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座椅靠背,包含: 一个塑料壳体,该壳体包含一个顶部,该顶部有一个成形为第一形状的顶缘;以及 至少一条内加强肋,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相邻于所述顶部,所述内加强肋成形为第二形状,该第二形状与该顶缘的第一形状不同,所述壳体可以在所述顶缘与所述内加强肋之间沿着所述内加强肋切割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座椅,具体地讲,是涉及座椅靠背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过去,座椅靠背由一对结构壳体构成。其中结构内壳通常用于构成座椅靠背的基础,并用于附着软垫;结构外壳联接到结构内壳的背部从而隐盖住附着在内壳上的软垫。过去,内外结构壳体通常用胶合板制成。为了满足用户对不同样式的选择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制造出多种座椅靠背的样品。对于采用内外壳体的座椅靠背来说,样品的多样化要求结构内壳和结构外壳均分别具有多种不同的样式。生产这些不同样式的结构壳体会导致座椅制造的费用以及复杂性增大。现有座椅的前表面通常为三维曲面,以使座椅用户更加舒适。过去,为了产生前表面为三维曲面的座椅,需要将整个胶合板壳体(前表面和后表面)成形为三维形状,或是在胶合板上附加成形软垫或海绵。然而,成形软垫与海绵的费用要远高于未成形的板状垫或海绵。而将胶合板成形为三维曲面形状也一样不便宜并具有技术难点。此外,很难保证一个座椅背上的胶合板的曲面形状也适用于另一个座椅靠背。又由于在堆放时会使胶合板弯曲而改变其所需形状,因此三维曲面胶合板壳体难于储存。另外,过去采用带三维曲面内壳的外壳,需要外壳也具有三维曲面形状。成形三维曲面的外壳又增加了座椅的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采用简单且便宜的方法制造出具有各种样式的理想座椅靠背。而且,在不采用昂贵的成形垫又能克服上述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制造出具有三维曲面形状的前表面的理想座椅靠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一个座椅靠背包含一个内壳,该内壳的前表面为三维曲面,后表面为二维曲面。其三维曲面的前表面使得该表面在附加上较便宜的未成形的泡沫板后,仍能向用户提供舒适的三维曲面。而二维曲面的后表面使得一个二维曲面的外壳可以附加在该后表面上。二维曲面的外壳形式使得外壳的制造更加方便且便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一个座椅靠背包含一个塑料内壳,该内壳的顶缘成形为第一形状。内壳在与其顶部相邻的地方具有至少一个内加强肋。内加强肋的形状与内壳边缘形状不同。内加强肋使得塑料座椅靠背可以在内壳顶缘与内加强肋之间沿着内加强肋切割开,从而使座椅靠背成为内加强肋的形状。如果采用多条内加强肋,则座椅靠背可以成形为各种不同的形状。通过这种方式,制造一个单独的内壳可以简便地产生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座椅靠背。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最佳实施例中,一个座椅靠背包含一个壳体,壳体具有一个前部、一个后部、一个顶部和一对侧壁。每个侧壁与顶部相交形成一个角部。壳体在其后部邻近每个角部的地方均带有一个凹槽。二凹槽用于容纳罩在壳体的二侧壁以及顶部的织物在邻近角部处的重叠部分。凹槽使得外壳可以平整地固定在壳体后部,而不会因为在壳体后部邻近角部处有织物重叠而形成缝隙。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中,一个座椅靠背包含一个塑料壳体,该壳体具有前部和后部。该壳体上有多个孔在前后部之间伸展。在每个孔附近,均有一个标记成形于壳体上。每个标记唯一地标记着一个孔,从而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座椅靠背上,通过这些孔将各种样式的饰物附加到座椅靠背的前部。本专利技术基本上能克服上述现有座椅靠背的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所包含的结构,可以用于制造大量不同样式的座椅靠背,同时制造的复杂程度和费用也较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优点以及特征通过下面的说明并参考附图可以清楚地展示给一个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最佳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的内外壳的立体图;图2为一个翼板、一个支架以及内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最佳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的内壳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内壳的前部正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内壳的后部正视图;图6为图4中所示内壳沿VI-VI线剖切的截面图;图7为图4中所示内壳沿VII-VII线剖切的截面图;图8为图4中所示内壳沿VIII-VIII线剖切的截面图;图9为图4中所示内壳沿IX-IX线剖切的截面图;图10为图4中所示内壳沿X-X线剖切的截面图;图11为外壳的前部立体图;图12为外壳的后部立体图;图13为外壳的前部的正视图;图14为图13中所示外壳沿XIV-XIV线剖切的截面图;图15为图13中所示外壳沿XV-XV线剖切的截面图;图16为图13中所示外壳沿XVI-XVI线剖切的截面图;图17为图13中所示外壳沿XVII-XVII线剖切的截面图;图18为图15中的XVI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图17中的XIX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为图13中所示外壳沿XX-XX线剖切的截面图;图21为图2中所示翼板以及图2中所示内壳的后部打开后的局部的立体图;图22为一对锁紧孔的局部放大图;图23为沿图22中XXIII-XXIII线剖切的局部截面图;图24为图5中XXIV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25为图24中所示局部的侧向视图;图26为图5中XXV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27为图26中所示结构沿XXVII-XXVII线剖切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通过参考附图而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解释,在各附图中,相同的件号代表同一个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座椅靠背30显示于图1中。该座椅靠背30包含一个内壳或称主体32以及一个外壳34。所谓“内外”是根据与用户背部的距离而确定的,即内壳距用户背部近而外壳距用户背部远。内壳32包含一个前部36和一个后部38。在此“前部”是指面对使用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的椅子的用户的部分。“后部”指的是背向椅子用户的部分。内壳32的前部36将用海绵板、软垫或其他靠背垫盖住。内壳32上还包含一个顶部40、一对侧壁42a、42b以及一个底部44。内壳32的前部36上所覆盖的靠背垫通常会包住侧壁42,顶部40和底部44,并在后部38处紧固在内壳32上。靠背垫附着在一个环形带41上,而该环形带41沿内壳的后部38的周边伸展(图5)。外壳34则联接到内壳32的后部38上,并因此密封住靠背垫的接头部分。图2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的局部组装方法。通过将多个紧固件插入锁紧孔48中,可将内壳32联接到一个翼板46上,翼板46上联接着一个支架50,支架50伸到地面上并支撑着座椅。图2中仅显示了一个翼板46和一个支架50,用于支撑内壳32的第二个翼板46和第二个支架50则位于内壳32的另一侧42b处(图2)。一个椅座52(未画出)在二支架50之间延伸并由支架50上的支撑件54支撑着。每个支架50上还可选择性地在其两侧各带有一个支撑件54,从而可将多个座椅排成一行,如剧场或音乐厅中那样。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座椅上还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支架。图3-5中全面展示了内壳32,而图6-10中则是它的各个局部视图。在最佳实施例中,座椅靠背30的内壳32由塑料模具成形而制成。内壳32的前部36是三维曲面形状的。此处所谓的“三维曲面形状”是指确定的局部或整个表面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截面大致为弯曲形状。图6中显示了内壳32的一个竖直方向的截面,从而显示出前部36的大致弯曲形状。图7-10中显示了内壳32的几个水平方向的截面,从而显示出前部36的大致弯曲形状。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截面上,前部36的弯曲形状均大致凹进内壳32内。前部36为三维曲面形状是较理想的,因为这样能更紧密地靠在人的背部上。前部36上有一个大致为实心的表层部分56,该表层部分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P·康纳,理查德·A·西伦,蒂姆·科菲尔德,斯蒂文·E·芬尼,罗伯特·L·罗素,
申请(专利权)人:欧文座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