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4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椭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包括底架、机体、驱动轮、装配轴、增幅管、滑轮、脚踏管、踏板、立管、连接分管、与连接分管配合连接的上扶手管及下扶手管,所述增幅管远离装配轴的端部连接有与下扶手管配合连接的定位销轴,所述下扶手管与脚踏管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脚踏踏板控制驱动轮转动的同时脚踏管同步在滑轮上滑动,下扶手管配合脚踏管动作,同时增幅管配合下扶手管联动,所述脚踏管在滑轮上的动作,以增幅管为基准增大了踏板围绕驱动轮运动的半径,达到增大步幅、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提高椭圆机的实用性。

An elliptical machine for increasing training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
本技术涉及椭圆机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
技术介绍
椭圆机作为一种用于心肺功能锻炼效果很好的器械,它受到不少使用者和专业人士的喜爱。椭圆机的斜坡设计、阻力抵抗调节功能、编排好的运动模式以及专门对下肢某组织肌肉进行锻炼的能力让它成为专业健身房和家庭起居室里常见的运动器械。椭圆机能锻炼和刺激坐骨神经的调节,增强腰部肌肉的耐力和力量,针对臀部、大腿、侧腰及小腹部的刺激,达到塑身的效果。传统的椭圆机步幅是固定的,需要大幅度的步幅增加锻炼强度往往需要使用大型椭圆机,小型椭圆机不能实现大步幅的效果,局限了锻炼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型椭圆机不能实现大步幅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大步幅、提高锻炼效果、实用性强的椭圆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包括底架、与底架配合连接的机体、设置在机体后端的驱动轮、与驱动轮两侧配合连接的装配轴、套接在装配轴上的增幅管、铰接在装配轴端部的滑轮、与滑轮配合连接的脚踏管、连接在脚踏管上的踏板、设置在机体前端的立管、对称连接在立管两侧的连接分管、与连接分管配合连接的上扶手管及下扶手管,所述增幅管远离装配轴的端部连接有与下扶手管配合连接的定位销轴,所述下扶手管与脚踏管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增幅管包括管体、连接在管体前端的第一套筒、设置在第一套筒内壁两端的第一轴承、连接在管体后端的第二套筒以及设置在第二套筒内壁两端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定位销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与装配轴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扶手管包括扶手管主体、设置在扶手管主体底端的连接头、与连接头配合连接的定位架、对称设置在连接头内壁的转动轴承、与转动轴承配合连接的转轴以及与转轴两端配合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定位架上还设有与连接件配合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转轴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架与脚踏管配合定位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脚踏踏板控制驱动轮转动的同时脚踏管同步在滑轮上滑动,下扶手管配合脚踏管动作,同时增幅管配合下扶手管联动,所述脚踏管在滑轮上的动作,以增幅管为基准增大了踏板围绕驱动轮运动的半径,达到增大步幅的效果,提高椭圆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架;2、机体;3、驱动轮;4、装配轴;5、滑轮;6、增幅管;7、定位销轴;8、脚踏管;9、踏板;10、立管;11、连接分管;12、上扶手管;13、下扶手管;130、扶手管主体;131、连接头;132、定位架;133、转动轴承;134、转轴;135、连接件;136、连接孔;60、管体;61、第一套筒;62、第一轴承;63、第二套筒;64、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包括底架1、与底架1配合连接的机体2、设置在机体2后端的驱动轮3、与驱动轮3两侧配合连接的装配轴4、套接在装配轴4上的增幅管6、铰接在装配轴4端部的滑轮5、与滑轮5配合连接的脚踏管8、连接在脚踏管8上的踏板9、设置在机体2前端的立管10、对称连接在立管10两侧的连接分管11、与连接分管11配合连接的上扶手管12及下扶手管13,所述增幅管6远离装配轴4的端部连接有与下扶手管13配合连接的定位销轴7,所述下扶手管13与脚踏管8配合连接,使用时脚踏踏板9控制驱动轮3转动的同时脚踏管8同步在滑轮5上滑动,下扶手管13配合脚踏管8动作,同时增幅管6配合下扶手管13联动,所述脚踏管8在滑轮5上的动作,以增幅管6为基准增大了踏板9围绕驱动轮3运动的半径,达到增大步幅的效果,提高椭圆机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幅管6包括管体60、连接在管体60前端的第一套筒61、设置在第一套筒61内壁两端的第一轴承62、连接在管体60后端的第二套筒63以及设置在第二套筒63内壁两端的第二轴承64,所述第一轴承62与定位销轴7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轴承64与装配轴4配合连接,所述管体6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套筒61及第二套筒63,通过内部的第一轴承62配合第二轴承64分别与下扶手管13及驱动轮3配合连接,提高增幅管6的连接强度,同时方便配合驱动轮3的联动,提高椭圆机使用的联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扶手管13包括扶手管主体130、设置在扶手管主体130底端的连接头131、与连接头131配合连接的定位架132、对称设置在连接头131内壁的转动轴承133、与转动轴承133配合连接的转轴134以及与转轴134两端配合连接的连接件135,所述定位架132上还设有与连接件135配合设置的连接孔136,所述连接件135穿过连接孔136与转轴134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架132与脚踏管8配合定位连接,所述扶手管主体130底端的连接头131通过转轴134与定位架132定位,配合连接件135进行连接,提高扶手管主体130与脚踏管8的连接强度。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椭圆机进行训练时,首先脚踏踏板9动作控制驱动轮3转动,滑轮5在装配轴4的连接下与驱动轮3同步动作,与滑轮5配合连接的脚踏管8在滑轮5上前后滑动,下扶手管13配合脚踏管8进行前后动作,同时增幅管6配合下扶手管13联动,所述脚踏管8在滑轮5上的动作,以增幅管6为基准增大了踏板9围绕驱动轮3运动的半径,相当于将脚踏管8抬高了半个滑轮5半径的高度,达到增大步幅的效果。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与底架配合连接的机体、设置在机体后端的驱动轮、与驱动轮两侧配合连接的装配轴、套接在装配轴上的增幅管、铰接在装配轴端部的滑轮、与滑轮配合连接的脚踏管、连接在脚踏管上的踏板、设置在机体前端的立管、对称连接在立管两侧的连接分管、与连接分管配合连接的上扶手管及下扶手管,所述增幅管远离装配轴的端部连接有与下扶手管配合连接的定位销轴,所述下扶手管与脚踏管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与底架配合连接的机体、设置在机体后端的驱动轮、与驱动轮两侧配合连接的装配轴、套接在装配轴上的增幅管、铰接在装配轴端部的滑轮、与滑轮配合连接的脚踏管、连接在脚踏管上的踏板、设置在机体前端的立管、对称连接在立管两侧的连接分管、与连接分管配合连接的上扶手管及下扶手管,所述增幅管远离装配轴的端部连接有与下扶手管配合连接的定位销轴,所述下扶手管与脚踏管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训练强度的椭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幅管包括管体、连接在管体前端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叡赵凯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