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转鼓除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04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转鼓除油,涉及除油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水面除油方式所要消耗的能源成本较大的问题。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水轮,所述水轮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轴且水轮通过连接轴与固定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水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轮之间设置有转鼓,所述转鼓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且连接端通过插接槽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鼓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毛毡,所述吸油毛毡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夹板。

A kind of hydraulic drum for oil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转鼓除油
本技术涉及除油
,具体为一种水力转鼓除油。
技术介绍
转鼓是指离心机、气体流量计、造粒机、磨面机等设备中的转动部件。又称滚桶。制革过程中生皮在里面翻转(如为了洗皮、浸酸、鞣制、染色)或在里面清洗毛皮(通过与细锯末共同翻转)的回转圆筒。制革厂广泛使用的重要设备,内装凸桩或升皮板的木质圆桶,这些污染物包括工厂为防锈、拉拔和机械加工或成型过程中使用的机油、润滑油、动植物油等,在进行涂装前必须除去油类污染物。除油是表面处理重要工序之一。因为油污会使涂膜的附着力降低,还影响涂膜的其他性能,所以必须清洗干净,水面上会残留很多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包括油脂等一系列的化工产物,因此水面除油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的水面除油大多采用除油机进行除油刮油工作,这样的除油方式所要消耗的能源成本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力转鼓除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转鼓除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水面除油方式所要消耗的能源成本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转鼓除油,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水轮,所述水轮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轴且水轮通过连接轴与固定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水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轮之间设置有转鼓,所述转鼓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且连接端通过插接槽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鼓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毛毡,所述吸油毛毡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夹板。优选的,所述水轮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盘,且转鼓通过两侧外壁上的转轴与水轮的转盘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插接槽与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轮盘,且加固轮盘通过螺栓与连接端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拉带,且固定夹板通过拉带与固定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夹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且固定机构通过连接槽与转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磁吸板,且固定夹板通过磁吸板与转鼓的外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水轮起到带动转鼓转动的作用,从而达到对水面除油的目的,通过这种水力带动的方式,克服了传统的水面除油方式所要消耗的能源成本较大的问题,节能环保。2、通过在转鼓的外壁上设置的吸油毛毡起到对水面除油的作用,吸油毛毡,采用亲油性之超细纤维不织布制作,能迅速吸收本身重量数十倍的油污。而且具有不吸水。具有比重小,重量轻,吸油后不变形、不松散、不受温度影响、耐酸碱、不腐蚀、易于储存等特点,从而使得水面除油工作更加完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架;2、水轮;3、转轴;4、转鼓;5、加固轮盘;6、连接轴;7、转盘;8、吸油毛毡;9、连接端;10、插接槽;11、固定机构;12、拉带;13、固定夹板;14、磁吸板;15、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力转鼓除油,包括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水轮2,水轮2起到带动转鼓4转动的作用,水轮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轴6且水轮2通过连接轴6与固定支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水轮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轮2之间设置有转鼓4,转鼓4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转轴3,转轴3起到连接转鼓4和水轮2的作用,转鼓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9,连接端9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10,插接槽10起到插接转轴3的作用,且连接端9通过插接槽10与转轴3固定连接,转鼓4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毛毡8,吸油毛毡8起到吸附油污的作用,吸油毛毡8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1,固定机构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夹板13,固定机构11起到夹紧吸油毛毡8的作用。进一步,水轮2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盘7,且转鼓4通过两侧外壁上的转轴3与水轮2的转盘7传动连接,水轮2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的转盘7起到与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作用,从而通过水轮2带动转鼓4转动。进一步,插接槽10与转轴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轮盘5,且加固轮盘5通过螺栓与连接端9的外壁固定连接,插接槽10与转轴3的连接处设置的加固轮盘5起到加固插接槽10与转轴3的连接处的作用,从而使得连接效果更加稳定。进一步,固定夹板13的外壁上设置有拉带12,且固定夹板13通过拉带12与固定机构1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夹板13的外壁上设置的拉带12起到连接固定夹板13的作用,固定夹板13通过拉带12与固定机构11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固定夹板13可以拉动。进一步,固定夹板13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夹板1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15,且固定机构11通过连接槽15与转鼓4固定连接,四个固定夹板13的内部设置的连接槽15起到连接转鼓4外壁的作用,从而达到固定吸油毛毡8两端的作用。进一步,固定夹板13的外壁上设置有磁吸板14,且固定夹板13通过磁吸板14与转鼓4的外壁固定连接,固定夹板13的外壁上设置的磁吸板14起到辅助固定夹板13与转鼓4外壁的作用,从而达到固定吸油毛毡8的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水的流速带动两个水轮2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水轮2通过转轴3带动转鼓4随之转动,在转鼓4外壁上安装上吸油毛毡8,通过两端的固定机构11将吸油毛毡8固定在转鼓4的外壁上,通过四个固定夹板13与转鼓4外壁的磁性吸引连接,从而使得吸油毛毡8可以稳固的固定在转鼓4的外壁上,当水流带动两个水轮2转动时,同时带动转鼓4转动,转鼓4外壁上安装的吸油毛毡8可以有效的吸附水面上的油污,只需要定期更换吸油毛毡8便可以对油污进行清理搜集,利用水力带动除油工作,节能环保,完成水力除油的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转鼓除油,包括固定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水轮(2),所述水轮(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轴(6)且水轮(2)通过连接轴(6)与固定支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水轮(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轮(2)之间设置有转鼓(4),所述转鼓(4)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鼓(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9),所述连接端(9)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10),且连接端(9)通过插接槽(10)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转鼓(4)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毛毡(8),所述吸油毛毡(8)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1),所述固定机构(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夹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转鼓除油,包括固定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水轮(2),所述水轮(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连接轴(6)且水轮(2)通过连接轴(6)与固定支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水轮(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水轮(2)之间设置有转鼓(4),所述转鼓(4)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鼓(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9),所述连接端(9)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10),且连接端(9)通过插接槽(10)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转鼓(4)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毛毡(8),所述吸油毛毡(8)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1),所述固定机构(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夹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转鼓除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2)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盘(7),且转鼓(4)通过两侧外壁上的转轴(3)与水轮(2)的转盘(7)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德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