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45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和滑动连接在保护外壳内部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面临塑壳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塑壳开关合闸的固定板,且在所述保护外壳远离塑壳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板运动的驱动组件,在进行使用时,可将支撑脚卡在塑壳开关上,进一步则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滑动板的运动,由滑动板带动固定板来使塑壳开关进行合闸,可避免在线路短路或开关故障出现电弧时,手动合闸存在较大危险性的问题,而且通过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防护板,可由防护板的滑动来代替固定板推动塑壳开关合闸时所与固定板的摩擦,可有效的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对塑壳开关造成较大磨损的问题。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closing the low pressure plastic shell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塑壳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高压开关柜、中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当前所常使用的低压开关柜主要为GGD和GCK两种型号,其中GGD维护方便,具有防护性能好等优点,而这种开关柜的出现部分主要采用塑壳开关作为主要输出控制,其塑壳开关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合闸操作,在当线路出现短路或开关故障出现电弧时,工作人员很难及时的将手缩回,对工作人员而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有待于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可带动滑动板的运动,进一步由滑动板带动固定板来推动塑壳开关合闸,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线路短路或开关故障出现电弧时,手动合闸存在较大危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和滑动连接在保护外壳内部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面临塑壳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塑壳开关合闸的固定板,且在所述保护外壳远离塑壳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板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在滑动板上的条形通槽和设置在保护外壳远离塑壳开关一侧且与滑动板对应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导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条形通槽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通过齿轮传动件与滑动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传动件包括传动齿轮、设置在推动杆上且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和设置在滑动板上且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推动杆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传动齿轮的啮合与滑动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V形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保护外壳的面临塑壳开关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避免保护外壳与塑壳开关接触的支撑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包括卡在塑壳开关边缘处的第一支撑脚和置于塑壳开关表面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保护外壳与塑壳开关间距的横板,且所述横板与保护外壳之间的间距第一支撑脚的长度相等。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可将支撑脚卡在塑壳开关上,进一步则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滑动板的运动,由滑动板带动固定板来使塑壳开关进行合闸,可避免在线路短路或开关故障出现电弧时,手动合闸存在较大危险性的问题,而且通过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防护板,可由防护板的滑动来代替固定板推动塑壳开关合闸时所与固定板的摩擦,可有效的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对塑壳开关造成较大磨损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保护外壳;2-滑动板;3-固定板;4-驱动组件;5-齿轮传动件;6-V形槽;7-支撑脚;8-防护板;401-条形通槽;402-导向杆;403-推动杆;501-传动齿轮;502-第一齿条;503-第二齿条;701-第一支撑脚;702-第二支撑脚;703-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和滑动连接在保护外壳1内部的滑动板2,保护外壳1为绝缘的工程塑料制作,且在保护外壳1的表面还涂设有一层绝缘漆,用以保证其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所述滑动板2面临塑壳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塑壳开关合闸的固定板3,即在合闸时通过固定板的运动来带动塑壳开关进行合闸,可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问题,且在所述保护外壳1远离塑壳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板2运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开设在滑动板2上的条形通槽401和设置在保护外壳1远离塑壳开关一侧且与滑动板2对应的导向杆402,所述导向杆402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导向杆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条形通槽401的推动杆403,所述推动杆403通过齿轮传动件5与滑动板2连接,导向杆402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橡胶垫,避免工人在手持该装置时出现手滑的问题,能够在使用时,方便用户控制对保护外壳对塑壳开关的挤压力,进一步避免在合闸时对塑壳开关的挤压力过大,易造成塑壳开关出现损坏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条形通槽401的长度不小于在合闸时滑动板2运动距离,以避免条形通槽401长度过短,使滑动板2运动的距离受到限制,进一步使之无法通过固定板3来进行合闸。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齿轮传动件5包括传动齿轮501、设置在推动杆403上且与传动齿轮5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502和设置在滑动板2上且与传动齿轮501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503,所述推动杆403通过第一齿条502和第二齿条503分别与传动齿轮501的啮合与滑动板2连接,即在进行使用时,推动杆403运动,则会通过第一齿条502带动传动齿轮501的运动,传动齿轮501则会通过与第二齿条503的啮合来使滑动板2发生运动,第一齿条502与传动齿轮501的传动比和第二齿条503与传动齿轮501的传动比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避免推动杆403运动的距离过小,而无法使滑动板2运动指定的距离,使之通过固定板3对塑壳开关进行合闸。其整体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塑壳开关上,之后用一手持住导向杆402,另一只手则按压推动杆403,推动杆403运动则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1)和滑动连接在保护外壳(1)内部的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面临塑壳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塑壳开关合闸的固定板(3),且在所述保护外壳(1)远离塑壳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板(2)运动的驱动组件(4);/n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开设在滑动板(2)上的条形通槽(401)和设置在保护外壳(1)远离塑壳开关一侧且与滑动板(2)对应的导向杆(402),所述导向杆(402)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导向杆(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条形通槽(401)的推动杆(403),所述推动杆(403)通过齿轮传动件(5)与滑动板(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1)和滑动连接在保护外壳(1)内部的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面临塑壳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塑壳开关合闸的固定板(3),且在所述保护外壳(1)远离塑壳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板(2)运动的驱动组件(4);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开设在滑动板(2)上的条形通槽(401)和设置在保护外壳(1)远离塑壳开关一侧且与滑动板(2)对应的导向杆(402),所述导向杆(402)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导向杆(4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条形通槽(401)的推动杆(403),所述推动杆(403)通过齿轮传动件(5)与滑动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开关合闸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件(5)包括传动齿轮(501)、设置在推动杆(403)上且与传动齿轮(5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502)和设置在滑动板(2)上且与传动齿轮(501)啮合连接的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计桐陈志伟胡炜健邓汉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