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0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包括共挤模具,所述共挤模具的一端设置有板材进料口,所述共挤模具开设有板材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板材清洁装置,所述板材清洁装置包括立架,所述立架的上侧固接有能够便于板材通过的框体,所述框体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固接有能够朝向板材上下两表面喷气的喷嘴,所述框体的一侧还固接有两分别与喷嘴连通的喷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在原料板材进入共挤模具时进行清洁,保证木塑复合材料加工质量的效果。

A co extrusion equipment of wood and plas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木塑复合材料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木塑,即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Composites,WPC),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5%-7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塑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加工一般采用的都是木塑共挤机进行加工,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2367927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塑钢芯共挤模具,它包括共挤模座、模座、过渡板、汇流板、口模、水套、尾水套,共挤模座通过螺钉I与模座紧固连接,螺钉III依次将模座、过渡板、汇流板及口模连接,螺钉II依次将口模、水套及尾水套连接,还包括装于模座内孔中的导向器及装于模座右端面上的支架板。该技术结构合理,共挤效果好,生产效率高,易于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应用于木塑钢芯共挤饰材的塑料模具中。上述的木塑钢芯共挤模具即为共挤机中使用的一种模具,其采用的钢芯即为原料材,其也可以替换为木芯进行加工,但在原料材进入共挤模具时,原料材的表面容易沾染外界的杂质灰尘等,进而将会导致原料板材在进入共挤模具中与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面不牢,质量差等原因产生,进而会降低木塑复合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具有能够在原料板材进入共挤模具时进行清洁,保证木塑复合材料加工质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包括共挤模具,所述共挤模具的一端设置有板材进料口,所述共挤模具开设有板材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板材清洁装置,所述板材清洁装置包括立架,所述立架的上侧固接有能够便于板材通过的框体,所述框体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固接有能够朝向板材上下两表面喷气的喷嘴,所述框体的一侧还固接有两分别与喷嘴连通的喷气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可以采用外部的高压气泵等装置与喷气管连通,从而使两喷嘴喷射高压气体,从而在板材通过框体进入共挤模具的板材进料口时,两喷嘴能够对板材的表面的喷射高压气体,从而对板材的表面进行清洁,保证板材在进入共挤模具时的清洁,进而保证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嘴均趋向远离共挤模具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喷嘴倾斜设置,能够使喷嘴喷出的气体朝向远离共挤模具喷射气体,从而便于板材的清洁,便于灰尘的汇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的上侧以及下侧还均设置有若干加热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加热灯管能够在板材通过框体时对板材进行预热,一方面蒸发板材内的水分,另一方面消除板材内的应力,保证板材的定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滑摩擦片能够增加传送带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板材的传送,防止打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共挤模具的两侧还均固接有螺旋挤出机,所述螺旋挤出机包括水平设置且与共挤模具连通的送料筒,所述送料筒外侧固接有若干加热环,所述送料筒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辊,所述送料筒的远离共挤模具的一端上侧均固接有下料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可以将混合后的塑料粉末同时投入两螺旋挤出机的下料槽内,然后塑料粉末通过自身重力下降的同时送料筒内的螺旋输送辊对粉料趋向共挤模具输送,且与此同时,加热环对送料桶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使塑料粉末在传送的过程中融化并从共挤模具的两侧进入共挤模具,使融化后的塑料均匀的包裹于板材上,保证复合材料的加工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筒外侧对应加热环的位置还均固接有通风环,所述通风环与加热环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环的一侧还固接有与通风通道连通的冷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环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较高时,或需要关闭加热环时,可以开启冷风机对加热环快速进行降温,避免加热环余热较高,影响板材的加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工作时,板材通过板材输送装置向共挤模具的板材进料口输送时,板材端部下侧能够通过承接板进行承接,保证板材与板材进料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板材在传送过程中,两限位辊相互靠近的一侧能够分别抵接于板材的两侧,从而对板材的两侧进行限位,进而保证板材与板材进料口的精准定位,便于板材进入共挤模具内进行加工;2.工作时,将板材插设于传送间隙内,然后两传送带同步转动能够通过两传送带相互靠近一侧的摩擦力带动板材前进,从而完成板材的输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3.在板材输送至两输送带之间或输送出两输送带之间时可以通过支撑板对板材进行支撑,此外,板材在传送时,可以通过限位辊对板材的两侧进行限位,保证板材的传送精度,便于板材进入共挤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螺旋挤出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板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板材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加热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共挤模具;11、板材进料口;12、板材出料口;13、定位辊;14、承接板;2、板材输送装置;21、架体;22、传送带;221、防滑摩擦片;23、支撑板;231、滑槽;232、刻度槽;24、限位杆;241、限位环;242、螺母;25、限位辊;251、缓冲层;3、板材清洁装置;31、立架;32、框体;33、喷嘴;331、喷气管;34、加热灯管;341、输电线;4、螺旋挤出机;41、送料筒;42、加热环;43、通风环;431、冷风机;44、螺旋输送辊;441、伺服电机;45、下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包括共挤模具1,共挤模具1的一端开设有板材进料口11且其另一端开设有板材出料口12,共挤模具1靠近板材进料口11的一侧设置有板材输送装置2,板材输送装置2与共挤模具1之间设置有板材清洁装置3,共挤模具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共挤模具1连通的螺旋挤出机4。参照图2,共挤模具1对应板材进料口11两侧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辊13,两定位辊13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板材进料口11的对应侧处于同一竖直面,共挤模具1对应板材进料口11下侧的位置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承接板14,承接板14的上侧与板材进料口1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工作时,板材通过板材输送装置2向共挤模具1的板材进料口11输送时,板材端部下表面能够通过承接板14进行承接,保证板材与板材进料口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板材在传送过程中,两定位辊13相互靠近的一侧能够分别抵接于板材的两侧,从而对板材的两侧进行定位,进而保证板材与板材进料口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包括共挤模具(1),所述共挤模具(1)的一端设置有板材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模具(1)开设有板材进料口(11)的一侧设置有板材清洁装置(3),所述板材清洁装置(3)包括立架(31),所述立架(31)的上侧固接有能够便于板材通过的框体(32),所述框体(32)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固接有能够朝向板材上下两表面喷气的喷嘴(33),所述框体(32)的一侧还固接有两分别与喷嘴(33)连通的喷气管(3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包括共挤模具(1),所述共挤模具(1)的一端设置有板材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模具(1)开设有板材进料口(11)的一侧设置有板材清洁装置(3),所述板材清洁装置(3)包括立架(31),所述立架(31)的上侧固接有能够便于板材通过的框体(32),所述框体(32)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固接有能够朝向板材上下两表面喷气的喷嘴(33),所述框体(32)的一侧还固接有两分别与喷嘴(33)连通的喷气管(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3)均趋向远离共挤模具(1)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共挤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2)的上侧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诺瓦型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