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6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其结构包括ABS轮速传感器、插头、固定装置、连接件、线圈架和电磁线圈,为解决ABS轮速传感器安装困难,且易晃动,安装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ABS轮速传感器表面设置固定装置,通过将固定板经粘条与车体轮毂轴承粘接,通过正向转动螺杆致使卡块与卡槽分离,便于使用者拉伸调节齿条,将ABS轮速传感器经安装槽插入齿条中,拉动齿条锁紧ABS轮速传感器,接着通过反向旋动螺杆致使卡块与卡槽连接固定防止ABS轮速传感器随意滑动,且ABS轮速传感器与防护垫贴合防止ABS轮速传感器晃动,达到提高ABS轮速传感器安装效率,防止其晃动,避免噪音产生的有益效果。

An installation mechanism of ABS wheel speed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固定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ABS轮速传感器也称ABS轮毂传感器,是ABS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是检测车轮的速度,并将速度信号输入ABS的电控单元,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使车轮始终处于较好的制动状态,现有的ABS轮速传感器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于汽车的轮毂轴承上,但是现有技术:ABS轮速传感器安装困难,且易晃动,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解决ABS轮速传感器安装困难,且易晃动,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达到提高ABS轮速传感器安装效率,防止其晃动,避免噪音产生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包括ABS轮速传感器、插头、固定装置、连接件、线圈架和电磁线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顶端与插头粘接,所述ABS轮速传感器外侧与固定装置垂直插接,所述ABS轮速传感器底部外侧与连接件嵌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内侧底端设置有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内侧与电磁线圈嵌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与插头电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由齿条、安装槽、卡槽、防护垫和固定件组成,所述齿条上下两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齿条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齿条内径与防护垫粘合,所述齿条前端与固定件卡扣连接,所述齿条内侧通过安装槽与ABS轮速传感器垂直插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由固定板、框架、端口、粘条、螺杆、卡块和卡件组成,所述固定板后端与框架粘接,所述框架左右两侧设置有端口,所述固定板前端与粘条粘接,所述固定板中部与螺杆插接,所述螺杆底部与卡块粘接,所述框架上下两端设置有卡件,所述框架左右两侧通过端口与齿条插接,所述螺杆底端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齿条呈环形状,且齿条厚度为4cm。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置有若干个,且卡槽大小与卡块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垫厚度为5mm,且防护垫内侧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螺杆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左右两侧端口大小与齿条相吻合,且齿条长度为15cm。进一步的,所述卡块呈方形状,且卡块底端设置有缓冲垫。进一步的,所述ABS轮速传感器型号为S30ABS轮速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垫采用丁腈橡胶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ABS轮速传感器安装困难,且易晃动,安装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ABS轮速传感器表面设置固定装置,通过将固定板经粘条与车体轮毂轴承粘接,通过正向转动螺杆致使卡块与卡槽分离,便于使用者拉伸调节齿条,将ABS轮速传感器经安装槽插入齿条中,拉动齿条锁紧ABS轮速传感器,接着通过反向旋动螺杆致使卡块与卡槽连接固定防止ABS轮速传感器随意滑动,且ABS轮速传感器与防护垫贴合防止ABS轮速传感器晃动,达到提高ABS轮速传感器安装效率,防止其晃动,避免噪音产生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BS轮速传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ABS轮速传感器-1、插头-2、固定装置-3、连接件-4、线圈架-5、电磁线圈-6、齿条-31、安装槽-32、卡槽-33、防护垫-34、固定件-35、固定板-351、框架-352、端口-353、粘条-354、螺杆-355、卡块-356、卡件-35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包括ABS轮速传感器1、插头2、固定装置3、连接件4、线圈架5和电磁线圈6,ABS轮速传感器1顶端与插头2粘接,ABS轮速传感器1外侧与固定装置3垂直插接,ABS轮速传感器1底部外侧与连接件4嵌合,ABS轮速传感器1内侧底端设置有线圈架5,线圈架5内侧与电磁线圈6嵌合,ABS轮速传感器1与插头2电连接,固定装置3由齿条31、安装槽32、卡槽33、防护垫34和固定件35组成,齿条31上下两端设置有安装槽32,齿条31左侧设置有卡槽33,齿条31内径与防护垫34粘合,齿条31前端与固定件35卡扣连接,齿条31内侧通过安装槽32与ABS轮速传感器1垂直插接。其中,所述固定件35由固定板351、框架352、端口353、粘条354、螺杆355、卡块356和卡件357组成,所述固定板351后端与框架352粘接,所述框架352左右两侧设置有端口353,所述固定板351前端与粘条354粘接,所述固定板351中部与螺杆355插接,所述螺杆355底部与卡块356粘接,所述框架352上下两端设置有卡件357,所述框架352左右两侧通过端口353与齿条31插接,所述螺杆355底端通过卡块356与卡槽33卡扣连接,有利于夹固ABS轮速传感器1。其中,所述齿条31呈环形状,且齿条31厚度为4cm,有利于ABS轮速传感器1的插入。其中,所述卡槽33设置有若干个,且卡槽33大小与卡块356相吻合,有利于设备的固定。其中,所述防护垫34厚度为5mm,且防护垫34内侧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有利于防止设备滑动。其中,所述固定板351左右两侧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螺杆355相吻合,有利于控制齿条31的伸缩长度。其中,所述框架352左右两侧端口353大小与齿条31相吻合,且齿条31长度为15cm,有利于齿条31的穿插。其中,所述卡块356呈方形状,且卡块356底端设置有缓冲垫,有利于夹固设备时产生压痕。其中,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型号为S30ABS轮速传感器,检测数值精确。其中,所述防护垫34采用丁腈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弹性、耐老化性和气密性。根据上表得知新型防护垫34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弹性、耐老化性和气密性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所述的ABS轮速传感器1是应用在机动车的ABS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系统中大多由电感传感器来监控车速,ABS轮速传感器1通过与随车轮同步转动的齿圈作用,输出一组准正弦交流电信号,其频率和振幅与轮速有关.该输出信号传往ABS电控单元(ECU),实现对轮速的实时监控。工作原理:首先将ABS轮速传感器移动到适当位置,当需要安装ABS轮速传感器1时,通过在ABS轮速传感器1表面设置固定装置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包括ABS轮速传感器(1)、插头(2)、连接件(4)、线圈架(5)和电磁线圈(6),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顶端与插头(2)粘接,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外侧与固定装置(3)垂直插接,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底部外侧与连接件(4)嵌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内侧底端设置有线圈架(5),所述线圈架(5)内侧与电磁线圈(6)嵌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与插头(2)电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由齿条(31)、安装槽(32)、卡槽(33)、防护垫(34)和固定件(35)组成,所述齿条(31)上下两端设置有安装槽(32),所述齿条(31)左侧设置有卡槽(33),所述齿条(31)内径与防护垫(34)粘合,所述齿条(31)前端与固定件(35)卡扣连接,所述齿条(31)内侧通过安装槽(32)与ABS轮速传感器(1)垂直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包括ABS轮速传感器(1)、插头(2)、连接件(4)、线圈架(5)和电磁线圈(6),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顶端与插头(2)粘接,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外侧与固定装置(3)垂直插接,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底部外侧与连接件(4)嵌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内侧底端设置有线圈架(5),所述线圈架(5)内侧与电磁线圈(6)嵌合,所述ABS轮速传感器(1)与插头(2)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由齿条(31)、安装槽(32)、卡槽(33)、防护垫(34)和固定件(35)组成,所述齿条(31)上下两端设置有安装槽(32),所述齿条(31)左侧设置有卡槽(33),所述齿条(31)内径与防护垫(34)粘合,所述齿条(31)前端与固定件(35)卡扣连接,所述齿条(31)内侧通过安装槽(32)与ABS轮速传感器(1)垂直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5)由固定板(351)、框架(352)、端口(353)、粘条(354)、螺杆(355)、卡块(356)和卡件(357)组成,所述固定板(351)后端与框架(352)粘接,所述框架(352)左右两侧设置有端口(353),所述固定板(351)前端与粘条(354)粘接,所述固定板(351)中部与螺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李济洲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