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77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炼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其中堵头本体包括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上连接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液通道,第一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的顶部;下连接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二输液通道,第二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的顶部,且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连接时,第一输液通道与第二输液通道连通。解决了现有堵头多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堵头结构进行全部更换,大幅提高整体物料成本的问题。

Two stage detachable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段式可拆卸堵头
本技术涉及冶炼炉设备
,具体涉及是一种两段式可拆卸堵头。
技术介绍
在工业设备的冶炼炉使用中,需要使用到多种堵头结构,有进行炉眼堵塞,达到温度后拔下堵头,将冶炼液进行浇铸,有的则是开设有输液通道,在进行的同时,能够将料液添加至冶炼炉中。公开号为CN2031165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堵头结构,其是一体化成型,在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堵头结构进行全部更换,大幅提高整体物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堵头多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堵头结构进行全部更换,大幅提高整体物料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两段式可拆卸堵头。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其中堵头本体包括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上连接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液通道,第一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的顶部;下连接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二输液通道,第二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的顶部,且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连接时,第一输液通道与第二输液通道连通。进一步的,第一输液通道从上连接结构的顶部朝向上连接结构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液管、第一积液腔、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第一连接腔和第二积液腔,且第一出液管、第一积液腔、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第一连接腔和第二积液腔均为圆柱结构。可选的,上连接结构的中心线依次穿过第一出液管、第一积液腔、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第一连接腔和第二积液腔的中心。可选的,第一密封腔的半径大于第一积液腔的半径,且第一密封腔的半径小于第二密封腔的半径,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的,第一连接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可选的,第二输液通道从下连接结构的顶部朝向下连接结构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液管、第三积液腔、第二连接腔、第四积液腔、第三连接腔、第五积液腔和第四连接腔,且第二出液管、第三积液腔、第二连接腔、第四积液腔、第五积液腔和第四连接腔均为圆柱结构。可选的,上连接结构的顶部为球缺结构,下连接结构由底部的圆台结构和顶部的凸出部组成,凸出部的中心线与圆台结构的中心线重合,凸出部的上部外周设置有第二螺纹,凸出部的中部外周设置有凹槽。可选的,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连接时,凸出部依次穿过第二积液腔、第一连接腔、第二密封腔、第一密封腔后,凸出部的顶部与第一积液腔内壁贴合,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第二螺纹贴合。可选的,凹槽中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与第二积液腔上壁顶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设置由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相结合组成的可拆卸堵头,在其中上连接结构或者下连接结构出现破损或者密封不佳等问题时,能够将相应部件进行拆下更换,从而避免了对整个堵头进行更换,大幅降低了物料更换的成本。2、堵头的下连接结构与冶炼炉的进液端连接,料液依次经过第二输液通道和第一输液通道最终从堵头排出,第一输液通道和第二输液通道内设置有多个腔体分别实现了密封和积液暂存的功能。3、解决了现有堵头多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堵头结构进行全部更换,大幅提高整体物料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上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连接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连接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上连接结构、2为下连接结构、201为凸出部、202为圆台结构、4为第一出液管、5为第一积液腔、6为第一密封腔、7为第二密封腔、8为第一连接腔、9为第一螺纹、10为第二积液腔、11为阔约口、12为连接头座子、13为连接头、14为第二螺纹、15为第二出液管、16为凹槽、17为第三积液腔、18为第二连接腔、19为第四积液腔、27为第三连接腔、28为第五积液腔、29为第三螺纹、30为第四连接腔、31为第一密封圈、32为第二密封圈、33为第三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如图1至图6所示,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堵头本体包括上连接结构1和下连接结构2,上连接结构1与下连接结构2可拆卸连接;上连接结构1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液通道,第一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1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1的顶部;下连接结构2内部设置有第二输液通道,第二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2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2的顶部,且上连接结构1与下连接结构2连接时,第一输液通道与第二输液通道连通。使用中,设置由上连接结构与下连接结构相结合组成的可拆卸堵头,在其中上连接结构或者下连接结构出现破损或者密封不佳等问题时,能够将相应部件进行拆下更换,从而避免了对整个堵头进行更换,大幅降低了物料更换的成本。解决了现有堵头多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堵头结构进行全部更换,大幅提高整体物料成本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液通道从上连接结构1的顶部朝向上连接结构1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液管4、第一积液腔5、第一密封腔6、第二密封腔7、第一连接腔8和第二积液腔10,且第一出液管4、第一积液腔5、第一密封腔6、第二密封腔7、第一连接腔8和第二积液腔10均为圆柱结构。第二输液通道从下连接结构2的顶部朝向下连接结构2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液管15、第三积液腔17、第二连接腔18、第四积液腔19、第三连接腔27、第五积液腔28和第四连接腔30,且第二出液管15、第三积液腔17、第二连接腔18、第四积液腔19、第五积液腔28和第四连接腔30均为圆柱结构。使用中,堵头的下连接结构与冶炼炉的进液端连接,在冶炼炉的进液端开启后,料液先进入第四连接腔中,第四连接腔用于连接第五积液腔和冶炼炉的进液端,待第四连接腔被料液填满后料液进入第五积液腔,待第五积液腔被料液填满后料液进入第三连接腔,其中第三连接腔为圆台结构,并用于连接第五积液腔和第四积液腔,第三连接腔与第五积液腔连接的一面面积大于第三连接腔与第四积液腔连接的一面面积,待第三连接腔和第四积液腔被料液填满后料液进入第二连接腔,最终通过第三积液腔和第二出液管输送至上连接结构内。整个下连接结构内采用多级积液腔和多级连接腔的结构,能够降低料液对第二输液通道的冲击,提高下连接结构的整体寿命,同时在料液输入和/或输出后降低空气进入堵头内输液通道的几率。料液从下连接结构进入上连接结构的第一输液通道后,先进入第一积液腔中,待第一积液腔被被料液填满后料液进入第一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本体包括上连接结构(1)和下连接结构(2),所述上连接结构(1)与下连接结构(2)可拆卸连接;/n所述上连接结构(1)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液通道,第一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1)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1)的顶部;/n所述下连接结构(2)内部设置有第二输液通道,第二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2)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2)的顶部,且上连接结构(1)与下连接结构(2)连接时,第一输液通道与第二输液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本体包括上连接结构(1)和下连接结构(2),所述上连接结构(1)与下连接结构(2)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连接结构(1)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液通道,第一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1)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上连接结构(1)的顶部;
所述下连接结构(2)内部设置有第二输液通道,第二输液通道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2)的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下连接结构(2)的顶部,且上连接结构(1)与下连接结构(2)连接时,第一输液通道与第二输液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通道从上连接结构(1)的顶部朝向上连接结构(1)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液管(4)、第一积液腔(5)、第一密封腔(6)、第二密封腔(7)、第一连接腔(8)和第二积液腔(10),且第一出液管(4)、第一积液腔(5)、第一密封腔(6)、第二密封腔(7)、第一连接腔(8)和第二积液腔(10)均为圆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结构(1)的中心线依次穿过第一出液管(4)、第一积液腔(5)、第一密封腔(6)、第二密封腔(7)、第一连接腔(8)和第二积液腔(10)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段式可拆卸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腔(6)的半径大于第一积液腔(5)的半径,且第一密封腔(6)的半径小于第二密封腔(7)的半径,第一密封腔(6)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1),所述第二密封腔(7)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2)。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波
申请(专利权)人:米易锦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