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0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属于石墨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车刀,车刀连接有驱动车刀转动的驱动装置,车刀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包括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毛刷,毛刷的底端与工作台的顶端抵接,固定块连接有动力件,动力件带动固定块及毛刷沿工作台的表面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收集工作台表面的废屑的效果。

A lath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graphit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
本技术涉及石墨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
技术介绍
石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且可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常用石墨制作模具,以提高模具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通常采用车床对石墨进行加工,现有的用于加工石墨的车床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车刀,车刀连接有驱动车刀进行加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埋设于壳体内,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车刀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工件,再由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运行,由驱动装置带动车刀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车刀不断与工件接触,从而产生废屑,废屑将溅至工作台的表面,降低工作台表面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便于收集工作台表面的废屑。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车刀,车刀连接有驱动车刀转动的驱动装置,车刀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包括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毛刷,毛刷的底端与工作台的顶端抵接,固定块连接有动力件,动力件带动固定块及毛刷沿工作台的表面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工件加工时,首先通过夹持装置将工件夹紧,再由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车刀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将落至工作台的表面;待加工结束后,由动力件带动固定块沿工作台的表面移动,则毛刷不断与工作台的表面接触,并将工作台表面的废屑带至工作台的一侧,再将收集的废屑进行清理即可,固定块及毛刷的设置便于收集工作台表面的废屑,便于清理,从而提高工作台表面的清洁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毛刷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毛刷的顶端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固定块为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废屑的过程中,毛刷不断与工作台接触,长期使用下,毛刷比较脏,连接板与固定块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更换毛刷,从而便于及时清理毛刷,提高毛刷的清洁度,提高使用毛刷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结构及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且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较为稳固,便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毛刷一侧设置有海绵,海绵与固定块连接,海绵的底端与工作台的顶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沿工作台的表面移动时,很可能会有部分废屑依然留在工作台的表面,海绵的设置起到双重清理的作用,毛刷扫过后,再由海绵进一步清理残留的废屑,从而彻底清理废屑,降低废屑残留于工作台表面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开设有T字形的卡槽,卡槽内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卡块与海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期使用后,海绵的底端将沾满碎屑,从而无法持续完成清理工作,此时,可将卡块沿卡槽的内壁滑出,即可将海绵由固定块上取下,及时清洗或更换新的海绵,提高使用海绵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远离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承接盒,承接盒的顶端不高于工作台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沿工作台的表面移动至工作台的边缘处时,可将废屑推至承接盒内,无需再借助其他工具将废屑转移,承接盒的设置便于清理工作台表面的废屑,提高工作台表面的清洁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盒的内壁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承接盒的侧壁并与工作台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接盒内的废屑较多时,可拧松固定螺栓,直至固定螺栓的一端脱离工作台,固定螺栓的设置,便于将承接盒由工作台上取下以实现废屑的转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盒设置有至少三个,多个承接盒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毛刷沿工作台的表面移动时,部分废屑可能由工作台的边缘落至壳体的底端内壁,将承接盒沿工作台的侧壁设置多个,毛刷在移动时,废屑可由工作台的边缘落至承接盒内,降低废屑落至壳体底端内壁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与工作台滑移连接的两个夹持块,夹持块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质槽,夹持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螺栓,夹持块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工件加工时,首先将夹持块移动至工作台上合适的位置处,再将工件放置于容质槽内,并由夹持螺栓将工件夹紧即刻,夹持块及夹持螺栓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夹持块上的制动螺栓,制动螺栓的一端穿过夹持块并与工作台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持块移动至工作台上合适的位置后,再将制动螺栓穿过夹持块并使得制动螺栓的一端与工作台螺纹连接,即可将夹持块固定于工作台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固定块及毛刷的设置便于收集工作台表面的废屑,便于及时清理废屑,从而提高工作台表面的清洁度;2.海绵的设置可起到双重清理的作用,毛刷扫过后,再由海绵进一步清理残留的废屑,从而彻底清理废屑,降低废屑残留于工作台表面的可能性;3.承接盒的设置可承接由工作台表面落下的废屑,便于清理废屑,提高工作台表面的清洁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开合门;111、把手;12、车刀;13、控制器;2、工作台;21、滑槽;22、螺纹孔;23、承接盒;231、固定螺栓;3、夹持装置;31、夹持块;311、滑块;312、制动螺栓;313、容质槽;32、夹持螺栓;4、清理装置;41、固定块;411、凹槽;412、卡槽;413、气缸;42、毛刷;421、连接板;4211、连接螺栓;43、海绵;431、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车刀12,车刀12连接有驱动车刀12转动的驱动装置,车刀1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3,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用于清理废屑的清理装置4。参照图1,壳体1的一侧滑移连接有开合门11,开合门11上设置有把手111,壳体1的一个内壁上设置有车刀12,车刀12的轴线为水平设置,车刀12连接有驱动车刀12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埋设于壳体1内,由控制器13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壳体1内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位于车刀12的一侧,工作台2的低端与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工作台2靠近车刀12的一侧设置有夹持装置3,参照图2,夹持装置3包括两个夹持块31和多个夹持螺栓32。夹持块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311,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车刀(12),车刀(12)连接有驱动车刀(12)转动的驱动装置,车刀(1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清理装置(4),清理装置(4)包括位于工作台(2)上方的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底端设置有毛刷(42),毛刷(42)的底端与工作台(2)的顶端抵接,固定块(41)连接有动力件,动力件带动固定块(41)及毛刷(42)沿工作台(2)的表面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车刀(12),车刀(12)连接有驱动车刀(12)转动的驱动装置,车刀(1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清理装置(4),清理装置(4)包括位于工作台(2)上方的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底端设置有毛刷(42),毛刷(42)的底端与工作台(2)的顶端抵接,固定块(41)连接有动力件,动力件带动固定块(41)及毛刷(42)沿工作台(2)的表面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42)与固定块(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21),毛刷(42)的顶端与连接板(421)连接,连接板(421)与固定块(41)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42)一侧设置有海绵(43),海绵(43)与固定块(41)连接,海绵(43)的底端与工作台(2)的顶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模具生产加工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1)的底端开设有T字形的卡槽(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石优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