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3073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拾音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定位绕线器,所述定位绕线器包括不共线设置的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拾音装置,连接有至少三条音频线;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的分别连接于一条音频线。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电连接于控制主机。效果:其一,可实现话筒的垂直升降、水平移动、不同的倾角等操作,用于剧院、开放式剧场、大会堂、音乐厅等各种拾音场景。其二,在一定区域位置内利用麦克风咪架盘进行空间定位。其三,防止拾音装置跌落到舞台上。其四,宽角度安装结构,安装轻松方便。

A hoisting system of multi-channel tractive pickup micro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拾音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拾音装置大多用于剧院、开放式剧场、大会堂、音乐厅等各种拾音场景,可以对舞台上各个位置进行拾音,实现环绕音效的效果。拾音装置一般吊装在各类舞台的天花板,实现拾音装置处于舞台正上方。现有的拾音装置大多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一个多项拾音装置进行多方位拾音,而最佳拾音位置为演唱者站在拾音装置的正下方。但由于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时不是固定位置的,需要走到各个角落,导致拾音装置即使可以对演唱者可以进行拾音,但音效会因为位置的偏移导致质量贬低。所以需要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解决拾音装置固定设置,无法追随于演唱者,导致环绕音效变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具有可垂直升降、水平移动、不同的倾角等操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定位绕线器,所述定位绕线器包括不共线设置的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拾音装置,连接有至少三条音频线;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的分别连接于一条音频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板,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固定于天花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的绕线组设置为音频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保护装置,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各单独配设一个保护装置,用于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任一曳引力超过预设值时的制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框架,以及固定于安装框架上的固定柱、和绕固定柱转动的转动杆,设置有定滑轮固定设置于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转动杆另一端的上侧设有微动开关,下侧对称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框架;所述音频线穿过所述微动开关后绕定滑轮可滑动设置,靠近于微动开关一侧的为所述定位绕线器,靠近定滑轮的一侧为所述拾音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拾音装置设置为拾音麦克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主机,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第三定位绕线器和保护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可实现话筒的垂直升降、水平移动、不同的倾角等操作,用于剧院、开放式剧场、大会堂、音乐厅等各种拾音场景。其二,在一定区域位置内利用麦克风咪架盘进行空间定位。其三,具有保护装置,防止拾音装置跌落到舞台上。其四,宽角度安装结构,安装轻松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定位绕线器和保护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定位绕线器和保护装置安装在天花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保护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工作示意图;图6是控制主机与定位绕线器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定位绕线器;101、第一定位绕线器;102、第二定位绕线器;103、第三定位绕线器;2、拾音装置;3、音频线;4、固定板;5、保护装置;501、安装框架;502、固定柱;503、转动杆;504、定滑轮;505、微动开关;506、弹性件;6、控制主机;7、导线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定位绕线器1和固定板4,所述定位绕线器1包括不共线设置的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定位绕线器的绕线组设置音频线3,即音频线3可以通过定位绕线器的启动实现伸出与收缩。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的底部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板4,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固定于天花板钢架上侧面,固定板4与天花板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间的距离视现场情况而定,前提为保证提供一个足够的活动距离于拾音装置2,使拾音装置2在天花板下侧可以活动范围更广。第一绕线器101、第二绕线器102或第三绕线器103连线形成一等边三角形,第一绕线器101、第二绕线器102或第三绕线器103的中心点在需要拾音范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线杆7贯穿天花板,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各单独配设一个导线杆7,用于供音频线3穿过,且导线杆7距离各个定位绕线器的距离设置以现场实际情况定。当需要在一定区域位置内利用拾音装置2进行空间定位,可以通过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对音频线3的伸缩,实现拾音装置2的的垂直升降、水平移动、不同的倾角等操作,特别是用于剧院、开放式剧场、大会堂、音乐厅等各种拾音场景。当舞台上的表演人员移动时,由于拾音装置2处于表演人员正上方为最佳拾音位置,当表演者在舞台上向左移动时,如图5,放松右侧的第三绕线器103,则拾音装置由于自重的原因向左下移动,而且可以通过第一绕线器101、第二绕线器102或第三绕线器103对音频线3的伸缩控制拾音装置距离舞台面的高度。则需要拾音装置2绕第一绕线器101、第二绕线器102或第三绕线器103的中心点向各个方向移动均可以通过第一绕线器101、第二绕线器102或第三绕线器103对音频线3的伸缩实现。设置保护装置5固定于天花板上侧面,经过定位绕线器伸出的音频线3先经过保护装置5,再经导线杆7落到天花板的下侧。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101、第二定位绕线器102和第三定位绕线器103各单独配设一个保护装置5。所述保护装置5包括安装框架501,安装框架501固定于天花板上侧面,还包括固定于安装框架501上的固定柱502,固定柱502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501上,沿竖直方向绕固定柱502可转动设置有转动杆503,转动杆503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与固定柱502转动连接。设置有定滑轮504通过一杆体固定设置于转动杆503的上端。所述转动杆503下端的右侧设置有微动开关505,左侧设有弹性件506(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转动杆503的下侧与安装框架501,弹簧预设的形变力与拾音装置2的对话筒线的拉力一致。音频线3从定位绕线器伸出后进入到定滑轮504可滑动设置后进入微动开关505,穿过微动开关505后伸入于导线杆7,穿到天花板的下部连接于拾音装置2。正常状态下,拾音装置2的重力固定,微动开关505处于关闭状态(如图4,微动开关505的两个接触口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绕线器,所述定位绕线器包括不共线设置的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n拾音装置,连接有至少三条音频线;/n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的分别连接于一条音频线;/n控制主机,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绕线器,所述定位绕线器包括不共线设置的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
拾音装置,连接有至少三条音频线;
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的分别连接于一条音频线;
控制主机,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板,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固定于天花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绕线器、第二定位绕线器和第三定位绕线器的绕线组设置为音频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曳引式拾音话筒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德智童贵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桂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