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54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包括连接件、第一金属珠和第一悬挂件,所述连接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珠,且第一金属珠与连接件活动连接,连接件贯穿第一金属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连接件、第一金属珠与第一悬挂件组成的饰品主体,通过饰品主体与插针、第一装饰珠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组成耳钉的形态进行使用,通过装饰的多形态转变,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且通过装饰珠与金属珠均采用金属球,并对金属球进行开孔,然后在孔径内部塞入硅胶材料的方式制作而成,利用孔径内部硅胶的限位效果,能够实现配件之间的自由组合与固定,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ornament with changeable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
本技术涉及饰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
技术介绍
首饰,指戴于头上的装饰品。首饰现在广泛指以贵重金属、宝石等加工而成的雀钗、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首饰一般用以装饰人体,也具有表现社会地位、显示财富及身份的意义;但传统的首饰在使用的过程中仅具有单一的形态,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改变饰品的状态,功能性较低,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该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设有连接件、第一金属珠与第一悬挂件组成的饰品主体,通过饰品主体与插针、第一装饰珠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组成耳饰的形态进行使用,且通过饰品主体与第一装饰件、第二金属珠配合使用,利用第一装饰件穿过第二金属珠并将连接件固定在第二金属珠的内部,使得装置能够作为戒指进行使用,通过饰品主体与第二装饰珠、第三装饰珠、第一连接链、第二装饰件、第一挂扣、第一挂环配合使用,将第一挂扣、第一挂环卡接,使得饰品主体的两端能够相互连接,作为手链进行使用,通过饰品主体与连接针、第三金属珠配合使用,将连接针插入到第三金属珠的内部,使得装置能够充当手镯进行使用,通过饰品主体与第四装饰珠、第二悬挂件、第五装饰珠、第六装饰珠、第二连接链、第三装饰件、第二挂扣、第二挂环配合使用,将第二挂扣与第二挂环卡接,使得装置能够充当项链进行佩戴,通过饰品的多形态转变,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且通过装饰珠与金属珠均采用金属球,并对金属球进行开孔,然后在孔径内部塞入硅胶材料的方式制作而成,利用孔径内部硅胶的限位效果,能够实现配件之间的自由组合与固定,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包括连接件、第一金属珠和第一悬挂件,所述连接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珠,且第一金属珠与连接件活动连接,连接件贯穿第一金属珠,所述第一金属珠之间的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悬挂件,且第一悬挂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饰珠,且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插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金属珠,且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装饰件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金属珠的外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装饰珠,且连接件靠近第二装饰珠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装饰珠,所述第三装饰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链,且第一连接链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饰件,所述连接件靠近第三装饰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扣,所述连接件远离第三装饰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挂扣与第一挂环卡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针,且连接件远离连接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金属珠,所述连接针与第三金属珠相互拼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珠两侧的连接件上皆对称设置有第四装饰珠,且第四装饰珠之间的连接件上皆滑动连接有第二悬挂件,所述连接件上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五装饰珠,且连接件上的一端设置有第六装饰珠,所述第六装饰珠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链,且第二连接链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装饰件,所述连接件靠近第六装饰珠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扣,且连接件远离第六装饰珠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挂环,所述第二挂扣与第二挂环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连接件、第一金属珠与第一悬挂件组成的饰品主体,通过饰品主体与插针、第一装饰珠配合使用,使得装置能够组成耳饰的形态进行使用,且通过饰品主体与第一装饰件、第二金属珠配合使用,利用第一装饰件穿过第二金属珠并将连接件固定在第二金属珠的内部,使得装置能够作为戒指进行使用,通过饰品主体与第二装饰珠、第三装饰珠、第一连接链、第二装饰件、第一挂扣、第一挂环配合使用,将第一挂扣、第一挂环卡接,使得饰品主体的两端能够相互连接,作为手链进行使用,通过饰品主体与连接针、第三金属珠配合使用,将连接针插入到第三金属珠的内部,使得装置能够充当手镯进行使用,通过饰品主体与第四装饰珠、第二悬挂件、第五装饰珠、第六装饰珠、第二连接链、第三装饰件、第二挂扣、第二挂环配合使用,将第二挂扣与第二挂环卡接,使得装置能够充当项链进行佩戴,通过饰品的多形态转变,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且本技术的装饰珠与金属珠均采用金属球,并对金属球进行开孔,然后在孔径内部塞入硅胶材料的方式制作而成,利用孔径内部硅胶的限位效果,能够实现配件之间的自由组合与固定,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耳饰形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戒指形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手链形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手镯形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项链形态图。其中:1、连接件;2、第一金属珠;3、第一悬挂件;4、第一装饰珠;5、插针;6、第二金属珠;7、第一装饰件;8、第二装饰珠;9、第三装饰珠;10、第一连接链;11、第二装饰件;12、第一挂扣;13、第一挂环;14、连接针;15、第三金属珠;16、第四装饰珠;17、第二悬挂件;18、第五装饰珠;19、第六装饰珠;20、第二连接链;21、第三装饰件;22、第二挂扣;23、第二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一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包括连接件1、第一金属珠2和第一悬挂件3,连接件1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珠2,且第一金属珠2与连接件1活动连接,连接件1贯穿第一金属珠2,第一金属珠2之间的连接件1上设置有第一悬挂件3,且第一悬挂件3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通过连接件1、第一金属珠2与第一悬挂件3组成饰品的主体,并通过两组第一金属珠2对第一悬挂件3进行限位,连接件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饰珠4,且连接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针5,饰品主体与插针5、第一装饰珠4配合,将装置变换成耳饰形态,利用插针5插入到耳钉孔的内部进行佩戴,上述珠子为金属珠,并在金属珠上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上放入有硅胶,金属珠通过硅胶安装在连接件1上,利用孔径内部硅胶的限位效果,能够实现配件之间的自由组合与固定,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实施例二根据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包括连接件1、第一金属珠2和第一悬挂件3,连接件1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珠2,且第一金属珠2与连接件1活动连接,连接件1贯穿第一金属珠2,第一金属珠2之间的连接件1上设置有第一悬挂件3,且第一悬挂件3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通过连接件1、第一金属珠2与第一悬挂件3组成饰品的主体,并通过两组第一金属珠2对第一悬挂件3进行限位,连接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金属珠6,且连接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饰件7,第一装饰件7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金属珠6的外侧,饰品主体与第一装饰件7、第二金属珠6配合使用,将第一装饰件7穿过第二金属珠6的内部,并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包括连接件(1)、第一金属珠(2)和第一悬挂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珠(2),且第一金属珠(2)与连接件(1)活动连接,连接件(1)贯穿第一金属珠(2),所述第一金属珠(2)之间的连接件(1)上设置有第一悬挂件(3),且第一悬挂件(3)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包括连接件(1)、第一金属珠(2)和第一悬挂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珠(2),且第一金属珠(2)与连接件(1)活动连接,连接件(1)贯穿第一金属珠(2),所述第一金属珠(2)之间的连接件(1)上设置有第一悬挂件(3),且第一悬挂件(3)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饰珠(4),且连接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金属珠(6),且连接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装饰件(7),所述第一装饰件(7)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金属珠(6)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多功能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上设置有第二装饰珠(8),且连接件(1)靠近第二装饰珠(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装饰珠(9),所述第三装饰珠(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链(10),且第一连接链(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饰件(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尚美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