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02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包括一底座、一工装体、一弹性部件、一压盘和四柱子;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工装体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弹性部件卡设于工装体和所述容置腔之间;所述定子和支架均套设于工装体上;所述工装体的纵轴处具有一中心阶梯孔,所述压盘的下部插入所述中心阶梯孔中,且该压盘的外壁具有四支耳;四所述柱子的下部分别插设于底座上,且每所述柱子的顶端均具有一弧形凹部;所述四支耳、四铆钉、四柱子从上至下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每所述铆钉的顶端抵于一支耳的底面,该铆钉的底端抵接于一柱子的弧形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A riveting tool for stator and bracket of flywheel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
技术介绍
飞轮发电机由安装在动力飞轮上的外转子和安装在动力侧盖上的定子总成200组成,所述定子总成200由铆钉203将定子201与支架202铆接成一体(如图1-2所示)。所述定子201包括铁芯2011、线架2012和线圈2013;所述铁芯2011由复数片0.5mm厚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具有一中心孔20111,所述中心孔20111内壁一处还向外凹陷形成一铁芯键槽20112,在所述中心孔20111外围还设有四透孔20113;所述线架2012由两个组成,分别从上下盖封住铁芯的磁极表面,起到绕制线圈2013及线圈2013与铁芯2011之间的隔离绝缘作用,所述线架2012中心处具有一多边形透孔20121。所述支架2012中心处设有阶梯透孔202,依次为第一大孔2021、第二大孔2022和小孔2023,在所述第二大孔2022的底部设有四透孔2024,在所述第二大孔2022内壁且对应于四透孔2024处向外凹陷形成四凹口2025,所述四透孔2024与所述铁芯2011上的四透孔20113相对应,所述小孔2023直径与所述铁芯2011的中心孔20111相同。所述铆钉203为平头铝铆钉,铆钉203穿过所述支架2012上的四透孔2024和所述铁芯2011上的四透孔20113,将定子201与支架202铆接成一体。铆接要求:(1)铁芯中心孔20111必须与支架内孔2023对齐;(2)定子201与支架202必须压实铆紧。
技术实现思路
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包括定子和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定子和支架的四铆钉,还包括一底座、一工装体、一弹性部件、一压盘和四柱子;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工装体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弹性部件卡设于工装体和所述容置腔之间;所述定子和支架均套设于工装体上;所述工装体的纵轴处具有一中心阶梯孔,所述压盘的下部插入所述中心阶梯孔中,且该压盘的外壁具有四支耳;四所述柱子的下部分别插设于底座上,且每所述柱子的顶端均具有一弧形凹部;所述四支耳、四铆钉、四柱子从上至下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每所述铆钉的顶端抵于一支耳的底面,该铆钉的底端抵接于一柱子的弧形凹部。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四阶梯透孔,所述阶梯透孔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大孔和小圆孔,每所述柱子的下部均插入一阶梯透孔的大孔中。优选地,还包括一胎具组件,所述胎具组件具有三胎具,每所述胎具的外壁均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工装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径段、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中径段的外壁环设有一第二凹槽,且该中径段上设有三个与所述胎具相匹配的切口,三所述胎具分别可径向移动地插入三切口中,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平齐,一橡胶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中;所述定子和支架均紧密套设于大径段上。优选地,所述定子具有铁芯,该铁芯的中心孔内壁具有一铁芯键槽;一所述胎具的底部设有一径向键槽,一第一平键插设所述径向键槽中,且该第一平键的外部插入铁芯键槽中。优选地,所述小径段插入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第一键槽;所述小径段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一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与第二键槽相对应设置,一第二平键卡于所述第二键槽,且该第二平键可在第一键槽中上下移动设置。优选地,所述大径段的外壁设有四缺口,所述四缺口与四柱子一一对应设置,且缺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子上部的外径。优选地,三所述胎具的内侧面均为锥度圆弧面,所述中心阶梯孔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锥孔、小径孔和大径孔;所述压盘从上至下包括大径部、锥度部和小径部;所述锥孔、锥度圆弧面均与所述锥度部相匹配设置;所述小径部伸入所述小径孔中,所述锥度部卡于所述锥孔中,并与三胎具的内锥度圆弧面贴合设置。优选地,四所述支耳均匀布设于所述大径部上,所述大径部上环设有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三凹槽位于四支耳的上方。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现有的为飞轮发电机定子总成的主视立体图。图2现有为飞轮发电机定子总成的后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的使用状态一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的使用状态二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工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胎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本技术中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图6和图8,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100,包括定子201和支架202,以及用于连接定子201、支架202的四铆钉203,还包括一底座1、一工装体2、一弹性部件3、一压盘4和四柱子5和一胎具组件6;所述底座1的中心处具有一容置腔11,所述工装体2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容置腔11中,所述弹性部件3卡设于工装体2和所述容置腔11之间;所述定子201和支架202均套设于工装体2上;所述工装体2的纵轴处具有一中心阶梯孔21,所述压盘4的下部插入所述中心阶梯孔21中,且该压盘4的外壁具有四支耳41;四所述柱子5的下部分别插设于底座1上,且每所述柱子5的顶端均具有一弧形凹部51;所述四支耳41、四铆钉203、四柱子5从上至下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每所述铆钉203的顶端抵于一支耳41的底面,该铆钉203的底端抵接于一柱子5的弧形凹部51。请再参阅图1-3和图5,所述底座1上设有四阶梯透孔12,所述阶梯透孔12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大孔121和小圆孔122,每所述柱子5的下部均插入一阶梯透孔12的大孔121中。四所述阶梯透孔12与定子201铁芯2011的四透孔2011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小圆孔122的作用在于方便所述柱子5的安装与更换。所述柱子5从上至下为小径柱52和大径柱53,所述弧形凹部51设于所述小径柱52的顶端,所述大径柱53插设于所述大孔121中。请再参阅图3、图6和图7,所述胎具组件6具有三胎具61,每所述胎具61的外壁均设有一第一凹槽611;所述工装体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径段22、大径段23和小径段24;所述中径段22的外壁环设有一第二凹槽221,且该中径段22上设有三个与所述胎具61相匹配的切口222,三所述胎具61分别可径向移动地插入三切口222中,且所述第一凹槽611与第二凹槽221相平齐,一橡胶圈7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611与第二凹槽221中;所述定子201和支架202均紧密套设于所述大径段23上。三胎具61的外侧圆弧面R与所述铁芯2011的中心孔20111贴合设置。所述橡胶圈7卡设在三胎具61的第一凹槽611和工装体2的第二凹槽221中,起到三个胎具61的定位和径向回位作用。所述大径段23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包括定子和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定子和支架的四铆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座、一工装体、一弹性部件、一压盘和四柱子;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工装体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弹性部件卡设于工装体和所述容置腔之间;所述定子和支架均套设于工装体上;所述工装体的纵轴处具有一中心阶梯孔,所述压盘的下部插入所述中心阶梯孔中,且该压盘的外壁具有四支耳;四所述柱子的下部分别插设于底座上,且每所述柱子的顶端均具有一弧形凹部;所述四支耳、四铆钉、四柱子从上至下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每所述铆钉的顶端抵于一支耳的底面,该铆钉的底端抵接于一柱子的弧形凹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包括定子和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定子和支架的四铆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座、一工装体、一弹性部件、一压盘和四柱子;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工装体的下部插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弹性部件卡设于工装体和所述容置腔之间;所述定子和支架均套设于工装体上;所述工装体的纵轴处具有一中心阶梯孔,所述压盘的下部插入所述中心阶梯孔中,且该压盘的外壁具有四支耳;四所述柱子的下部分别插设于底座上,且每所述柱子的顶端均具有一弧形凹部;所述四支耳、四铆钉、四柱子从上至下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且每所述铆钉的顶端抵于一支耳的底面,该铆钉的底端抵接于一柱子的弧形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四阶梯透孔,所述阶梯透孔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大孔和小圆孔,每所述柱子的下部均插入一阶梯透孔的大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发电机定子与支架的铆接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胎具组件,所述胎具组件具有三胎具,每所述胎具的外壁均设有一第一凹槽;
所述工装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径段、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中径段的外壁环设有一第二凹槽,且该中径段上设有三个与所述胎具相匹配的切口,三所述胎具分别可径向移动地插入三切口中,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平齐,一橡胶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中;所述定子和支架均紧密套设于大径段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朝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