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03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4:40
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所述定子主体上包括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上安装有内槽绕线,所述外槽上安装有外槽绕线,所述定子主体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和外槽绕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所述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器与内槽绕线、外槽绕线进行连接,再通过连接器与引线组件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增强内槽绕线、外槽绕线和引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通过绝缘层、绝缘纸和绝缘片等结构对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保护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有效提高了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隔离绝缘效果,避免漏电造成定子组件发生短路,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A new structure of sta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定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定子结构由于其自身的限制,线圈绕组直接与引线组件连接,连接方式是漆包线铜线缠线至引线裸露金属上,且缠绕的圈数有要求,缠线完成后剪断线头,此过程中缠线耗费了大量人力,加工工序繁杂,同时在剪断线头时存在剪断缠绕漆包线导致两者脱落分离的质量隐患。缠线工序过后对定子引线进行焊接,传统的焊锡工艺焊接的时间及温度较难稳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焊穿、虚焊等焊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所述定子主体上包括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上安装有内槽绕线,所述外槽上安装有外槽绕线,所述定子主体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和外槽绕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所述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在本技术中,所述内槽上设有用于线路绝缘的内槽绝缘纸,所述内槽绕线安装在内槽绝缘纸上,所述外槽上设有外槽绝缘纸,所述外槽绕线安装外槽绝缘纸上。在本技术中,所述内槽上还设有对内槽绕线进行绝缘的内槽绝缘片,所述外槽上设有对外槽绕线进行绝缘的外槽绝缘片。在本技术中,所述定子主体上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器包括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所述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均设有与固定槽配合安装的固定模块。在本技术中,所述内槽连接器上设有插针组Ⅰ,所述外槽连接器上设有插针组Ⅱ,所述插针组Ⅰ和插针组Ⅱ均由两根插针组成,内槽绕线的接线端连接在插针组Ⅰ的两根插针上,外槽绕线的接线端穿过内槽绕线连接在插针组Ⅱ的两根插针上。在本技术中,所述内槽绕线上设有避免内槽绕线和外槽绕线导电的绝缘层。在本技术中,所述定子主体上设有捆线孔,所述捆线孔穿插有捆绑引线组件的固定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连接器与内槽绕线、外槽绕线进行连接,再通过连接器与引线组件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增强内槽绕线、外槽绕线和引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通过绝缘层、绝缘纸和绝缘片等结构对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保护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有效提高了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隔离绝缘效果,避免漏电造成定子组件发生短路,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定子主体的俯视图。图3为定子主体安装有绝缘纸和绝缘片后的结果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5,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1,所述定子主体1上包括内槽2和外槽3,所述内槽2上安装有内槽绕线4,所述外槽3上安装有外槽绕线5,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均由漆包线缠绕而成的线圈绕组。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技术的绝缘效果,所述内槽2上设有用于线路绝缘的内槽绝缘纸21,所述内槽绕线4安装在内槽绝缘纸21上,所述外槽3上设有外槽绝缘纸31,所述外槽绕线5安装外槽绝缘纸31上,内槽绝缘纸21和外槽绝缘纸31具有高韧性、优异的介电性能、高导热系数、易于插嵌、耐热性和回弹性高等,高韧性和回弹性使得漆包线在缠绕形成绕线时绝缘纸不易损坏,降低绝缘纸损坏所造成的问题发生,同时,高导热系数和耐热性可以加快热传导的速度,便于给绕线降温;所述内槽2上还设有对内槽绕线4进行绝缘的内槽绝缘片22,所述外槽3上设有对外槽绕线5进行绝缘的外槽绝缘片32,内槽绝缘片22和外槽绝缘片32具有绝佳的绝缘、耐高温、阻燃等特性,可以使本技术的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与定子主体1完成隔离起来,避免定子主体1影响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有效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再进一步的,所述定子主体1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的连接器6,所述连接器6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61,引线组件61由四根用于连通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的电线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6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61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7,导向槽7便于引线组件61电线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优选的,所述定子主体1上设有捆线孔12,所述捆线孔12穿插有捆绑引线组件61的固定带8,固定带8为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扎带,这种扎带可以加快引线组件61固定连接的速度;同时,上述的捆线孔12不仅有用于固定引线组件61的效果,还可以达到加快定子主体1散热速度目的。优选的,所述引线组件61外套设有纤维套管,对引线组件61的电路进行隔离绝缘,给引线组件61提供耐高温性能、保温隔热性能、阻燃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能、气候老化性能、耐寒性能等性能,有效的对引线组件61进行了保护,使得引线组件61可以长期稳定有效的进行工作,使用寿命增强。优选的,所述定子主体1上设有固定槽11,所述连接器6包括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所述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均设有与固定槽配合安装的固定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模块为卡块,因此可知所述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通过卡块插入固定槽11安装在定子主体1上,所述固定槽1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卡块与固定槽11进行间隙配合固定。在上述结构中,方形的固定槽11在与卡块配合固定后,可以使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不易在定子主体1上发生旋转,避免由于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转动扯坏引线组件61、连接器6、内槽绕线4、外槽绕线5之间的连接。再进一步的,多个连接槽分别设置在内槽连接器或外槽连接器上,所述导向槽7由多个设置在内槽连接器或外槽连接器上的导向板组合形成,上述的导向槽7可以使得引线组件61的电线整齐有序的进行排列,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好,更易于多根电线进行识别装配。优选的,所述内槽连接器上设有插针组Ⅰ,所述外槽连接器上设有插针组Ⅱ,插针组Ⅰ和插针组Ⅱ分别与引线组件61的两条电线连接;所述插针组Ⅰ和插针组Ⅱ均由两根插针组成,内槽绕线4的接线端连接在插针组Ⅰ的两根插针62上,外槽绕线5的接线端穿过内槽绕线4连接在插针组Ⅱ的两根插针62上。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内槽绕线4与插针62连接或外槽绕线5与插针62连接强度,避免脱落损坏,内槽绕线4的接线端与插针62连接的位置或外槽绕线5的接线端与插针62连接的位置上设有用于加强连接效果的固定层,固定层完全覆盖包裹在内槽绕线4与插针62或外槽绕线5与插针62的连接位置上。再进一步的,由于在本技术中,外槽绕线5需要穿过内槽绕线4上方,连接在插针组Ⅱ的两根插针62上,所述内槽绕线4上设有避免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通电的绝缘层9,所述绝缘层9由内槽绕线4上的两个线包滴胶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主体(1)上包括内槽(2)和外槽(3),所述内槽(2)上安装有内槽绕线(4),所述外槽(3)上安装有外槽绕线(5),所述定子主体(1)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的连接器(6),所述连接器(6)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61),所述连接器(6)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61)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主体(1)上包括内槽(2)和外槽(3),所述内槽(2)上安装有内槽绕线(4),所述外槽(3)上安装有外槽绕线(5),所述定子主体(1)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4)和外槽绕线(5)的连接器(6),所述连接器(6)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61),所述连接器(6)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61)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上设有用于线路绝缘的内槽绝缘纸(21),所述内槽绕线(4)安装在内槽绝缘纸(21)上,所述外槽(3)上设有外槽绝缘纸(31),所述外槽绕线(5)安装外槽绝缘纸(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上还设有对内槽绕线(4)进行绝缘的内槽绝缘片(22),所述外槽(3)上设有对外槽绕线(5)进行绝缘的外槽绝缘片(3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学谦唐锐陈吴锋谢继贤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富电器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