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08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包括上下可拆卸插接的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以及两个挡板,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插接处预留有同时固定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螺纹孔,所述挡板上分别安装有穿过所述挡板并延伸至螺纹孔的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两个挡板形成壳体的放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该壳体直接预留有螺纹孔,不需要二次加工,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A kind of shell easy to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
本技术涉及工业壳体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
技术介绍
铝合金壳体是应用在较高精度和高质量要求的工业电子设备外部,由于工业电子产品一般为高精密的机械电子类的结构产品,其对于壳体的要求除了最基本的保护作用外,还要求其具有散热、防尘、轻质以及耐腐蚀等多种要求,现有使用的铝合金壳体具有一下两个优点:1、散热好,由于6061铝合金的导热系数是155W/m.K,是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壳体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2、耐腐蚀,经过表面热处理使其表面形成硬质的氧化膜,以避免弱酸碱的腐蚀,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但是现有的铝合金壳体一般采用多个铝合金组件进行卡接并采用四个方位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铝合金组件一般需要开设四个安装孔,致使壳体的拆卸安装不方便,不便于壳体的更换和大规模的使用,即使采用机械手进行安装,也需要多个工序才能完成,降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该壳体不需要二次加工螺纹孔,只需要采用两个螺钉安装要预留的螺纹孔中便能实现壳体的快速的安装和拆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的方案,包括上下可拆卸插接的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以及两个挡板,所述的插接处预留有同时固定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螺纹孔,所述每个挡板上的螺纹孔为两个,所述挡板上分别安装有穿过所述挡板并延伸至螺纹孔的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连接并与两个挡板分别螺栓连接形成壳体的放置空间。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两端分别预留有两个螺纹孔,利用螺纹穿过挡板同时安装到螺纹孔中就能固定第一壳体组件、第二壳体组件以及两个挡板,两个螺纹孔节约了安装和拆卸的时间;本技术的壳体不需要对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进行二次加工形成螺纹孔,减少了加工的成本,提高了效率。进一步的,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结构相同且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开口朝向第一壳体组件内部、长度贯穿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一顶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开口朝向第一壳体组件外部、长度贯穿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二凹槽,以及第二顶面;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配合以分别使第一凹槽的底面与第二顶面抵触、第一顶面与第二凹槽的底面抵触。有益效果:将第一壳体组件或第二壳体组件上下设置并使: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壳体组件的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壳体组件的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这样使第一壳体组件或第二壳体组件插接匹配连接,这样在装配和拆卸的时候直接滑动两个壳体组件中的一个,就能实现壳体的安装与拆卸,安装和拆卸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面和第二凹槽的底面均预留有圆弧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配合时所述的两个圆弧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的螺纹孔。利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两个圆弧凹槽的预留空间形成螺纹孔,这样能够直接进行螺栓的安装和壳体的拆卸,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和第二凹槽的底面均设置有挡止凸起,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上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挡止凸起匹配的挡止凹槽。在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匹配安装的时候,挡止凸起与挡止凹槽相对应配合,这样能够增加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之间的摩擦,挡止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的移动,增加壳体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设置于挡板一侧面、用于覆盖所述的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端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层腔面与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表面密封贴合。容纳腔直接贴合在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外表面,便于密封壳体的缝隙,具有防止粉尘进入的作用,由于精密电子仪器的精度要求高,细颗粒粉尘对电子仪器的损坏作用较大,故本技术的容纳腔具有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部、避免电子器件损坏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远离第一壳体组件或第二壳体组件的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防撞弧形板,用于在壳体被撞时产生弹性的反冲力,避免电器元件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内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下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下部分别设置有长槽,用以插接电子元器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材料均为铝合金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材料为塑胶。塑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使用挡板进行安装的时候,能够达到挡板的密封防尘、弹性缓冲防撞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的安装之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壳体组件;2、第二壳体组件;3、挡板;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安装槽;30、容纳腔;31、防撞弧形板;110、第一凹槽;111、第一顶面;120、第二凹槽;121、第二顶面;130、圆弧凹槽;150、挡止凹槽;160、挡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的实施例1,包括上下可拆卸插接的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挡板3,插接处预留有同时固定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的螺纹孔100,所述每个挡板3上的螺纹孔100为两个,所述挡板3上分别安装有穿过所述挡板3并延伸至螺纹孔100的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上下连接并与两个挡板3分别螺栓连接形成壳体的放置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的结构相同,均为铝合金板,铝合金板的两侧具有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为与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两个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的具体结构为:沿着第一壳体组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一壳体组件1本体内部、长度贯穿第一壳体组件1本体的第一凹槽110,第一凹槽110为一个插槽,第一连接部11的顶部为第一顶面111,在第一凹槽110的下部加工有一个安装槽13,用于第一壳体组件使用时候放置电子元器件;第二连接部12的具体结构为:开口朝向第一壳体组件1外部、长度贯穿第一壳体组件1的第二凹槽120,在第二凹槽120的下部加工有一个安装槽13,两个安装槽13相互对应,在存储电子元器件的时候,分别将电子元器件的两端卡在两个安装槽13上;第二连接部12的顶部为第二顶面121;使第一凹槽110的底面与第二顶面121抵触、第一顶面111与第二凹槽120的底面抵触,这样通过插接方式安装第一壳体组件1和第二壳体组件2,第一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可拆卸插接的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以及两个挡板,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插接处预留有同时固定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螺纹孔,所述每个挡板上的螺纹孔为两个,所述挡板上分别安装有穿过所述挡板并延伸至螺纹孔的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连接并与两个挡板分别螺栓连接形成壳体的放置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可拆卸插接的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以及两个挡板,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插接处预留有同时固定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螺纹孔,所述每个挡板上的螺纹孔为两个,所述挡板上分别安装有穿过所述挡板并延伸至螺纹孔的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连接并与两个挡板分别螺栓连接形成壳体的放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结构相同且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开口朝向第一壳体组件内部、长度贯穿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一顶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开口朝向第一壳体组件外部、长度贯穿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二凹槽,以及第二顶面;
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配合以分别使第一凹槽的底面与第二顶面抵触、第一顶面与第二凹槽的底面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面和第二凹槽的底面均预留有圆弧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上下配合时所述的两个圆弧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的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华君姜盛锋刘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永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