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包括防护套筒,防护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柄,连接柄的表面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套设在聚氨酯内模筒的外侧,聚氨酯内模筒对接在对接槽中,对接槽开设在塞板的表面上,对接槽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以及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防护套筒封底,投放内模筒,浇注密封,静压成型,脱模;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塑料注塑用模具将防护套筒开口设置的大于内模筒的圆面直径,避免内模筒投放过程中与防护套筒开口处磨损而开裂,且通过限位环配合连接柄将内模筒与防护套筒之间隔离形成环形柱体空间,输液孔输送的液体充满环形柱体结构包裹在内模筒外侧,使内模筒受压均匀。
A mould for plastic injection and its form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以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以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产品浇注成型后通常由于浇注时受压不均匀而导致成型后的产品质地不均匀,影响使用,于是出现了等静压注塑模具;等静压成型是将待压试样置于高压容器中,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的性质和均匀传递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当液体介质通过压力泵注入压力容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其压强大小不变且均匀地传递到各个方向。此时高压容器中的粉料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和大小一致的。通过上述方法使瘠性粉料成型致密坯体的方法称为等静压法;现有技术中,等静压注塑模具的内模筒放置过程中贴附防护套筒内壁,易在与防护套筒开口处接触时出现磨损而开裂,开裂后易导致水进入内模中,且内模贴附防护筒内部通过输液孔注水,此时内模筒只在输液孔对应的表面处受压,受压不均匀;且传统的等静压模具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护套筒上,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导致塞板与内模筒端面之间磨损,导致内模筒端面不平整,易出现漏液现象;且脱模时需要将防护套筒两端的封堵结构均拆除,然后将产品推出,如此每次装卸内模筒,均需要多次装卸端部封堵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以及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包括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的表面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在聚氨酯内模筒的外侧,所述聚氨酯内模筒对接在对接槽中,所述对接槽开设在塞板的表面上,对接槽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且塞板的外侧套设有塞环,所述塞环和塞板均固定在扣板的表面上,所述扣板插接在连接槽中,所述连接槽开设在防护套筒的表面上,扣板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在连接板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凹陷孔中,凹陷孔开设在防护套筒的外壁上,且连接板和凹陷孔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护套,防护套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输液孔。优选的,所述连接柄呈圆形柱体结构,连接柄设置有多组,多组连接柄沿着防护套筒的长边排列分布,每组连接柄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柄呈圆周形排列分布,且限位环呈圆环形结构,限位环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扣板的内环面和扣板的外环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圈,且扣板的表面开设有指槽,指槽呈圆台形结构,指槽的开口处呈圆弧形切角,且指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指槽呈圆周形排列在扣板的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扣板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扣板的表面插接有套筒,套筒同时贯穿扣板、塞板以及气囊设置,套筒的内部螺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推板,推板处于气囊的内部,且扣板的表面设置有垫环。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抓取槽,所述抓取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抓取杆。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的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防护套筒封底,将表面插接有套筒的扣板插接在防护套筒端部的连接槽中,在放置过程中,首先手捏手柄杆向外侧张拉连接板,此时拉伸弹簧被张拉,插杆向外侧滑动,避免插杆挡住扣板插入连接槽中,扣板插入连接槽后,松开手柄杆,连接板被拉伸弹簧牵拉回弹,此时,插杆插接在扣板表面的定位孔中,避免扣板从连接槽中脱离,柔性防护套套设在拉伸弹簧的外侧,避免水浸泡拉伸弹簧,塞环被扣板挤压在防护套筒的内壁上提升密封性,且橡胶圈被扣板挤压在连接槽的内壁上;步骤二:投放内模筒,将聚氨酯内模筒的底板朝向已经安装过扣板的一端放入防护套筒中,防护套筒的开口口径大于聚氨酯内模筒的底板直径,避免聚氨酯内模筒投放过程中聚氨酯内模筒的内壁与防护套筒的内壁摩擦破损,聚氨酯内模筒放入防护套筒后,限位环围护在聚氨酯内模筒的外侧,此时,聚氨酯内模筒与防护套筒的内壁之前形成环形柱体结构的空间,此空间便于输液孔注入液体包裹在聚氨酯内模筒的外壁,相较于聚氨酯内模筒贴附防护套筒的内壁通过输液孔注入液体挤压聚氨酯内模筒,环绕式包裹聚氨酯内模筒更加均匀的对聚氨酯内模筒施压;步骤三:浇注密封,将流体塑料原料注入聚氨酯内模筒中,然后依照步骤一的方法将剩余的扣板封堵在防护套筒的另一个开口处;步骤四:静压成型,将防护套筒放入等静压机进行等静压,等静压时,水会从输液孔进入到防护套筒和聚氨酯内模筒之间的间隙,使聚氨酯内模筒均匀受压;步骤五:脱模,首先将不带有套筒的一组扣板从防护套筒的段阿布拆除然后拿起防护套筒,从防护套筒的底部旋拧调节螺杆,推动推板向上推挤气囊,气囊突起后配合推板将聚氨酯内模筒向上推出,聚氨酯内模筒突出防护套筒的开口后便于将聚氨酯内模筒从防护套筒中抽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塑料注塑用模具将防护套筒开口设置的大于内模筒的圆面直径,避免内模筒投放过程中与防护套筒开口处磨损而开裂,且通过限位环配合连接柄将内模筒与防护套筒之间隔离形成环形柱体空间,输液孔输送的液体充满环形柱体结构包裹在内模筒外侧,使内模筒受压均匀;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塑料注塑用模具直接将扣板插入连接槽中,借助插杆插接在定位孔中对扣板制动,此时扣板上的塞板挤压在内模筒的端部,且内模筒端面与塞板表面的气囊接触确保塞板与内模筒之间无缝隙,且避免旋拧扣板对内模筒端面造成磨损;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塑料注塑用模具在脱模时只需拆卸一端的扣板,然后旋拧另一端扣板表面的调节螺杆,将内模筒推出防护套筒一端距离,便于将内模筒从防护套筒内部抽出,然后将下一组内模筒直接放置在防护套筒中即可,实现更换内模筒时只拆卸一侧的扣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组扣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另一组扣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防护套筒1、连接柄2、限位环3、橡胶套4、聚氨酯内模筒5、对接槽6、塞板7、气囊8、塞环9、扣板10、连接槽11、橡胶圈12、定位孔13、插杆14、连接板15、拉伸弹簧16、柔性防护套17、抓取槽18、指槽19、输液孔20、推板21、调节螺杆22、套筒23、垫环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包括防护套筒1,防护套筒1的内壁上粘接有连接柄2,连接柄2的表面粘接有限位环3,连接柄2呈圆形柱体结构,连接柄2设置有多组,多组连接柄2沿着防护套筒1的长边排列分布,每组连接柄2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柄2呈圆周形排列分布,且限位环3呈圆环形结构,限位环3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4,限位环3套设在聚氨酯内模筒5的外侧,聚氨酯内模筒5对接在对接槽6中;对接槽6开设在塞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包括防护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柄(2),所述连接柄(2)的表面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套设在聚氨酯内模筒(5)的外侧,所述聚氨酯内模筒(5)对接在对接槽(6)中,所述对接槽(6)开设在塞板(7)的表面上,对接槽(6)的内部设置有气囊(8),且塞板(7)的外侧套设有塞环(9),所述塞环(9)和塞板(7)均固定在扣板(10)的表面上,所述扣板(10)插接在连接槽(11)中,所述连接槽(11)开设在防护套筒(1)的表面上,扣板(10)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的内部插接有插杆(14),所述插杆(14)固定在连接板(15)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板(15)的表面设置有拉伸弹簧(16),所述拉伸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凹陷孔中,凹陷孔开设在防护套筒(1)的外壁上,且连接板(15)和凹陷孔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护套(17),防护套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输液孔(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包括防护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柄(2),所述连接柄(2)的表面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套设在聚氨酯内模筒(5)的外侧,所述聚氨酯内模筒(5)对接在对接槽(6)中,所述对接槽(6)开设在塞板(7)的表面上,对接槽(6)的内部设置有气囊(8),且塞板(7)的外侧套设有塞环(9),所述塞环(9)和塞板(7)均固定在扣板(10)的表面上,所述扣板(10)插接在连接槽(11)中,所述连接槽(11)开设在防护套筒(1)的表面上,扣板(10)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的内部插接有插杆(14),所述插杆(14)固定在连接板(15)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板(15)的表面设置有拉伸弹簧(16),所述拉伸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在凹陷孔中,凹陷孔开设在防护套筒(1)的外壁上,且连接板(15)和凹陷孔之间设置有柔性防护套(17),防护套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输液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2)呈圆形柱体结构,连接柄(2)设置有多组,多组连接柄(2)沿着防护套筒(1)的长边排列分布,每组连接柄(2)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柄(2)呈圆周形排列分布,且限位环(3)呈圆环形结构,限位环(3)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10)的内环面和扣板(10)的外环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圈(12),且扣板(10)的表面开设有指槽(19),指槽(19)呈圆台形结构,指槽(19)的开口处呈圆弧形切角,且指槽(19)设置有多个,多个指槽(19)呈圆周形排列在扣板(10)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10)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扣板(10)的表面插接有套筒(23),套筒(23)同时贯穿扣板(10)、塞板(7)以及气囊(8)设置,套筒(23)的内部螺接有调节螺杆(22),所述调节螺杆(22)的端部设置有推板(21),推板(21)处于气囊(8)的内部,且扣板(10)的表面设置有垫环(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的表面开设有抓取槽(18),所述抓取槽(18)的内壁上设置有抓取杆。
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树杰,
申请(专利权)人:韩树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