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隔水炖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65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11
一种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外壳、水容器、上盖和至少一个内锅,水容器设置在外壳的腔体中,各内锅放置在水容器的腔体中,上盖盖合在水容器顶部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中可拆卸安装有蒸汽罩,蒸汽罩包括罩体顶板和设于罩体顶板四周的罩体侧壁,罩体侧壁的上边缘与罩体顶板的边沿一体连接,蒸汽罩和集水槽槽底共同围成蒸汽腔,外壳中设有能够对蒸汽腔中的水加热的加热装置,罩体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蒸汽输出管,蒸汽输出管下端与蒸汽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隔水炖锅能够高效、持续产生高温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加热效率较高,可节省炖煮时间,并有利于降低能耗。

Steam st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隔水炖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蒸汽隔水炖锅。
技术介绍
隔水炖锅是常用的烹饪器具之一,通常包括外锅、加热装置、上盖和至少一个内锅,加热装置通常设于外锅底部,上盖盖合在外锅顶部的开口上,内锅放置在外锅的腔体中。炖煮食物时,需要在外锅的腔体中加水,并将盛有食材的内锅放入外锅的腔体中,加热装置对外锅腔体中的水加热,再由水将热量传递给内锅及其中的食材,逐步将食材炖熟。这种隔水炖锅使用时,需要对外锅腔体中的水整体加热,再由沸腾的水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内锅需与水接触),由于需要加热大量水,因此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将水加热至沸腾,加热效率较低,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食物的炖煮,能耗较大。此外,水沸腾时还会产生气泡的“咕咕”声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隔水炖锅,这种蒸汽隔水炖锅能够高效、持续产生高温蒸汽,可利用蒸汽和热水共同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使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受热快速、均匀,加热效率较高,并有利于降低能耗。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外壳、水容器、上盖和至少一个内锅,水容器设置在外壳的腔体中,各内锅放置在水容器的腔体中,上盖盖合在水容器顶部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中可拆卸安装有蒸汽罩,蒸汽罩包括罩体顶板和设于罩体顶板四周的罩体侧壁,罩体侧壁的上边缘与罩体顶板的边沿一体连接,蒸汽罩和集水槽槽底共同围成蒸汽腔,外壳中设有能够对蒸汽腔中的水加热的加热装置,罩体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蒸汽输出管,蒸汽输出管下端与蒸汽腔连通。上述蒸汽隔水炖锅中,利用罩体顶板、罩体侧壁和集水槽槽底共同围成蒸汽腔,蒸汽腔与其外部的水容器腔体相比,具有相对狭小的空间。使用时,向水容器腔体中加入水(通常,向水容器中加水后,水位低于蒸汽输出管上端),水流入集水槽中后,经罩体侧壁下边缘和集水槽槽底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蒸汽腔中;在加热装置加热的情况下,蒸汽腔中的水能够快速升温并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向蒸汽输出管聚集后,从蒸汽输出管排出至水容器的腔体中,对水容器腔体及其中的内锅进行加热,实现利用蒸汽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炖煮;蒸汽腔中的水形成蒸汽排出后,液面下降,集水槽周边的水向集水槽汇集,并补充到蒸汽腔里面,同时,部分蒸汽凝结后形成的水滴会往下流动到水容器腔体底部,可再汇集到集水槽中重新利用;如此反复,形成持续的蒸汽。由于蒸汽腔内部空间狭小,水量少,因此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能够快速升温,高效产生高温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同时,采用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会更快速,节省炖煮时间,有利于降低能耗。在水容器中的水能够浸没内锅底部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后,水容器中水的温度整体升高,这样,既能够利用热水对内锅浸泡在水中的部分加热,又能够利用蒸汽对内锅处于水面以上的部分加热,结合了隔水炖锅和蒸锅的特点,能够蒸、炖同时进行,使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受热快速、均匀,这一点对于高瘦的陶瓷内锅而言,效果更加显著。另外,集水槽对蒸汽罩起到限位作用,能够使蒸汽罩保持在固定的位置。通常,上述蒸汽罩被内锅压住,以避免蒸汽罩在蒸汽的冲击下错位。优选方案中,上述蒸汽罩和各蒸汽输出管采用塑料制成一体。上述塑料可采用聚丙烯(PP)或聚碳酸酯(PC)。优选方案中,上述罩体侧壁下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缺口与集水槽槽底围成进水口。通过设置上述缺口并与集水槽槽底围成进水口,能够使水容器腔体中的水更顺利、及时地补充到蒸汽腔中。优选方案中,上述加热装置处在蒸汽罩的正下方并且被蒸汽罩完全覆盖(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加热装置处在罩体侧壁的内侧)。更优选上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盘,发热盘包括铝合金圆盘和内嵌在铝合金圆盘中的电发热管,铝合金圆盘设置在集水槽底部,铝合金圆盘的上表面构成集水槽槽底的一部分。其他方案中,也可以水容器整体采用导热材料(如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加热装置与水容器底部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优选方案中,上述罩体顶板的上表面与水容器底部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安装上蒸汽罩后,水容器整个底部较为平坦,便于将内锅平稳地放置在水容器中。一种优选方案中,上述蒸汽输出管沿竖直方向设置,蒸汽输出管腔体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至上逐渐减小,这样有利于将蒸汽腔中产生的蒸汽汇集到蒸汽输出管,并且有助于蒸汽在上行时快速排出。这种方式较适合蒸汽输出管高度较小的情形。另一种优选方案中,上述蒸汽输出管沿竖直方向设置,蒸汽输出管由下部的集汽段和上部的输汽段组成,集汽段腔体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至上逐渐减小,输汽段腔体自下至上各部位的横截面面积相同,输汽段下端的内壁与集汽段上端的内壁平滑相接。通过设置集汽段,有利于将蒸汽腔中产生的蒸汽汇集到蒸汽输出管,并且有助于蒸汽在上行时快速排出。这种方式较适合蒸汽输出管高度较大的情形。上述蒸汽罩的形状(在正投影面上)可为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集水槽的形状及尺寸与蒸汽罩相匹配。上述蒸汽输出管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上述蒸汽输出管可以处在罩体顶板的中间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罩体顶板的边沿。优选上述蒸汽输出管的高度范围在3-100mm之间。优选上述蒸汽输出管的内径范围在3-30mm之间。优选上述蒸汽罩的高度在6-50mm之间。优选上述内锅顶部设有开口,内锅顶部开口上盖合有内锅盖。内锅盖的上表面上可设有内锅盖提手。优选上述内锅和内锅盖均采用陶瓷制成。更优选上述内锅中可拆卸安装有内隔板,内隔板将内锅的腔体分隔成上内腔和下内腔,内隔板上设有将上内腔与下内腔连通的通孔。通过设置内隔板,在对块状食材进行炖煮时,可将块状食材放置在内隔板上,炖煮后形成的汤则可经内隔板上的通孔流入下内腔中,简便地实现固液分离。优选方案中,上述上盖采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容易看清楚水容器内部情况。优选方案中,所述上盖上的上表面上设有上盖提手。通过这种设置,用户可以手持上盖提手掀开上盖,避免烫手。本专利技术的蒸汽隔水炖锅能够高效、持续产生高温蒸汽对内锅及其中的食材加热,加热效率较高,可节省炖煮时间,并有利于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的蒸汽隔水炖锅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蒸汽隔水炖锅的立体分解图(未画出上盖);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蒸汽隔水炖锅的立体分解图(未画出上盖);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蒸汽隔水炖锅的立体分解图(未画出上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外壳1、水容器2、上盖3和一个内锅4,水容器2设置在外壳1的腔体中,各内锅4放置在水容器2的腔体中,上盖3盖合在水容器2顶部的开口上;水容器2的底部设有集水槽5,集水槽5中可拆卸安装有蒸汽罩6,蒸汽罩6包括罩体顶板61和设于罩体顶板61四周的罩体侧壁62,罩体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外壳、水容器、上盖和至少一个内锅,水容器设置在外壳的腔体中,各内锅放置在水容器的腔体中,上盖盖合在水容器顶部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中可拆卸安装有蒸汽罩,蒸汽罩包括罩体顶板和设于罩体顶板四周的罩体侧壁,罩体侧壁的上边缘与罩体顶板的边沿一体连接,蒸汽罩和集水槽槽底共同围成蒸汽腔,外壳中设有能够对蒸汽腔中的水加热的加热装置,罩体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蒸汽输出管,蒸汽输出管下端与蒸汽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隔水炖锅,包括外壳、水容器、上盖和至少一个内锅,水容器设置在外壳的腔体中,各内锅放置在水容器的腔体中,上盖盖合在水容器顶部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中可拆卸安装有蒸汽罩,蒸汽罩包括罩体顶板和设于罩体顶板四周的罩体侧壁,罩体侧壁的上边缘与罩体顶板的边沿一体连接,蒸汽罩和集水槽槽底共同围成蒸汽腔,外壳中设有能够对蒸汽腔中的水加热的加热装置,罩体顶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蒸汽输出管,蒸汽输出管下端与蒸汽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隔水炖锅,其特征是:所述蒸汽罩和各蒸汽输出管采用塑料制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隔水炖锅,其特征是:所述罩体侧壁下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缺口与集水槽槽底围成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隔水炖锅,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处在蒸汽罩的正下方并且被蒸汽罩完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隔水炖锅,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盘,发热盘包括铝合金圆盘和内嵌在铝合金圆盘中的电发热管,铝合金圆盘设置在集水槽底部,铝合金圆盘的上表面构成集水槽槽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忆宣詹文杰陈育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