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座椅骨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92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1:33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座椅骨架和车辆,其中,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包括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前端刚性连接在所述坐垫(200)上,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后端弹性连接在所述坐垫(200)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具有弹性连接点,当发生追尾碰撞时,调角器下连接板和坐垫之间可以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能够对人体向后靠向座椅靠背的运动产生缓冲,有效降低座椅靠背的刚度,减缓人体与靠背之间的碰撞。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seat frame and vehicle between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angle adjuster and the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座椅骨架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零部件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座椅骨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追尾碰撞中常见的伤害类型是颈部损伤,损伤程度通常较为轻微,不足以致命,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这种挥鞭伤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康复,数周或者数月甚至有的长达一两年。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伤害,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从2012版C-NCAP开始,鞭打试验被正式纳入C-NCAP的评价体系,国内汽车制造厂商对座椅的鞭打保护效果也越来越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改进座椅结构以降低或者避免挥鞭伤。降低挥鞭伤的一个主要措施是减小座椅靠背刚度和座椅头枕刚度的差异,通常座椅的靠背刚度是远大于座椅的头枕刚度的,所以降低座椅靠背刚度能够有效减小二者的刚度差异。通常情况下座椅靠背作为一个总成结构,如果要对一个总成的刚度进行调整,就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更改,改动的零件较多,涉及的成本较大,不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座椅靠背的刚度。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骨架,该座椅骨架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座椅骨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包括调角器下连接板和坐垫,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前端刚性连接在所述坐垫上,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后端弹性连接在所述坐垫上。可选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前端形成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坐垫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使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和所述坐垫通过所述紧固件刚性连接。可选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弹性件的第一安装架,所述坐垫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以使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和所述坐垫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可选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与所述坐垫的侧板部分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形成为凸出于所述侧板的滑块,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伸入所述滑槽并凸出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端面。可选地,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滑槽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架凸出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端面并靠近所述滑槽的第二端设置。可选地,所述滑槽形成为弧形槽,所述滑块形成为与所述弧形槽匹配设置的柱状结构。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座椅骨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具有弹性连接点,当发生追尾碰撞时,调角器下连接板和坐垫之间可以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能够对人体向后靠向座椅靠背的运动产生缓冲,有效降低座椅靠背的刚度,减缓人体与靠背之间的碰撞。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连接结构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未示出弹性件的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调角器下连接板110第一安装孔120第一安装架130滑槽200坐垫210第二安装架300紧固件40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是以车辆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即前后为车辆的行驶方向,具体可参考图1的图面方向,“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座椅骨架通常包括靠背、坐垫以及用于调节靠背的角度的调角器,调角器可以包括与靠背相连的调角器上连接板以及与坐垫相连的调角器下连接板,以将调角器分别固定在靠背和坐垫上并通过相应的调节机构实现靠背与坐垫之间角度的调节。参照图1,本公开提供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包括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其中,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前端可以刚性连接在坐垫200上,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后端可以弹性连接在坐垫200上。这样,一方面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具有刚性连接点,能够保证靠背的正常刚度需求,满足座椅正常的为用户提供坐靠的功能;另一方面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具有弹性连接点,当发生追尾碰撞时,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之间可以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人体朝向后下方冲击靠背时调角器下连接板100能够带动调角器上连接板进而带动靠背产生一定的向后向下运动,以对人体与靠背之间的冲击进行缓冲,有效降低座椅靠背的刚度,减缓人体与靠背之间的碰撞伤害。此外,通过对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设置弹性连接,可以方便快捷地调整座椅的靠背刚度,节约时间和成本。进一步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的刚性连接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前端可以形成有用于供紧固件300穿过的第一安装孔110,坐垫200上可以形成有与第一安装孔匹配设置的第二安装孔,紧固件300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以使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通过紧固件300刚性连接。如此一来,当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相对运动时,二者均可以以紧固件300为轴而绕其转动,例如参照图1,追尾碰撞时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可以绕着紧固件300顺时针转动,以使靠背具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其中,紧固件300可以为螺纹紧固件,以使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与更换。更进一步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的弹性连接也可以为各种形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后端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弹性件400的第一安装架120,坐垫20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架210,弹性件400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架120和第二安装架210上,以使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通过弹性件400弹性连接。这样,当发生追尾碰撞时,可以通过弹性件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前端刚性连接在所述坐垫(200)上,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后端弹性连接在所述坐垫(2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坐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坐垫(200),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前端刚性连接在所述坐垫(200)上,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后端弹性连接在所述坐垫(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前端形成有用于供紧固件(300)穿过的第一安装孔(110),所述坐垫(200)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3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使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所述坐垫(200)通过所述紧固件(300)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弹性件(400)的第一安装架(120),所述坐垫(20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架(210),所述弹性件(4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20)和所述第二安装架(210)上,以使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0)和所述坐垫(200)通过所述弹性件(400)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继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