设于所述容料腔中并可沿容料腔轴线做活塞运动,所述挤料筒设有多个且并成一排依次排开设置,所述传送网带设于多个挤料筒的下方,所述进料斗设于所述挤料筒的上方用于给挤料筒的容料腔供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挤料筒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铰接自动重力阀板,所述自动重力阀板可沿铰接的一侧依靠重力下落以打开所述出料口,且当所述挤料活塞推料时,可带动所述自动重力阀板沿铰接的一侧旋转上升以关闭所述出料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落料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塞注入式污泥成型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亮潘毅锋张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