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包括康复带主体、中药包放置网兜、第一带体、第二带体,所述康复带主体前部缝制有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上方缝制有松紧带,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两侧设置有按摩凸起,所述康复带主体内部设置有电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中药包放入中药包放置网兜中,松紧带可防止中药包从中药包放置网兜中滑出,首先可根据需要康复护理的部位的粗细大致调整第二带体的长度,按摩凸起不仅能够起到按摩作用,也可以防止康复带主体滑动,将刺面块粘在柔面条上的合适位置使得康复带主体固定在需要康复护理的部位,其智能化程度高,可对中药包进行定温加热,使得中药包的挥发性好,提高了药效,使用更加方便。
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el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
本技术涉及中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
技术介绍
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医学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医疗体系,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症治规律,目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但可以避免口服中草药带来的副作用,也特别适合距离皮肤较近的位置进行治疗,诸如;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骨刺、骨质疏松、神经痛,肩周炎等,一般都是将装中药材的药袋或膏药贴直接贴附在人体的皮肤上,靠体温和自然释放药性来进行渗透。经常会用到康复护理带的部位有胳膊腿的关节部位,腰部等,这些部位的粗细相差较大,根据使用者的胖瘦差距也会较大,但是,目前的康复护理带在护理腰部时长度合适,但是用到胳膊腿的关节部位时则需要缠绕好几圈,不能够对带体的长度进行调整,不方便佩戴,且不能够固定中药袋,智能化程度低,不能够根据个人需要对中药包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整,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目前的康复护理带在护理腰部时长度合适,但是用到胳膊腿的关节部位时则需要缠绕好几圈,不能够对带体的长度进行调整,不方便佩戴,且不能够固定中药袋,智能化程度低,不能够根据个人需要对中药包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整,不方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包括康复带主体、中药包放置网兜、第一带体、第二带体,所述康复带主体前部缝制有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上方缝制有松紧带,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两侧设置有按摩凸起,所述康复带主体内部设置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板前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型号是HTF3223,所述电热板后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后部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是ARMIC0016,所述康复带主体后部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康复带主体一侧缝制有所述第一带体,所述康复带主体另一处缝制有所述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上均成型有通孔,所述第一带体上缝制有柔面条,所述第二带体远离所述康复带主体的一端缝制有刺面块,所述第二带体后部缝制有母扣,所述母扣远离所述康复带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公扣,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位于所述康复带主体的中间部位,所述按摩凸起在所述康复带主体上对称分布,所述按摩凸起成型于所述导热板。优选的,所述电热丝在所述电热板上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导热板缝制在一起,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康复带主体缝制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上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母扣的数量为2个,所述公扣的数量为6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将中药包放入中药包放置网兜中,松紧带可防止中药包从中药包放置网兜中滑出。2、首先根据需要康复护理的部位的粗细大致调整第二带体的长度,将不同垂直方向的公扣扣在母扣上,可对第二带体的长度进行调整,将中药包放置网兜朝向人体的一面贴紧放置在需要康复的部位,按摩凸起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按摩作用,也可以防止康复带主体滑动,将刺面块粘在柔面条上的合适位置使得康复带主体固定在需要康复护理的部位。3、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调整电热丝加热温度,温度传感器可对加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通过控制芯片控制电热丝的工作,使得电热丝对中药包的加热温度处于设置值范围内,康复护理带的智能化程度高,加热使得中药包的挥发性好,提高了药效,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的后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图中:1、康复带主体;2、中药包放置网兜;3、松紧带;4、按摩凸起;5、电热板;6、电热丝;7、导热板;8、温度传感器;9、隔热板;10、控制芯片;11、显示屏;12、控制按钮;13、第一带体;14、第二带体;15、通孔;16、柔面条;17、刺面块;18、母扣;19、公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康复带主体1、中药包放置网兜2、第一带体13、第二带体14,康复带主体1前部缝制有中药包放置网兜2,中药包放置网兜2用以放置中药包,中药包放置网兜2上方缝制有松紧带3,松紧带3用以固定中药包,中药包放置网兜2两侧设置有按摩凸起4,按摩凸起4用以按摩并增大康复带主体1与人体之间的摩擦力,康复带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热板5,电热板5用以加热中药包,电热板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6,电热丝6用以发热,电热板5前部设置有导热板7,导热板7用以导热,导热板7内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是HTF3223,用以检测加热温度,电热板5后部设置有隔热板9,隔热板9用以隔热,隔热板9后部设置有控制芯片10,控制芯片10的型号是ARMIC0016,用以控制装置运行,康复带主体1后部镶嵌有显示屏11,显示屏11用以显示温度,显示屏11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2,控制按钮12用以控制装置运行,康复带主体1一侧缝制有第一带体13,第一带体13用以固定康复带主体1,康复带主体1另一处缝制有第二带体14,第二带体14用以固定康复带主体1,第一带体13和第二带体14上均成型有通孔15,通孔15用以透气,第一带体13上缝制有柔面条16,柔面条16用以与刺面块17配合连接,第二带体14远离康复带主体1的一端缝制有刺面块17,刺面块17用以与柔面条16配合连接,第二带体14后部缝制有母扣18,母扣18用以与公扣19配合连接,母扣18远离康复带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公扣19,公扣19用以与母扣18配合连接,温度传感器8、控制按钮12、显示屏11和电热丝6与控制芯片10电连接。中药包放置网兜2位于康复带主体1的中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康复带主体(1)、中药包放置网兜(2)、第一带体(13)、第二带体(14),所述康复带主体(1)前部缝制有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2),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2)上方缝制有松紧带(3),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2)两侧设置有按摩凸起(4),所述康复带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热板(5),所述电热板(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6),所述电热板(5)前部设置有导热板(7),所述导热板(7)内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电热板(5)后部设置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后部设置有控制芯片(10),所述康复带主体(1)后部镶嵌有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2),所述康复带主体(1)一侧缝制有所述第一带体(13),所述康复带主体(1)另一处缝制有所述第二带体(14),所述第一带体(13)和所述第二带体(14)上均成型有通孔(15),所述第一带体(13)上缝制有柔面条(16),所述第二带体(14)远离所述康复带主体(1)的一端缝制有刺面块(17),所述第二带体(14)后部缝制有母扣(18),所述母扣(18)远离所述康复带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公扣(19),所述温度传感器(8)、所述控制按钮(12)、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电热丝(6)与所述控制芯片(1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康复带主体(1)、中药包放置网兜(2)、第一带体(13)、第二带体(14),所述康复带主体(1)前部缝制有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2),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2)上方缝制有松紧带(3),所述中药包放置网兜(2)两侧设置有按摩凸起(4),所述康复带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热板(5),所述电热板(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6),所述电热板(5)前部设置有导热板(7),所述导热板(7)内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电热板(5)后部设置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后部设置有控制芯片(10),所述康复带主体(1)后部镶嵌有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2),所述康复带主体(1)一侧缝制有所述第一带体(13),所述康复带主体(1)另一处缝制有所述第二带体(14),所述第一带体(13)和所述第二带体(14)上均成型有通孔(15),所述第一带体(13)上缝制有柔面条(16),所述第二带体(14)远离所述康复带主体(1)的一端缝制有刺面块(17),所述第二带体(14)后部缝制有母扣(18),所述母扣(18)远离所述康复带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军,肖长江,李辉,刘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胡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