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481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属于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废料箱,粉碎机以及输送机,废料箱包括排料口,还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筛分板,筛分板的边沿固定设置有围挡板,围挡板开设有出料口;输送机包括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筛分板转动的驱动组件。工作时,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通过筛分板的筛分作用,落入到第二输送机上;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随着筛分板的一起运动,最后从出料口处排出,并通过第一输送机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提高粉碎效率。

A solid construction waste stack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81311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堆放的存储装置,包括粉碎室、进料口、粉碎辊和传送带支撑柱,粉碎室一侧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与粉碎室内部安装有粉碎装置,粉碎室内部下表面安装有传送装置,粉碎室远离驱动电机一侧安装有废料箱。工作时,将建筑垃圾倒入粉碎室内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建筑垃圾通过传送装置输送至废料箱内存储。但是,建筑垃圾体积大小不一,有很多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随同大体积的建筑垃圾一起进入粉碎室内进行粉碎。若体积较小的特别是和破碎后的体积基本相同规格的建筑垃圾随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一同进入粉碎室,那么将会挤占有限的粉碎空间,导致粉碎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具有提高粉碎效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包括废料箱,粉碎机以及用于将废料槽内的建筑垃圾输送至粉碎机的输送机,所述废料箱包括排料口,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位于排料口的下方,所述筛分板的边沿固定设置有围挡板,所述围挡板开设有供建筑垃圾排出的出料口;所述输送机包括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所述出料口位于第一输送的输入端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于筛分板的下方用于输送穿过筛分板的建筑垃圾;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筛分板转动的驱动组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废料箱内的建筑垃圾经过排料口排入到筛分板上,驱动组件驱动筛分板转动,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通过筛分板的筛分作用,落入到第二输送机上;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随着筛分板的一起运动,最后从出料口处排出,并通过第一输送机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将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分开,避免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挤占有限的粉碎空间,提高粉碎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水平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筛分板的正下方,所述转盘与筛分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转盘的中部开设有出料通孔。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的过程中,缓冲组件的设置,在建筑垃圾从排料口落入到筛分板上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对筛分板的损伤,提高筛分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套管、活动杆和压簧,所述转盘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套管竖直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套管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活动杆滑动穿设于套管内;所述压簧设置于套管内,所述压簧的一端与套管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活动杆抵接,所述活动杆远离转盘的一端与筛分板的底壁铰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建筑垃圾落入到筛分板上时,建筑垃圾的冲击将使得筛分板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活动杆向下运动,压簧被压缩,起到吸能的作用,减小筛分板受到的冲击而造成的损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沿转盘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转盘的穿孔,所述穿孔的直径小于套管的直径,所述转盘的底壁竖直固定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套管的底壁固定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筛分的过程中,依次启动一个油缸,油缸带动套杆向上运动,使得筛分板于该处向上抬起,而筛分板的另一端相对向下运动;然后再依次启动另外的油缸,带动其他位置筛分板向上抬起,依次连续,使得筛分板作连续抬起和下降的运动,实现振动筛分板的目的,有效地提高筛分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和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活动杆脱离套管的防脱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脱部的设置,起到防止活动杆脱离套管的目的,保证筛分板位置的稳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活动杆伸入套管内的凸块,以及固定设置于套管远离转盘一端的用于与凸块抵接的围边。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杆向外滑动的过程中,当凸块与围边抵接时,活动杆停止向外滑动,起到防止活动杆脱离套管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顶壁设置有向出料通孔处倾斜的导斜面。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导斜面的设置,起到便于建筑垃圾向出料通孔处汇聚的作用,便于建筑垃圾及时通过出料通孔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挡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建筑垃圾导入出料口的导向板。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垃圾随着筛分板运动,当建筑垃圾运动到出料口处时,在导向板的阻挡作用下,便于建筑垃圾从出料口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的底壁与筛分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板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尖齿。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板与筛分板之间设置间隙,便于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通过,有效的防止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也被导向板导入出料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齿轮和齿环,所述齿环同轴固定设置于转盘的外周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齿环啮合。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启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环转动,进而实现带动转盘以及筛分板运动的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工作时,驱动组件驱动筛分板转动,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通过筛分板的筛分作用,落入到第二输送机上;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随着筛分板的一起运动,最后从出料口处排出,将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分开,避免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挤占有限的粉碎空间,提高粉碎效率;二、在工作的过程中,缓冲组件的设置,在建筑垃圾从排料口落入到筛分板上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对筛分板的损伤,提高筛分板的使用寿命;三、在筛分的过程中,依次启动一个油缸,油缸带动套杆向上运动,使得筛分板于该处向上抬起,而筛分板的另一端相对向下运动;然后再依次启动另外的油缸,带动其他位置筛分板向上抬起,依次连续,使得筛分板作连续抬起和下降的运动,实现振动筛分板的目的,有效地提高筛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废料箱;11、排料口;2、粉碎机;3、输送机;31、第一输送机;32、第二输送机;4、机架;41、筛分板;42、围挡板;421、出料口;422、导向板;4221、尖齿;423、凸缘;5、驱动组件;51、电机;52、齿轮;53、齿环;6、转盘;61、出料通孔;62、安装槽;621、穿孔;63、油缸;64、导斜面;7、缓冲组件;71、套管;72、活动杆;73、压簧;8、防脱部;81、凸块;82、围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包括废料箱(1),粉碎机(2)以及用于将废料槽内的建筑垃圾输送至粉碎机(2)的输送机(3),所述废料箱(1)包括排料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转动设置有筛分板(41),所述筛分板(41)位于排料口(11)的下方,所述筛分板(41)的边沿固定设置有围挡板(42),所述围挡板(42)开设有供建筑垃圾排出的出料口(421);所述输送机(3)包括第一输送机(31)和第二输送机(32),所述出料口(421)位于第一输送的输入端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机(32)设置于筛分板(41)的下方用于输送穿过筛分板(41)的建筑垃圾;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筛分板(41)转动的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包括废料箱(1),粉碎机(2)以及用于将废料槽内的建筑垃圾输送至粉碎机(2)的输送机(3),所述废料箱(1)包括排料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转动设置有筛分板(41),所述筛分板(41)位于排料口(11)的下方,所述筛分板(41)的边沿固定设置有围挡板(42),所述围挡板(42)开设有供建筑垃圾排出的出料口(421);所述输送机(3)包括第一输送机(31)和第二输送机(32),所述出料口(421)位于第一输送的输入端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机(32)设置于筛分板(41)的下方用于输送穿过筛分板(41)的建筑垃圾;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筛分板(41)转动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上水平转动设置有转盘(6),所述转盘(6)位于筛分板(41)的正下方,所述转盘(6)与筛分板(41)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7),所述转盘(6)的中部开设有出料通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套管(71)、活动杆(72)和压簧(73),所述转盘(6)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62),所述套管(71)竖直设置于安装槽(62)内,所述套管(71)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活动杆(72)滑动穿设于套管(71)内;所述压簧(73)设置于套管(71)内,所述压簧(73)的一端与套管(71)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活动杆(72)抵接,所述活动杆(72)远离转盘(6)的一端与筛分板(41)的底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体建筑垃圾堆放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2)沿转盘(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祥沈克彪黄学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华路通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