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84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包括掌套、连杆组件以及指套组件,所述掌套用于套装于手掌外;掌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指套组件用于套装于手指外;指套组件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其中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指套组件用于固定手指,而掌套用于固定手掌,通过连杆组件将指套组件和掌套连接起来,便可进行手指与手掌的固定及功能锻炼。

A finger sleeve for promoting repair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of hand tendon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
本技术涉及医用复健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
技术介绍
目前,在手指肌腱断裂后,手术缝合肌腱,在术后康复阶段,早期手指需要肌腱松弛状态以利于肌腱修复愈合。肌腱愈合后期需要活动手指,以防止术后肌腱粘连及功能的恢复。而市面上用于手指康复的结构主要是在一块手掌托盘上设置固定指环,将手指对应穿入指环内进行固定,该方式需要整个手掌都被固定,不能灵活针对个别手指进行功能锻炼,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指套组件用于固定手指,而掌套用于固定手掌,通过连杆组件将指套组件和掌套连接起来,便可进行单个或多个手指与手掌的固定,及后期的功能锻炼。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包括掌套、连杆组件以及指套组件,所述掌套用于套装于手掌外;掌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指套组件用于套装于手指外;指套组件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其中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优选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连接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杆的一端通过弹性部件与伸缩杆的端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部。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的端部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优选的,所述掌套包括掌托以及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固接于掌托的一端,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掌托的另一端;连接带与掌托连接后形成环形套结构;所述连接带由弹力绷带制成;所述掌托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优选的,所述指套组件包括沿手指方向延伸的第一指托以及第一环形套;第一指托穿接于第一环形套内并与第一环形套固接;所述第一指托的前端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优选的,指套组件还包括第二指托以及第二环形套,第二指托穿接于第二环形套内并与第二环形套固定;第二指托的前端与第一指托的后端铰接;第二指托的后端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优选的,第二指托的后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第二指托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优选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接孔;第三连接部为接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指套组件套装于手指外部,掌套套装于手掌外,通过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指套组件的前端固定,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掌套固定,如此,手指便可相对手掌呈伸直状态展开,利于手指的康复。且指套组件可针对需要修复的手指进行固定,避免其他手指以及手掌的其他部位被包覆造成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指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指套组件的另一种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指套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掌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掌套;11、连接带;12、掌托;121、第一连接部;21、第一指托;22、第一环形套;23、第二指托;231、第二连接部;24、第二环形套;30、连杆组件;31、连接杆;32、固定杆;33、弹性部件;321、第三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的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包括掌套10、连杆组件30以及指套组件,掌套10用于套装于手掌外,且在掌套1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1。另外,指套组件用于套装于手指外;指套组件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部231。具体连杆组件30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部321,且第一连接部121与其中一个第三连接部321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第二连接部231与另一个第三连接部321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时,可在对应手指上套上指套组件,而掌套10套装于手掌外,此后,将通过连杆组件30的一端的第三连接部321与掌套10的第一连杆部连接,连杆组件30的另一端的第三连接部321与指套组件的前端固定,如此,在连杆组件30的支撑张开作用下,手指便可相对手掌呈伸直状态展开,利于手指的康复。且指套组件可针对需要修复的手指进行固定,避免其他手指以及手掌的其他部位被包覆造成不便。而在手指康复后,可将连杆组件30的两端与指套组件拆卸和掌套10拆卸,便于手指和掌套10的分开脱下,拆装方便。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杆组件30包括连接杆31以及两个固定杆32,具体两个固定杆32分别连接于连接杆31的两端,固定杆32的一端通过弹性部件33与伸缩杆的端部连接;固定杆3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321,如此,在进行连接时可将两个固定杆32的第三连接部321分别连接于掌套10的第一连接部121和指套组件的第二连接部231,而固定杆32和连接杆31之间通过弹性部件33连接,即整个连杆组件30的长度可相对拉伸,适合不同手指和手掌长度的使用者,适用范围更广。而相对长度固定的连接杆31则可实现较大范围的支撑,避免手指弯曲,但整个连杆组件30具有一定的拉伸空间,也可允许手指在较小范围的活动,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更进一步的是,上述的弹性部件33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31的端部固定,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2的端部固定。如此,弹簧的拉伸和收缩可使连杆组件30具有一定长度变化范围,使用灵活。当然,弹性部件33也可选用硅胶材质等其他具有易拉伸变形且自主复位性能的材料制成。此外,上述连杆组件30也可直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杆制成,在伸缩杆的两端设置上述第三连接部321即可。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掌套10包括掌托12以及连接带11,使连接带11的一端固接于掌托12的一端,连接带11的另一端连接于掌托12的另一端;连接带11与掌托12连接后形成环形套结构;连接带11由弹力绷带制成;第一连接部121设于掌托12上,掌托12可由软塑或者硅胶制成,在佩戴时,手掌与手指连接的部分承托在掌托12上,而连接带11则可环绕在手掌外部,进行佩戴,佩戴方便且舒适。当然,掌托12上可设置多个第三连接部321,便于不同的指套组件与掌托12连接。优选的,参见图4,上述的指套组件包括沿手指方向延伸的第一指托21以及第一环形套22;第一指托21穿接于第一环形套22内并与第一环形套22固接;第一指托21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部231,如此,在佩戴时,可将手指的前端指节由第一指托21承托进行固定,而第一环形套22套在手指防止第一指托21移动,佩戴方便且对手指进行承托固定。该结构基础下的指套组件可适用于大拇指。进一步的,在佩戴于食指、中指、小指或者无名指等指节多的手指时,参见图2,指套组件还包括第二指托23以及第二环形套24,第二指托23穿接于第二环形套24内并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掌套、连杆组件以及指套组件,所述掌套用于套装于手掌外;掌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指套组件用于套装于手指外;指套组件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其中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掌套、连杆组件以及指套组件,所述掌套用于套装于手掌外;掌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指套组件用于套装于手指外;指套组件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其中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第三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特征在于,连杆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连接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杆的一端通过弹性部件与伸缩杆的端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的端部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促进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的手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套包括掌托以及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固接于掌托的一端,连接带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强李腾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