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对夹式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22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柄对夹式蝶阀,其包括阀体、蝶板和调节手柄,调节手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手柄和下手柄,上手柄与下手柄转动连接处的后端设有回复弹簧,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抵杆,抵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手柄和下手柄相抵接,上手柄上纵向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按压块,按压块另一端穿出下手柄的下表面并抵接有楔形块,楔形块横向滑动连接于上手柄的下表面上,楔形块远离与按压块抵接的一端与抵杆连接,上手柄内设置有用于按压块被按压后朝向上手柄的上表面滑动的第一复位件,上手柄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抵杆朝向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的第二复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调节手柄进行锁定、从而对阀门进行锁定的效果。

Handle wafer butterfl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柄对夹式蝶阀
本技术涉及蝶阀
,尤其涉及手柄对夹式蝶阀。
技术介绍
对夹式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在蝶阀阀体圆柱形通道内,圆盘形蝶板绕着轴线旋转,旋转角度为0-90°之间,可以起到流量调节的作用,当蝶板旋转到90°时,阀门达到最大开度。对夹式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只由少数几个零件组成。而且只需旋转90°即可快速启闭,操作简单,同时该阀门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6004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设有新型手柄的对夹式蝶阀,其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蝶板,设于蝶板两端的阀杆,设于阀体与蝶板之间的阀座,设于阀体顶部的阀杆支架,设于阀杆支架上方的齿盘及手柄,由于设置了限位凸块,保证操作手柄时省力,便于使用,且通过锁定孔,锁定销对手柄锁定,保证对阀门的锁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配合设置锁定销,在不进行阀门控制时,保持阀门的锁定状态,控制阀门开关状态时,拔下锁定销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在对阀门进行控制时,需要对锁定销进行插拔较为繁琐,同时锁定销小巧,拔走后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对夹蝶阀,具有方便对阀门进行锁定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柄对夹式蝶阀,包括阀体、蝶板和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手柄和下手柄,所述上手柄与下手柄转动连接处的后端设有回复弹簧,所述上手柄与所述下手柄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手柄和下手柄相抵接,所述上手柄上纵向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一端穿出所述上手柄的上表面,所述按压块另一端穿出所述下手柄的下表面并抵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手柄的下表面上,所述楔形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楔形块远离与所述按压块抵接的一端与所述抵杆连接,用于带动抵杆朝向或远离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所述上手柄内设置有用于按压块被按压后朝向上手柄的上表面滑动的第一复位件,所述上手柄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抵杆朝向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的第二复位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阀门的开关状态转动蝶板时,工作人员手握调节手柄,并用大拇指按压按压块的上端,按压块被按压后向下滑动,向下滑动的按压块在与楔形块抵接的过程中,带动楔形块带动抵杆远离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使得楔形块从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滑出,并且不再与下手柄的上表面相抵接,此时,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没有抵杆的限制后,工作人员即可用力合上上手柄和下手柄,使得下手柄中的卡头与卡盘相脱离,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调节手柄对蝶板进行转动,当工作人员不再使用调节手柄时,按压块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上手柄的上表面滑动进行复位,抵杆和楔形块在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抵杆重新与下手柄的上表面进行抵接,相比于以前在上手柄与下手柄的转动连接处插拔销的方式更为简单方便,具有方便对阀门进行锁定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手柄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楔形块横向滑动的导向滑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导向滑槽,使得楔形块可以沿着导向滑槽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楔形块顺利带动抵杆朝向或远离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杆与所述楔形块可拆卸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抵杆与楔形块可拆卸连接,方便抵杆与楔形块的安装与拆卸,在抵杆发生损坏时,也可以及时对抵杆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复位件均为弹簧。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复位件和第二复位件均设置为弹簧,方便按压块在第一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以及方便楔形块和抵杆在地二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手柄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抵杆下端滑入的导向斜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导向斜槽,使得抵杆在向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内移动的过程中,抵杆的下端沿着导向斜槽滑动,使得其可以顺利与下手柄进行抵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手柄的上表面于所述回复弹簧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凸块。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凸块,在合上上手柄和下手柄的过程中,限位凸块与上手柄的下表面相抵接,防止对回复弹簧的进一步下压,使得下手柄的卡齿与卡盘恰好分离即可,使得工作人员不会盲目使用较大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手柄的上表面与下手柄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海绵垫。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海绵垫,使得工作人员在对调节手柄进捏压合上的过程中,提高手掌的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块穿出所述上手柄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海绵垫。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海绵垫,提高大拇指在按压按压块时的舒适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没有抵杆的限制后,工作人员即可用力合上上手柄和下手柄,使得下手柄中的卡头与卡盘相脱离,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调节手柄对蝶板进行转动,当工作人员不再使用调节手柄时,按压块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上手柄的上表面滑动进行复位,抵杆和楔形块在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抵杆重新与下手柄的上表面进行抵接,相比于以前在上手柄与下手柄的转动连接处插拔销的方式更为简单方便,具有方便对阀门进行锁定的优点;二、通过设置有导向滑槽,使得楔形块可以沿着导向滑槽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楔形块顺利带动抵杆朝向或远离上手柄与下手柄之间的间隙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手柄对夹式蝶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调节手柄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阀体;2、蝶板;3、调节手柄;31、上手柄;32、下手柄;4、回复弹簧;5、抵杆;6、按压块;7、楔形块;8、第一复位件;9、第二复位件;10、导向滑槽;11、导向斜槽;12、限位凸块;13、第一海绵垫;14、第二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手柄对夹式蝶阀,包括阀体1、蝶板2和调节手柄3,调节手柄3用于控制蝶板2在阀体1的转动。调节手柄3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手柄31和下手柄32,上手柄31的上表面与下手柄3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海绵垫13。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转动连接处的后端设有回复弹簧4,下手柄32的上表面于回复弹簧4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凸块12。阀体1上设置有卡盘,下手柄32上设置有卡接于卡盘的卡头。结合图1和图2,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抵杆5,抵杆5的两端分别与上手柄31和下手柄32相抵接。上手柄31上纵向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按压块6,按压块6一端穿出上手柄31的上表面,按压块6穿出上手柄31的一端包覆设置有第二海绵垫14。按压块6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柄对夹式蝶阀,包括阀体(1)、蝶板(2)和调节手柄(3),所述调节手柄(3)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手柄(31)和下手柄(32),所述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转动连接处的后端设有回复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手柄(31)与所述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抵杆(5),所述抵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手柄(31)和下手柄(32)相抵接,所述上手柄(31)上纵向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按压块(6),所述按压块(6)一端穿出所述上手柄(31)的上表面,所述按压块(6)另一端穿出所述下手柄(32)的下表面并抵接有楔形块(7),所述楔形块(7)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手柄(31)的下表面上,所述楔形块(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楔形块(7)远离与所述按压块(6)抵接的一端与所述抵杆(5)连接,用于带动抵杆(5)朝向或远离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移动,所述上手柄(31)内设置有用于按压块(6)被按压后朝向上手柄(31)的上表面滑动的第一复位件(8),所述上手柄(3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抵杆(5)朝向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移动的第二复位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柄对夹式蝶阀,包括阀体(1)、蝶板(2)和调节手柄(3),所述调节手柄(3)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手柄(31)和下手柄(32),所述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转动连接处的后端设有回复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手柄(31)与所述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抵杆(5),所述抵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手柄(31)和下手柄(32)相抵接,所述上手柄(31)上纵向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按压块(6),所述按压块(6)一端穿出所述上手柄(31)的上表面,所述按压块(6)另一端穿出所述下手柄(32)的下表面并抵接有楔形块(7),所述楔形块(7)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手柄(31)的下表面上,所述楔形块(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楔形块(7)远离与所述按压块(6)抵接的一端与所述抵杆(5)连接,用于带动抵杆(5)朝向或远离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移动,所述上手柄(31)内设置有用于按压块(6)被按压后朝向上手柄(31)的上表面滑动的第一复位件(8),所述上手柄(3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抵杆(5)朝向上手柄(31)与下手柄(32)之间的间隙移动的第二复位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增富周肖文伍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泰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