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18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6:59
一种剪刀,其能以简单的构造长期抑制锋利度的降低,且能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剪刀将第一刃体和第二刃体由铆钉连结而可开闭。在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铆钉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在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松缓地嵌入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截面非圆形的第二贯通孔。弹性部件具有柱状部、法兰部、多个推压脚和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所述柱状部具有与第二贯通孔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被松缓地嵌入第二贯通孔,所述法兰部从柱状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外周整体突出,所述多个推压脚从法兰部的外周朝向轴方向另一端侧倾斜地突出,具有可推压第二刃体的弹力,所述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是铆钉贯通的孔,可使柱状部绕铆钉进行滑动转动。

sciss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由将位于第一、二刃体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贯通的主轴连结而可开闭的剪刀。
技术介绍
剪刀一般如图12所示,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81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82由将位于第一、二刃体81、82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81a、82a贯通的主轴83连结而可开闭。而且,在剪刀每次开闭时,第一、二刃体81、82的与第一、二主要部位81a、82a相比为前部的刃的部分彼此及第一、二主要部位81a、82a的触点81b、82b彼此以主轴83为中心相互摩擦。因此,若主轴83松弛或磨损,则在第一刃体81和第二刃体82之间产生松动,剪刀的锋利度降低。另外,作为剪刀的锋利度降低的重要的原因,有触点81b、82b的磨损。作为剪刀的刃存在翘曲(也称为“劈开”、“弯腰”),在剪刀开闭时,仅刃的一点接触,向此一点施加大的力。因为该力经主轴83施加给触点81b、82b,所以触点81b、82b变得容易磨损。而且,若触点81b、82b磨损了,则剪刀的开闭变重或锋利度降低。在这里,若如在理发用的剪刀中采用的那样,使第一、二刃体81、82的厚度变薄,由第一、二刃体81、82的挠曲吸收施加给刃的力,则能某种程度地抑制触点81b、82b的磨损。但是,需要实施使第一、二刃体81、82变薄的加工,在一般的剪刀中,价格变高,是不适当的。对此,提出了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剪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剪刀,在作为动刃的铁片2和螺钉5之间插入了盘形弹簧6。根据此剪刀,若对刃施加大的力,则施加将铁片2、3在厚度方向拉开的大的力,通过盘形弹簧6扩展,能吸收此力。因此,可以认为能减轻施加给触点的力,能抑制触点的磨损。然而,在此剪刀中,盘形弹簧6、螺钉5因铁片2和盘形弹簧6、螺钉5之间的摩擦而磨损。因此,不能充分确保盘形弹簧6的运动,剪刀的锋利度降低了。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剪刀,带阶梯的螺栓状的枢轴3的矩形部3c被嵌合在作为静刃的刃体2的矩形孔7,与刃体2被进行止转,树脂制的弹性体11被插入从刃体2突出的枢轴3的螺纹部3a,垫圈12嵌插在其外侧。根据此剪刀,能由树脂制的弹性体11吸收刃体1、2的厚度方向的施加给枢轴3的力,能减轻施加给触点的力,其结果,可以认为能抑制剪刀锋利度的降低。然而,在此剪刀中,因为在作为动刃的刃体1和枢轴3相互摩擦的基础上,构造复杂,价格变高,所以一般的剪刀不适合采用此构造。进而,如图13所示,也可以考虑在图12所示的剪刀的第二刃体82和主轴83的头部之间插入树脂制的环84。根据此剪刀,由环84能防止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82和主轴83的头部之间的摩擦,在此基础上,能抑制第一、二刃体81、82之间的晃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3927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图13所示的剪刀中,环84的弹力不充分,不能充分减轻施加给触点81b、82b的力。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以往的问题点做出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构造长期抑制锋利度的降低,且能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的剪刀。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有关第一方面的剪刀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由将位于该第一、二刃体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贯通的主轴连结而可开闭,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该主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在该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松缓地嵌入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截面非圆形的第二贯通孔,该弹性部件具有柱状部、法兰部、多个推压脚和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所述柱状部具有与该第二贯通孔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被松缓地嵌入该第二贯通孔,所述法兰部从该柱状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外周整体突出,所述多个推压脚从该法兰部的外周朝向轴方向另一端侧倾斜地突出,具有可推压该第二刃体的弹力,所述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是该主轴贯通的贯通孔,可使该柱状部绕该主轴进行滑动转动。有关第二方面的剪刀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由将位于该第一、二刃体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贯通的主轴连结而可开闭,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该主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在该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松缓地嵌入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截面非圆形的第二贯通孔,该弹性部件具有柱状部、多个推压脚和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所述柱状部具有与该第二贯通孔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被松缓地嵌入该第二贯通孔,所述多个推压脚从该柱状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外周朝向轴方向另一端侧倾斜地突出,具有可推压该第二刃体的弹力,所述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是该主轴贯通的贯通孔,可使该柱状部绕该主轴进行滑动转动。有关第三方面的剪刀的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刃体的前述第二贯通孔的截面是椭圆形状。有关第四方面的剪刀的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刃体的前述第二贯通孔的截面是多边形状。有关第五方面的剪刀的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刃体的前述第二贯通孔的截面及前述弹性部件的前述柱状部的截面是六边形状,前述推压脚是六个。有关第六方面的剪刀的特征在于,前述弹性部件的材质是聚缩醛。有关第七方面的剪刀的特征在于,前述主轴是铆钉。有关第八方面的剪刀的特征在于,该剪刀是办公用、小学生用或烹饪用的剪刀。专利技术的效果有关第一方面的剪刀,在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的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主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在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的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截面非圆形的第二贯通孔。而且,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柱状部具有与第二贯通孔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松缓地嵌入第二贯通孔。因此,弹性部件和第二刃体被进行止转,能绕轴成为一体地运动,并且弹性部件的柱状部可相对于第二刃体在轴方向滑动。进而,因为在弹性部件的柱状部贯穿地设置了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主轴贯通于第三贯通孔,所以弹性部件可绕主轴进行滑动转动。由此,第二刃体和主轴不会相互摩擦,能抑制第二刃体及主轴的磨损。另外,法兰部从柱状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外周整体突出,多个推压脚从法兰部的外周朝向轴方向另一端侧倾斜地突出,推压第二刃体。而且,若对刃施加大的力,则在主轴的轴方向施加将第一、二刃体在厚度方向拉开的大的力,抵抗推压脚的推压力,第一刃体和第二刃体的间隔略微扩大。另外,若施加给刃的力减少,将第一、二刃体在厚度方向拉开的力减少,则推压脚的推压力超过该拉开的力地推第二刃体,能适当地保持第一刃体和第二刃体的间隔。这样,因为推压脚吸收施加给主轴的轴方向的力,所以能减轻施加给触点的力,抑制触点的磨损,能长期保持良好的锋利度。另外,此剪刀,因为仅由第一刃体、第二刃体、弹性部件及主轴构成,在零件数量少的基础上,不需要对第一刃体、第二刃体实施困难的加工,所以构造简单,能抑制制造成本。进而,因为能由推压脚的弹力吸收第一、二刃体的厚度的不一致,所以不仅能某种程度地吸收相对于第一、二刃体的厚度的制造误差,装配后的最终调整也变得容易。因此,根据此剪刀,能以简单的构造长期抑制锋利度的降低,且能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刀,所述剪刀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由将位于该第一、二刃体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贯通的主轴连结而可开闭,其特征在于,/n在该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该主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n在该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松缓地嵌入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截面非圆形的第二贯通孔,/n该弹性部件具有柱状部、法兰部、多个推压脚和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所述柱状部具有与该第二贯通孔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被松缓地嵌入该第二贯通孔,所述法兰部从该柱状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外周整体突出,所述多个推压脚从该法兰部的外周朝向轴方向另一端侧倾斜地突出,具有可推压该第二刃体的弹力,所述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是该主轴贯通的贯通孔,可使该柱状部绕该主轴进行滑动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3 JP 2018-1711731.一种剪刀,所述剪刀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由将位于该第一、二刃体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贯通的主轴连结而可开闭,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该主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
在该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松缓地嵌入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截面非圆形的第二贯通孔,
该弹性部件具有柱状部、法兰部、多个推压脚和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所述柱状部具有与该第二贯通孔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被松缓地嵌入该第二贯通孔,所述法兰部从该柱状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外周整体突出,所述多个推压脚从该法兰部的外周朝向轴方向另一端侧倾斜地突出,具有可推压该第二刃体的弹力,所述截面圆形的第三贯通孔是该主轴贯通的贯通孔,可使该柱状部绕该主轴进行滑动转动。


2.一种剪刀,所述剪刀将作为静刃的第一刃体和作为动刃的第二刃体由将位于该第一、二刃体的中央部的第一、二主要部位贯通的主轴连结而可开闭,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该主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
在该第二主要部位贯穿地设置了松缓地嵌入树脂制的弹性部件的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堺哲男彭月桂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港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