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张紧床单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5152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张紧床单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裁剪出矩形的床单件(9),将床单件(9)的每个拐角(1,5)彼此叠置,与床单件的拐角(1,5)的顶部隔开间距地将彼此叠置的区域通过接缝连接并且将伸出超过接缝的顶部分离,从而形成类似方形的床单件(11),其中,将床单件(9)分别在拐角(1,5)处在两个抓持点(2,3;6,7)处进行抓持,使在第一边缘棱边(13,13')处的第一抓持点(2;6)平行于由床单件展开的平面在带动床单件(9)的相应的区域的情况下朝着在第二边缘棱边(14,14')处的第二抓持点(3;7)移动并且使抓持点(2',3;6',7)保持相叠并且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形式的床单尖角,其沿着第二直角边(17)设有接缝(18)并且除此以外沿着接缝(18)分离。

Methods and equipment for making tension she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张紧床单的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张紧床单(Spannbettüchen)或同类的保护罩套(Schonbezügen)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从幅面物(Bahnware)裁下矩形的床单件(Tuchstücke),将床单件的每个拐角彼此叠置,与床单件的拐角的顶部隔开间距地将彼此叠置的区域通过接缝连接并且将伸出超过接缝的顶部分离,从而形成类似方形的罩套(Bezug)或床单件。
技术介绍
由文件DE3542445C1已知一种相应的方法。例如如由所说明的出版文献已知的,从幅面物裁下矩形的床单件,其中,该床单件分别可设有纵向缝边和横向缝边。对于形成类似方形的罩套或床单件而言重要的是,根据现有技术,对于构造方形的罩套或同类物而言重要的拐角区域的构造仅可手动地实施。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将床单件从用于床单件的生产设备中手动地取出。接着,将床单件在每个拐角的区域中对角地折叠,从而相邻的床单边缘齐平地伸延。随后,沿着假想的线制造连接接缝,并且接着,将折叠的床单区段在连接接缝旁边从床单件裁下。当在床单件的所有四个拐角处结束该工作时,类似方形的床单件制作完成。该过程根据现有技术仅可手动地实施,从而用于制作完成张紧床单或同类物的时间取决于手动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拐角区域(其优选地应形成精确垂直地指向的棱边)的制作精度也取决于手动操作人员的熟练技巧。仅可手动地执行这种方法的事实基本上在于,每个床单件必须在拐角处被对角地折叠,这意味着,床单件的一部分在拐角区域中必须从水平的平面中向上翻转,以便在拐角中形成相应的床单翻边(Tuchumschlag)。这样的做法在实践中不可通过机器或自动地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创造一种这种类型的方法,在其中能够实现精确地、准确地且可通过机器实施地构造拐角区域。为了解决该任务,本专利技术提出,-将床单件分别在拐角的区域中在两个形成拐角的边缘棱边附近在与拐角隔开与待形成的类似方形的罩套或床单的桥接高度相对应的间距下在两个抓持点处进行抓持,-使在第一边缘棱边处的第一抓持点平行于由所述床单件展开的平面在带动床单件的相应的区域的情况下朝着在第二边缘棱边处的第二抓持点移动,-使两个抓持点保持相叠并且由此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形式的床单尖角(Tuchzipfel),其与斜边相对而置的顶部(Spitze,有时也称为尖端)通过抓持点形成,其第一直角边形成床单件的第二边缘棱边的延长部并且其第二直角边形成待安置的接缝和分离部位的区域,-床单尖角沿着第二直角边设有接缝并且除此以外沿着接缝分离,-使这样制作完成的床单件在抓持点处释放。这种方法以简单的方式能够实现,通过机器实施相应的方法过程,因为运动流程可简单地控制并且可利用简单的机器的器件来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床单件分别在拐角的区域中在两个形成拐角的边缘棱边附近在与拐角的顶部隔开与待形成的类似方形的罩套或同类物的桥接高度相对应的间距下在两个抓持点处进行抓持。桥接高度稍后确定方形的罩套的垂直棱边的高度。通过抓持点实现床单件在相应的区域中的固定。在此,为了生成相应的拐角区域,将处于第一边缘棱边处的第一抓持点平行于由床单件展开的平面朝着处于床单件的第二边缘棱边处的第二抓持点移动。在此,床单件的相应的区域被带动,从而接着使两个抓持点保持相叠并且由此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形式的床单尖角。该三角形的斜边与通过抓持点形成的顶部相对而置。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形成床单件的第二边缘棱边的延长部,而垂直于第一直角边指向的第二直角边形成待安置的接缝和分离部位的区域。随后,使床单尖角沿着第二直角边设有接缝并且在接缝旁边分离,从而接缝得到保持,但床单尖角被分离。接着,可以在抓持点处释放这样制作完成的床单件。相应的拐角区域然后按照形状如此形成,以至于在所有四个拐角区域制作完成时产生方形的罩套。这种方法的特别的优点在于,为了形成拐角区域或床单尖角不需要将床单件翻边,这在实践中不可自动地执行或难以控制,而是将床单件的处于床单尖角的区域中的区域通过移动抓持点彼此叠置,从而实现精确且同样可通过机器实施的制造方式。在此,优选地设置成,同时加工床单件的两个前面的拐角区域。此外,优选地设置成,同时加工床单件的两个后面的拐角区域。对于这些设计方案,自然在两个拐角区域(前面的拐角区域或后面的拐角区域)处在成形相应的床单尖角时在两个元件处分别需要相应的方法,这如有可能可同时实现。该方法也可以如此实施,使得首先在拐角区域中形成相应的床单尖角、对其进行缝制、并且将其裁下,并且在缝制和裁下期间,已经在另外的拐角区域处开始床单尖角的形成。由此实现床单件的重叠的加工,由此减少对于整个生产的时间耗费。也可以设置成,同时加工前面的拐角区域和后面的拐角区域。特别优选地设置成,借助于机器的、自动的、电的、气动的和/或受电子控制的设备运行所述方法和各个方法步骤。在此,特别优选地设置成,借助于设备仅实施垂直于所展开的床单件的平面且对此平行的运动。通过这种方法可实现,使用相对简单的可容易控制的设备,因为为了成形相应的罩套仅需要垂直的和水平的运动。与现有技术相反,不需要将床单区域翻边并且不需要由此必要的耗费。由此,使整个方法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实现通过机器执行所述方法。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中,已知一种用于制造张紧床单或同类的保护罩套的设备,所述张紧床单或保护罩套由裁下的幅面物成形为类似方形的罩子(Überzug),所述设备带有用于沿面型的取向运输分开的床单件的运输装置。这样的设备例如由文件DE3542445C1已知。为了使床单件的拐角区域也可通过机器生成,本专利技术设置成,分别在床单件的拐角的区域中在两个形成拐角的边缘棱边附近在与拐角隔开与待形成的类似方形的罩套或床单的桥接高度相对应的间距下布置有机械的抓取器件,其在闭合位置中固定床单件的抓持点并且在打开位置中将其释放,这些抓取器件中的第一抓取器件尤其是为了打开和闭合可仅在垂直于床单件的平面指向的方向上调节,或同样,可在闭合的状态下调节,这些抓取器件中的第二抓取器件同样可为了打开和闭合而调节,以及优选地,附加地可在闭合的状态下垂直地调节到如下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抓取器件在床单件的平面上方或下方移位,其中,该抓取器件尤其可在垂直地调节的位置中或同样在没有垂直调节的情况下水平地调节或可围绕垂直的轴线摆动,更确切地说从基本位置或所述垂直地调节的位置中调节或摆动到工作位置中,在所述工作位置中,第二抓取器件定位在第一抓取器件上方或下方,从而形成床单件的尖角,所述尖角伸出超过床单件的纵向棱边,布置有缝纫设备(Nähvorrichtung)和剪切设备,借助于所述缝纫设备可沿着被尖角伸出超过的纵向边缘棱边生成接缝,借助于所述剪切设备可将伸出超过接缝的尖角分离。根据该设计方案,布置有相应的抓取器件,所述抓取器件可定位在打开位置中并且在闭合位置中固定床单件的相应的抓持点。这些抓取器件中的第一抓取器件为了打开和闭合可仅在垂直于床单件的平面指向的方向上调节,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张紧床单或同类的保护罩套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从幅面物裁下矩形的床单件(9),将所述床单件(9)的每个拐角(1,5)彼此叠置,与所述床单件的拐角(1,5)的顶部隔开间距地将彼此叠置的区域通过接缝连接并且将伸出超过所述接缝的顶部分离,从而形成类似方形的罩套(11)或床单件,其特征在于,/n- 将所述床单件(9)分别在拐角(1,5)的区域中在两个形成所述拐角(1,5)的边缘棱边附近在与所述拐角隔开与待形成的类似方形的罩套(11)或床单的桥接高度相对应的间距下在两个抓持点(2,3;6,7)处进行抓持,/n- 使在所述第一边缘棱边(13,13')处的第一抓持点(2;6)平行于由所述床单件展开的平面在带动所述床单件(9)的相应的区域的情况下朝着在所述第二边缘棱边(14,14')处的第二抓持点(3;7)移动,/n- 使两个抓持点(2',3;6',7)保持相叠并且由此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形式的床单尖角,其与所述斜边(15)相对而置的顶部通过所述抓持点(2,3;6,7)形成,其第一直角边(16)形成所述床单件(9)的第二边缘棱边(14)的延长部并且其第二直角边(17)形成待安置的接缝(18)和分离部位的区域,/n- 所述床单尖角沿着所述第二直角边(17)设有接缝(18)并且除此以外沿着所述接缝(18)分离,/n- 使这样制作完成的床单件(9)在所述抓持点(2,3;6,7)处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1 DE 102017113666.51.一种用于制造张紧床单或同类的保护罩套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从幅面物裁下矩形的床单件(9),将所述床单件(9)的每个拐角(1,5)彼此叠置,与所述床单件的拐角(1,5)的顶部隔开间距地将彼此叠置的区域通过接缝连接并且将伸出超过所述接缝的顶部分离,从而形成类似方形的罩套(11)或床单件,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床单件(9)分别在拐角(1,5)的区域中在两个形成所述拐角(1,5)的边缘棱边附近在与所述拐角隔开与待形成的类似方形的罩套(11)或床单的桥接高度相对应的间距下在两个抓持点(2,3;6,7)处进行抓持,
-使在所述第一边缘棱边(13,13')处的第一抓持点(2;6)平行于由所述床单件展开的平面在带动所述床单件(9)的相应的区域的情况下朝着在所述第二边缘棱边(14,14')处的第二抓持点(3;7)移动,
-使两个抓持点(2',3;6',7)保持相叠并且由此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形式的床单尖角,其与所述斜边(15)相对而置的顶部通过所述抓持点(2,3;6,7)形成,其第一直角边(16)形成所述床单件(9)的第二边缘棱边(14)的延长部并且其第二直角边(17)形成待安置的接缝(18)和分离部位的区域,
-所述床单尖角沿着所述第二直角边(17)设有接缝(18)并且除此以外沿着所述接缝(18)分离,
-使这样制作完成的床单件(9)在所述抓持点(2,3;6,7)处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加工所述床单件(9)的两个前面的拐角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加工所述床单件(9)的两个后面的拐角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加工所述前面的拐角区域和所述后面的拐角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机器的、自动的、电的、气动的和/或受电子控制的设备运行所述方法和各个方法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所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赖因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施马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