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93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行李舱技术领域的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车身和舱门,所述车身尾部开设有与舱门相匹配的行李舱开口,所述行李舱开口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舱门内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条相抵压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压缩部和第一抵压部,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压缩部和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相配合抵压;所述车身设有便于第一安装部安装并且带有倾斜面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大小大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大小;所述第一抵压部的中部设有内凹槽,所述第二抵压部的中部设有插入内凹槽的抵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密封效果。

A sealed structure of luggage com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行李舱
,特别涉及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车行李舱一般均布置有密封条作为舱门和车身之间的密封缓冲结构,使得舱门在关闭时起到密封、缓冲作用,在雨天行驶或进行洗车时,通过密封条的设置,防止水进入行李舱中导致行李舱浸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条通常是安装在车身上的,舱门关闭时直接抵压密封条,通常将密封条设置为中空结构提供变形量,从而便于舱门与车身之间抵压密封,但是,现有的密封条变形量有限,起到不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密封效果的行李舱密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行李舱密封结构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包括车身和舱门,所述车身尾部开设有与舱门相匹配的行李舱开口,所述行李舱开口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舱门内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条相抵压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压缩部和第一抵压部,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压缩部和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相配合抵压;所述车身设有便于第一安装部安装并且带有倾斜面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大小大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大小;所述第一抵压部的中部设有内凹槽,所述第二抵压部的中部设有插入内凹槽的抵压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抵压部边缘设有包裹第一抵压部的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包括与第一抵压部相抵触的第一防水条,第一防水条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水条,第一防水条与第二防水条之间留有防水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固定件,固定件的周身设有多个倾斜布置的第一安装齿,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便于固定件插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倾斜设置并且与第一安装齿相配合的多个第二安装齿。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密封条内的第一压缩孔,第一压缩孔的内壁沿第一密封条的边沿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为倒钩结构,舱门设有便于第二安装部插装的固定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缩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密封条中部的第二压缩孔,第二压缩孔从第二密封条中部延伸至抵压块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内设有第三压缩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配合密封提高密封效果,当舱门关闭时,第二密封条的抵压块插入第一密封条的内凹槽内抵压第一密封条,将第一密封条不断抵压收入第一安装槽内,第一抵压部向内变形收缩,收缩变形的第一抵压部从两侧抵压第二密封条的抵压块,将抵压块紧紧压在第一密封条的内凹槽内,并在第一压缩孔的作用下,抵压块继续被压缩,使得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紧密配合,提高密封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水部,第一抵压部在抵压抵压块的同时,抵压块压缩变形使得防水部向内变形收缩,并且,第一抵压部抵压防水部,使得防水部的第一防水条包裹第一抵压部外周,并在第一防水条的外周设置第二防水条,通过多层防水,提高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其中,1车身,2第一安装槽,3第二安装槽,4固定件,5第一安装齿,6第二安装齿,7第一压缩孔,8内凹槽,9抵压块,10第二压缩孔,11第二安装部,12第三压缩孔,13舱门,14第一防水条,15第二防水条,16防水通道,17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包括车身1和舱门13,车身1尾部开设有与舱门13相匹配的行李舱开口,行李舱开口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条,舱门13内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条相抵压的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压缩部和第一抵压部,第一压缩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密封条内的第一压缩孔7,第一压缩孔7的内壁沿第一密封条的边沿设置;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安装部11、第二压缩部和第二抵压部,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相配合抵压;第二安装部11设置为倒钩结构,第二安装部11内设有第三压缩孔12,舱门13设有便于第二安装部11插装的固定槽17;第二压缩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密封条中部的第二压缩孔10,第二压缩孔10从第二密封条中部延伸至抵压块9内部;车身1设有便于第一安装部安装并且带有倾斜面的第一安装槽2,第一安装槽2的槽口大小大于第一安装槽2的槽底大小;第一安装槽2内设有固定件4,固定件4的周身设有多个倾斜布置的第一安装齿5,第一安装部设有便于固定件4插装的第二安装槽3,第二安装槽3内设有倾斜设置并且与第一安装齿5相配合的多个第二安装齿6;第一抵压部的中部设有内凹槽8,第二抵压部的中部设有插入内凹槽8的抵压块9;第二抵压部边缘设有包裹第一抵压部的防水部,防水部包括与第一抵压部相抵触的第一防水条14,第一防水条14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水条15,第一防水条14与第二防水条15之间留有防水通道16。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舱门13关闭时,第二密封条的抵压块9插入第一密封条的内凹槽8内抵压第一密封条,将第一密封条不断抵压收入第一安装槽2内,由于第一安装槽2的槽口大小大于第一安装槽2的槽底大小,从而使得不断收入的第一密封条变形,第一抵压部相内变形收缩,收缩变形的第一抵压部从两侧抵压第二密封条的抵压块9,将抵压块9紧紧压在第一密封条的内凹槽8内,并在第一压缩孔7的作用下,抵压块9继续被压缩,使得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紧密配合,提高密封效果;同时,第一抵压部在抵压抵压块9的同时,抵压块9压缩变形使得防水部向内变形收缩,并且,第一抵压部抵压防水部,使得防水部的第一防水条14包裹第一抵压部外周,并在第一防水条的外周设置第二防水条15,通过多层防水条的设置,提高防水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包括车身和舱门,所述车身尾部开设有与舱门相匹配的行李舱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开口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舱门内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条相抵压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压缩部和第一抵压部,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压缩部和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相配合抵压;所述车身设有便于第一安装部安装并且带有倾斜面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大小大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大小;所述第一抵压部的中部设有内凹槽,所述第二抵压部的中部设有插入内凹槽的抵压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舱密封结构,包括车身和舱门,所述车身尾部开设有与舱门相匹配的行李舱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开口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舱门内壁设有与第一密封条相抵压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压缩部和第一抵压部,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压缩部和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相配合抵压;所述车身设有便于第一安装部安装并且带有倾斜面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大小大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大小;所述第一抵压部的中部设有内凹槽,所述第二抵压部的中部设有插入内凹槽的抵压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压部边缘设有包裹第一抵压部的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包括与第一抵压部相抵触的第一防水条,第一防水条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水条,第一防水条与第二防水条之间留有防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祁爱军李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