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树生专利>正文

热力或真空式低位除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99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锅炉给水的低位除氧器。它包含脱气塔,除氧水箱,水箱下部设置由多层导流体构成的汽蚀消除装置。当水位下降时,导流体可自动封闭,确保水箱内水低位时无汽蚀现象发生。汽蚀消除装置的出口直接与锅炉给水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10~13m的安装高度降为4~6m,节省厂房投资,而且安装简便。它取代了高位热力或真空除氧器,使小型锅炉房热力系统也能简便安装运行。(*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锅炉给水用热力或真空除氧器。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2T/h时均要除氧,否则锅炉内壁就会出现严重的氧腐蚀,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已有锅炉给水的低位除氧器有钢屑除氧器、化学药剂除氧器、解吸除氧器。但钢屑除氧钢屑易结块,不易清除;化学药剂除氧是药剂用量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不易控制;解吸除氧的效果不易掌握,而且处理水量又少。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真空或热力除氧器,但均为高位除氧器。它们的除氧水箱的最低水位与给水泵中心线间的高度不小于6~7m,再加上除氧器本体高度4~6m,总高度需10~13m,无疑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真空或热力高位除氧器的不足之处,使其安装高度由10~13m降为4~6m,而设计了一种低位除氧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多年来国内外的规范规定认为,高位除氧水箱最低水位与给水泵中心线间的高度差越大越好,高差大有利于水泵防止高温水汽蚀破坏。试验证明并非如此,静态时水头存在,泵动时静水头自然消失,在下水管的任何一处,安装压力表,其值皆为负压,在负压区内的高温水迅速汽化,产生大量汽泡,汽水混合入泵产生汽蚀。由此可见,高位除氧水箱并不能解决水泵汽蚀难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汽蚀消除装置,可直接与锅炉给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而达到降低安装高度的目的。本技术的热力或真空式低位除氧器,它包含脱气塔,除氧水箱,液位自控器,水箱固定支架,于除氧水箱内底部设置汽蚀消除装置,汽蚀消除装置下部出口外沿通过螺钉与锅炉给水泵的进水口处的法兰相连。该汽蚀消除装置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中间处凹下的弧面圆浮漂,中部为喇叭口形圆浮漂,下部为剌叭口形出水管,出口与锅炉给水泵的进水口相配合,出水管喇叭口外沿与除氧水箱的箱体固接。上、中、下三部分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各部直径逐级加大。上、中部浮漂上设置通孔,上面销过上浮漂的通孔固定在中部浮漂上,下面销过中部浮漂的通孔固定在下部出水管的喇叭口上,销的长度要使上、中、下三部之间留有出水通道,上、中、下三部分的相邻弧形表面相匹配。本技术利用已有真空或热力高位除氧器的除氧装置和水箱,并在水箱的下部设置了汽蚀消除装置,既解决了给水泵汽蚀的难题,又将10~13m的安装高度降为4~6m,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厂房投资,而且安装简便,运行工况更好。本技术取代了高位热力或真空除氧器,使小型锅炉房热力系统也能简便安装运行。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低位除氧器示意图。图2为低位除氧器汽触消除装置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参见图1,本实施例利用已有高位除氧器的脱气塔2,除氧水箱1,脱气塔2的上部置有圆型上盖4,上盖4的顶上设置除气孔5,上盖4与脱气塔体上部通过法兰6连接,脱气塔体下部通过法兰9与分压除气筒体10连接,筒体10与卧式水箱1相通。脱气塔2的上部设有进水管3,适当位置设置检修孔7。卧式水箱1的筒体15上部设置检修孔11,筒体15的两端为椭圆形封头12。在封头12的一侧置有液位传感器13和玻璃管水位计14,构成液位自控器。液位自控器的作用是控制除氧器出水量和进水量,当除氧器水箱1内水位在正常水位上限时,液位自控器动作,使除氧器的进水泵仃止运行,此时由于除氧器仍在出水,水箱1中水位下降,当水位到正常水位下限时,液位自控器动作使进水泵又开始运转使水位上升。于水箱筒体15下部设一排水阀17。水箱筒体15由支架16支承。水箱1内底部还设置汽蚀消除装置18,汽蚀消除装置18下部出口28外沿27通过螺钉与锅炉给水泵20的进水口处的法兰相连,水泵20由电机21带动。本实施方案在水箱筒体15下装配双套电机泵,每一电机泵都与一汽蚀消除装置相连,另一水泵22与水泵20位置交错放置,双套电机泵直接固定在支架19上,双套交替工作。参见图2,该汽蚀消除装置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中间处32凹下的弧面圆浮漂23,它可阻挡水箱中的水从上至下直接进入泵中,引起汽、水混合产生汽蚀,浮漂23正向中间凹下,可防止反向形成负压。中部为喇叭口形圆浮漂25,下部为剌叭口形出水管26,出口28与锅炉给水泵20的进水口相配合,出水管26喇叭口外沿30与除氧水箱1的筒体15固接。上、中、下三部分23、25、26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各部直径逐级加大。上、中部23、25浮漂上设置通孔,销24过上浮漂23的通孔固定在中部浮漂25上,销31过中部浮漂25的通孔固定在下部出水管26的喇叭口上。销24、31的长度要使上、中、下三部23、25、26之间留有出水通道。上、中、下三部分23、25、26的相邻弧形表面相匹配。以上三部分构成多层导流体式汽蚀消除装置18,当水箱1中的水在正常水位时可起到分流,使水流顺畅,局部没有负压的作用。其水流由上浮漂23分散开,一部分水流可流向浮漂23和25之间的通道,经浮漂25的中间孔道29向下流,另一部分水流还可流向中部浮漂25和喇叭口出水管26间的通道,分流的水形成层流,经26的出口28进入泵体20。水箱1中的水位降到低位时,上、中部浮漂23、25失去浮力下沉,由于销24、31对浮漂23、25的限位和上、中、下三部分相邻弧面的匹配,而自动闭锁导流体18,确保了除氧水箱1的水在低位时无降水漏斗生成,避免了汽蚀现象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热力或真空式低位除氧器,它包含脱气塔(2),除氧水箱(1),液位自控器,水箱固定支架(16),其特征在于除氧水箱(1)内底部设置汽蚀消除装置(18),汽蚀消除装置(18)下部出口(28)外沿(27)通过螺钉与锅炉给水泵(20)的进水口处的法兰相连,该汽蚀消除装置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中间处(32)凹下的弧面圆浮漂(23),中部为喇叭口形圆浮漂(25),下部为刺叭口形出水管(26),出口(28)与锅炉给水泵(20)的进水口相配合,出水管(26)喇叭口外沿(30)与除氧水箱(1)的箱体(15)固接,上、中、下三部分(23、25、26)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各部直径逐级加大,上、中部(23、25)浮漂上设置通孔,销(24)过上浮漂(23)的通孔固定在中部浮漂(25)上,销(31)过中部浮漂(25)的通孔固定在下部出水管(26)的喇叭口上,销(24、31)的长度要使上、中、下三部(23、25、26)之间留有出水通道,上、中、下三部分(23、25、26)的相邻弧形表面相匹配。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锅炉给水的低位除氧器。它包含脱气塔,除氧水箱,水箱下部设置由多层导流体构成的汽蚀消除装置。当水位下降时,导流体可自动封闭,确保水箱内水低位时无汽蚀现象发生。汽蚀消除装置的出口直接与锅炉给水泵相连。本技术将10~13m的安装高度降为4~6m,节省厂房投资,而且安装简便。它取代了高位热力或真空除氧器,使小型锅炉房热力系统也能简便安装运行。文档编号F22D1/00GK2278858SQ9624475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树生 申请人:李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力或真空式低位除氧器,它包含脱气塔(2),除氧水箱(1),液位自控器,水箱固定支架(16),其特征在于除氧水箱(1)内底部设置汽蚀消除装置(18),汽蚀消除装置(18)下部出口(28)外沿(27)通过螺钉与锅炉给水泵(20)的进水口处的法兰相连,该汽蚀消除装置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中间处(32)凹下的弧面圆浮漂(23),中部为喇叭口形圆浮漂(25),下部为剌叭口形出水管(26),出口(28)与锅炉给水泵(20)的进水口相配合,出水管(26)喇叭口外沿(30)与除氧水箱(1)的箱体(15)固接,上、中、下三部分(23、25、26)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各部直径逐级加大,上、中部(23、25)浮漂上设置通孔,销(24)过上浮漂(23)的通孔固定在中部浮漂(25)上,销(31)过中部浮漂(25)的通孔固定在下部出水管(26)的喇叭口上,销(24、31)的长度要使上、中、下三部(23、25、26)之间留有出水通道,上、中、下三部分(23、25、26)的相邻弧形表面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