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振富专利>正文

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56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它采用无压蒸汽自流循环供热,及双层炉体和设置通过连通器管连接的还原水箱等,因此具有节水节能,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操作简便等特点,另外,该锅炉循环无需附属装置,且属无压容器,因材质无特殊要求,所以造价低,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推广应用,适于采用小型锅炉取暖的单位和家庭以及其它各部门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锅炉,特别是一种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目前取暖锅炉种类繁多。大体上有水暖锅炉,有压蒸汽锅炉和立式无压高温锅炉如中国专利CN88109673.3、中国专利CN90212550.8等。有压蒸汽锅炉通常应用于工业各部门,因受压力要求,材质要求高,附属装置及附件多,造价昂贵,安装和维修复杂,各附属装置及部件等因不断受压力冲击,容易损坏,且故障多;水暖锅炉虽无压力,但靠水循环供热,需用泵等将高温水送到各用热处如暖气等,其中水和汽的温度相差悬殊,浪费燃料,并且随着供热管道的延伸其温度逐渐降低,致使末稍用户的温度较低,不能达到理想的供热效果,一旦出现停电、停水或水泵故障等易有危险,重则给人们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立式无压高温锅炉虽安全无压,但由于体积大,炉体高,结构复杂,应用在采暖上,安装复杂,操作难度大,只能自动补水,不能回水自流等,同时又需设置一些附属装置等,另外其立式火管的煤焦油清除困难,且影响传热,浪费燃料。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修及操作简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无压自流无附属装置(即无汽压表、安全阀、温度表、水泵、流水器、电机等),运行安全,节能节水的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本技术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由炉体及其底座构成的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体是上层为月牙形水套下层为火室的双层结构,水套内的水面以下为水室而水面以上为贮汽室,贮汽室上部圆弧形外顶板上设有出汽管,火室内上部在其圆弧形内顶板上及内侧分别设有经过水套并延伸炉体外的烟囱和与水套连通的若干排加热管,这里的若干排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两排,或者两排以上,这要根据炉体尺寸大小具体确定,一般是三排为佳,且加热管的个数从外(第一排)到内(最后一排,即图4中给出的第三排)是逐渐递减的,图4中给出的是27根加热管,为实现无压蒸汽自流循环供热,在炉体外侧设有通过连通器管连接的还原水箱,这里水套内的水平面与还原水箱的水平面在同一高度,在水套内的这同高度以高出炉体圆弧形内顶板一段距离为度,通常应高出其最高点30毫米左右,然后再确定还原水箱的安装高度,这样使二者的水平面保持在同一高度上,还原水箱的上部设有回水管,回水管在还原水箱上的连接位置应高于其内水平面的高度,以免还原水流回时受阻,产生汽泡而影响锅炉的蒸汽供热效果,通常要高出200毫米左右,连通器管上设有放水阀门,便于停炉检修放水之用,此外还可在出汽管上设置三通,除取暖外还可用来蒸饭热饭等。上述的出汽管接用热装置如暖气等,还原水箱上的回水管接用热装置的回水管,还原水箱上设置的通汽管使还原水箱和回水管都是与大气相通,即在气中是敞开的,具体安装时,用热设备的管道与出汽管相接时,需向用热设备的管道低下千分之六的坡度,而回水管则需向还原水箱方向低下千分之六的坡度,以保证回水自流。本锅炉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燃烧加热水套及加热管,使其中的水受热蒸发产生蒸汽,蒸汽蒸发后进入贮汽室,通过出汽管进入用热设备如暖气等,在用热设备循环后凝结成水,通过用热设备的回水管流回还原水箱,流回还原水箱的水通过连通器管再自流回锅炉,这样反复循环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维修方便,由于采用无压供热,运行安可靠性高,而且循环用水,节省水资源,还有就是加热管便于清除煤焦油,提高了传热效率,节省了燃料,同时,其属无压容器,材质无特殊要求,因此其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图1的B-B剖面图。图中1炉体、2出汽管、3烟囱、4连通器管、5放水阀门、6回水管、7还原水箱、8通汽管、9出灰口、10加热管、11炉排、12底座、13贮汽室、14火室、15炉门。本技术是最佳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由炉体1及其底座12构成的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体1是上层为月牙形水套下层为火室14的双层结构,水套内的水面以下为水室而水面以上为贮汽室13,贮汽室13上部圆弧形外顶板上设有出汽管2,火室14内上部在其圆弧形内顶板上及内侧分别设有经过水套并延伸炉体1外的烟囱3和与水套连通的若干排加热管10,这里的若干排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两排,或者两排以上,这要根据炉体1尺寸大小具体确定,一般是三排为佳,且加热管10的个数从外(第一排)到内(最后一排,即图4中给出的第三排)是逐渐递减的,图4中给出的是27根加热管10,为实现无压蒸汽自流循环供热,在炉体1外侧设有通过连通器管4连接的还原水箱7,这里水套内的水平面与还原水箱7的水平面在同一高度,在水套内的这同高度以高出炉体1圆弧形内顶板一段距离为度,通常应高出其最高点30毫米左右,然后再确定还原水箱7的安装高度,这样使二者的水平面保持在同一高度上,还原水箱7的上部设有回水管6,回水管6在还原水箱7上的连接位置应高于其内水平面的高度,以免还原水流回时受阻,产生汽泡而影响锅炉的蒸汽供热效果,通常要高出200毫米左右,连通器管4上设有放水阀门5,便于停炉检修放水之用,此外还可在出汽管2上设置三通,除取暖外还可用来蒸饭热饭等。上述的出汽管2接用热装置如暖气等,还原水箱7上的回水管6接用热装置的回水管,还原水箱7上设置的通汽管8使还原水箱7和回水管6都是与大气相通,即在气中是敞开的,具体安装时,用热设备的管道与出汽管2相接时,需向用热设备的管道低下千分之六的坡度,而回水管6则需向还原水箱7方向低下千分之六的坡度,以保证回水自流。本锅炉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燃烧加热水套及加热管10,使其中的水受热蒸发产生蒸汽,蒸汽蒸发后进入贮汽室13,通过出汽管2进入用热设备如暖气等,在用热设备循环后凝结成水,通过用热设备的回水管流回还原水箱7,流回还原水箱7的水通过连通器管4再自流回锅炉,这样反复循环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本技术适用于小型的用热部门。权利要求一种由炉体及其底座构成的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体是上层为月牙形水套下层为火室的双层结构,水套内的水面以下为水室而水面以上为贮汽室,贮汽室上部圆弧形外顶板上设有出汽管,火室内上部在其圆弧形内顶板上及内侧分别设有经过水套并延伸炉体外的烟囱和与水套连通的若干排加热管,且加热管的个数从外到内是逐渐递减的,为实现无压蒸汽自流循环供热,在炉体外侧设有通过连通器管连接的还原水箱,这里水套内的水平面与还原水箱的水平面在同一高度上,还原水箱的上部设有回水管和通汽孔,回水管在还原水箱上连接位置应高于其内水平面的高度,连通器管上设有放水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它采用无压蒸汽自流循环供热,及双层炉体和设置通过连通器管连接的还原水箱等,因此具有节水节能,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操作简便等特点,另外,该锅炉循环无需附属装置,且属无压容器,因材质无特殊要求,所以造价低,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推广应用,适于采用小型锅炉取暖的单位和家庭以及其它各部门使用。文档编号F22B9/00GK2118234SQ9220762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郭振富 申请人:郭振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体及其底座构成的卧式无压蒸汽自流取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体是上层为月牙形水套下层为火室的双层结构,水套内的水面以下为水室而水面以上为贮汽室,贮汽室上部圆弧形外顶板上设有出汽管,火室内上部在其圆弧形内顶板上及内侧分别设有经过水套并延伸炉体外的烟囱和与水套连通的若干排加热管,且加热管的个数从外到内是逐渐递减的,为实现无压蒸汽自流循环供热,在炉体外侧设有通过连通器管连接的还原水箱,这里水套内的水平面与还原水箱的水平面在同一高度上,还原水箱的上部设有回水管和通汽孔,回水管在还原水箱上连接位置应高于其内水平面的高度,连通器管上设有放水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富
申请(专利权)人:郭振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