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381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无芯车床和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泵、管和循环池,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无芯车床上,所述循环池设置在所述地表面以下,所述水泵通过管连接所述无芯车床和循环池;所述循环池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通过管连接在所述无芯车床的底部,所述右半部通过管连接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通过管与所述无芯车床内部连接;所述循环池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防水层和水泥层,所述循环池中部从左往右相邻设置有过滤网和过滤膜,所述过滤网和过滤膜均垂直于所述循环池底面,所述循环池顶部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Cooling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of coreless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车床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件的高速运转,容易产生高温,高温对零件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用到冷却液。冷却液一般选择循环使用,节约成本。由于使用的冷却液体量较大,因此会占用较大的生产空间,再者由于回到循环池的冷却液再次进行冷却,会对管道进行堵塞,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无芯车床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水泵、管和循环池,循环池设置在所述地表面以下,让循环池不再占用生产空间;在循环池中设置过滤网和过滤膜,对原过滤液进行过滤,解决原过滤液重新进入到循环系统中,对管道的堵塞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无芯车床和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芯车床设置在所述地表面以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泵、管和循环池,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无芯车床上,且其通过电缆与所述无芯车床连接,所述循环池设置在所述地表面以下,所述水泵通过管连接所述无芯车床和循环池;所述循环池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通过管连接在所述无芯车床的底部,所述右半部通过管连接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通过管与所述无芯车床内部连接;所述循环池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防水层和水泥层,所述循环池中部从左往右相邻设置有过滤网和过滤膜,所述过滤网和过滤膜均垂直于所述循环池底面,所述循环池顶部设置有盖板。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保护板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层和沥青防水卷材层。优选的,所述循环池中间设置有U型槽,所述过滤网和过滤膜均设置在所述U型槽中。优选的,所述循环池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池连接,出水口通过管连通到地表以上。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孔,所述管穿过所述孔连接到所述循环池内。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提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通过设置循环池在地表面以下,让循环池不再占用生产空间;在循环池中设置过滤网和过滤膜,对原过滤液进行过滤,解决原过滤液重新进入到循环系统中,对管道的堵塞问题,通过设置防水层,防止冷却液渗入到地表内,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循环池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盖板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水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过滤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6所示的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无芯车床1和循环系统,所述无芯车床1设置在所述地表面2以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泵3、管5和循环池4,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无芯车床1上,且其通过电缆与所述无芯车床1连接,所述循环池4设置在所述地表面2以下,所述水泵3通过管5连接所述无芯车床1和循环池4,所述管5优选为橡胶软管;所述循环池4分为左半部401和右半部402,所述左半部401通过管5连接在所述无芯车床1的底部,所述无芯车床1冷却后的冷却液通过管5从循环池4左半部401流入,所述右半部402通过管5连接在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31,所述水泵3出水口32通过管5与所述无芯车床1内部连接,经过循环池4沉淀后,冷却液通过水泵3抽取到所述无芯车床1内。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池4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41、防水层42和水泥层43,所述混凝土层41与循环池4沉入中的地基所接触,向循环池4内依次设置防水层42和水泥层43,所述水泥层43为循环池4的内壁,冷却液和水泥层43接触;所述循环池4中部从左往右相邻设置有过滤网7和过滤膜8,所述过滤网7和过滤膜8均垂直于所述循环池4底面,所述过滤网7的孔径可以过滤掉大部分切削和杂质,所述过滤膜8能过滤掉较小的杂质,所述循环池4顶部设置有盖板9,所述盖板9优选为4mm钢板,所述盖板9可打开和关闭。为了提高防水层42的防水效果,所述防水层42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保护板层421、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层422和沥青防水卷材层423,所述保护板层421为硬质塑料制成,与混凝土层41接触;所述沥青防水卷材层423与水泥层43接触,所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层422为合成橡胶与合成树脂混合合成的材质,其设置在保护板层421和沥青防水卷材层423之间,能极大的提高防水层42的防水性能,减少冷却液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对所述过滤网7和过滤膜8进行清理、清洗,所述循环池4中间设置有U型槽6,所述U型槽6对称设置在所述水泥层43表面,所述过滤网7和过滤膜8均设置在相应的U型槽6中。为了长期使用后更换循环池4内的冷却液,所述循环池4底部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通过电缆与所述无芯车床1连接,且所述水泵3进水口31与所述循环池4底部连接,且连通到循环池4内,所述出水口32通过管5连通到地表2以上,再进行收集处理。为了便于盖板9能平整的盖在所述循环池4表面,所述盖板9上设置有孔,所述孔的位置根据管5的位置进行设置,所述管5穿过所述孔连接到所述循环池4内,孔的直径比所述管5的直径大3-5mm。为了便于打开所述盖板9,所述盖板9上垂直设置有提手10,优选的,所述提手10在盖板9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提手10为金属材质,其焊接在所述盖板9上。本技术性的原理是:无芯车床1使用过的冷却液通过管5流入到循环池4内的左半部401,然后通过过滤网7和过滤膜8进行杂质的过滤,同时冷却液本身进行冷却,水泵3通过管5将过滤后流入到循环池4右半部402的冷却液抽到无芯车床1中,如此循环;待长时间使用后对过滤网7和过滤膜8取出进行清理、清洗,也可以通过循环池4底部设置的水泵3对冷却液进行更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无芯车床(1)和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芯车床(1)设置在地表面(2)以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泵(3)、管(5)和循环池(4),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无芯车床(1)上,且其通过电缆与所述无芯车床(1)连接,所述循环池(4)设置在所述地表面(2)以下,所述水泵(3)通过管(5)连接所述无芯车床(1)和循环池(4);所述循环池(4)分为左半部(401)和右半部(402),所述左半部(401)通过管(5)连接在所述无芯车床(1)的底部,所述右半部(402)通过管(5)连接在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31),所述水泵(3)出水口(32)通过管(5)与所述无芯车床(1)内部连接;所述循环池(4)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41)、防水层(42)和水泥层(43),所述循环池(4)中部从左往右相邻设置有过滤网(7)和过滤膜(8),所述过滤网(7)和过滤膜(8)均垂直于所述循环池(4)底面,所述循环池(4)顶部设置有盖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芯车床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无芯车床(1)和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芯车床(1)设置在地表面(2)以上,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泵(3)、管(5)和循环池(4),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无芯车床(1)上,且其通过电缆与所述无芯车床(1)连接,所述循环池(4)设置在所述地表面(2)以下,所述水泵(3)通过管(5)连接所述无芯车床(1)和循环池(4);所述循环池(4)分为左半部(401)和右半部(402),所述左半部(401)通过管(5)连接在所述无芯车床(1)的底部,所述右半部(402)通过管(5)连接在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31),所述水泵(3)出水口(32)通过管(5)与所述无芯车床(1)内部连接;所述循环池(4)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41)、防水层(42)和水泥层(43),所述循环池(4)中部从左往右相邻设置有过滤网(7)和过滤膜(8),所述过滤网(7)和过滤膜(8)均垂直于所述循环池(4)底面,所述循环池(4)顶部设置有盖板(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艾格瑞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