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163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一竖板位于防护网的右侧,第二竖板位于防护网的左侧,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配重块,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该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拉环将定位销取出,从而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力使活动杆回缩至短杆的内部,在将第一竖板向右移动,使短杆外表面的套环远离短杆,再将防护网从长杆上取出,继而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与防护网分离,从而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折叠收纳,有利于更为便捷的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municipal road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频繁,使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而这些都是通过发达的交通来实现的,宽阔的道路不但使车辆行驶起来快而且让我们行走起来更加轻松,但是随着车辆与行人的长时间碾压,道路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基坑,为了防止车辆与行人的安全通行,会在基坑的周围设置防护装置以保护车辆与行人的安全。现有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在施工现场安装不方便,需利用螺丝固定,因此在一些大型的基坑带,基坑安全装防护装置安装效率低下,不易拆卸,且在不使用时基坑安全装防护装置占用面积大,不方便运输和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位于防护网的右侧,所述第二竖板位于防护网的左侧,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防护网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与支撑杆的外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长杆和短杆,所述短杆的右侧与第一竖板左侧连接件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长杆的左侧与第二竖板右侧连接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短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左侧延伸至短杆的外部,所述活动杆的左侧贯穿长杆的右侧,且延伸至长杆的内部,所述短杆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正面延伸至短杆的外部,所述方形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与移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短杆正面的左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长杆的正面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穿过长杆且延伸至长杆的内部,并卡接在定位孔上,所述长杆的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凹板,所述凹板的右侧与第一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凹板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短杆的右侧与转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连接有吸铁磁。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底部分别插入两个配重块顶部的凹槽内。优选的,所述防护网正面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荧光带,所述定位销的正面设置拉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拉环将定位销取出,从而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力使活动杆回缩至短杆的内部,在将第一竖板向右移动,使短杆外表面的套环远离短杆,再将防护网从长杆上取出,继而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与防护网分离,这时将第一竖板左侧的两侧短杆通过转轴折叠,使短杆通过吸铁磁吸附在第一竖板的左侧,同理,将长杆吸附在第二竖板的右侧,在将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从而两个配重块内部抽出,从而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有效的折叠收纳,有利于更为便捷的使用安全防护装置。(2)、该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荧光带的设置,使该装置能够在光线不良情况下提醒路人和行车注意安全,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竖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短杆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长杆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网;2、第一竖板;3、第二竖板;4、配重块;5、连接件;51、凹板;52、转轴;6、支撑杆;61、长杆;62、短杆;63、活动杆;64、方形孔;65、移动杆;66、复位弹簧;67、定位孔;68、定位销;69、限位块;610、凸块;7、套环;8、吸铁磁;9、荧光带;10、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第一竖板2位于防护网1的右侧,第二竖板3位于防护网1的左侧,防护网1正面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荧光带9,通过该结构特征,使该装置能够在光线不良情况下提醒路人和行车注意安全,提高安全性,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配重块4,配重块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的底部分别插入两个配重块4顶部的凹槽内,通过该结构特征,能够很方便的对其进行拆装工作,且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连接有吸铁磁8,支撑杆6为铁质材料,能够将长杆61吸附在第二竖板3的右侧,将短杆62吸附在第一竖板2的左侧,便于该装置的储存和运输,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凹板51,凹板51的右侧与第一竖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凹板51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52,短杆62的右侧与转轴52的左侧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5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包括长杆61和短杆62,短杆62的右侧与第一竖板2左侧连接件5的左侧固定连接,长杆61的左侧与第二竖板3右侧连接件5的右侧固定连接,短杆6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63,且活动杆63的左侧延伸至短杆62的外部,活动杆63的左侧贯穿长杆61的右侧,且延伸至长杆61的内部,短杆62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孔64,活动杆6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5,移动杆65的正面延伸至短杆62的外部,方形孔6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6,复位弹簧66的右侧与移动杆65的左侧固定连接,短杆62正面的左侧开设有定位孔67,长杆61的正面设置有定位销68,定位销68的正面设置拉环10,方便定位销68的取出,达到便于拆卸的效果,定位销68的一端穿过长杆61且延伸至长杆61的内部,并卡接在定位孔67上,长杆61的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9,活动杆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610,防护网1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7,套环7的内侧与支撑杆6的外表面相接触。使用时,通过拉环10将定位销68取出,从而通过复位弹簧66的复位作用力使活动杆63回缩至短杆62的内部,在将第一竖板2向右移动,使短杆62外表面的套环7远离短杆62,再将防护网1从长杆61上取出,继而使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与防护网1分离,这时将第一竖板2左侧的两侧短杆62通过转轴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位于防护网(1)的右侧,所述第二竖板(3)位于防护网(1)的左侧,所述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配重块(4),所述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两个所述连接件(5)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防护网(1)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内侧与支撑杆(6)的外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位于防护网(1)的右侧,所述第二竖板(3)位于防护网(1)的左侧,所述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配重块(4),所述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相对应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两个所述连接件(5)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防护网(1)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内侧与支撑杆(6)的外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包括长杆(61)和短杆(62),所述短杆(62)的右侧与第一竖板(2)左侧连接件(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长杆(61)的左侧与第二竖板(3)右侧连接件(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短杆(6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63),且活动杆(63)的左侧延伸至短杆(62)的外部,所述活动杆(63)的左侧贯穿长杆(61)的右侧,且延伸至长杆(61)的内部,所述短杆(62)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孔(64),所述活动杆(6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5),所述移动杆(65)的正面延伸至短杆(62)的外部,所述方形孔(6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6),所述复位弹簧(66)的右侧与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会易卫锋杨斌王素群肖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湘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