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117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0‑100℃,以10‑30℃/min升温至90‑150℃,保温2‑5min,再以10‑30℃/min升温至200‑250℃,保温2‑5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280℃,检测器温度为200‑26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50‑200: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操作简单,稳定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A method for the purity determination of succinic anhydride by gas chromatograp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分析检测技
,尤其涉及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丁二酸酐为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微溶于冷水和乙醚,溶于热水和丙酮,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食品添加剂及制药中间体,可用于制造琥珀酰亚胺等药物。由于丁二酸酐纯度测定一般采用滴定法,测定周期较长,误差较大,且目前尚没有统一国家标准来测定丁二酸酐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操作简单,稳定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0-100℃,以10-30℃/min升温至90-150℃,保温2-5min,再以10-30℃/min升温至200-250℃,保温2-5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280℃,检测器温度为200-26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50-200:1。优选地,色谱柱的规格为30m×320μm×0.25μm。优选地,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以15℃/min升温至90℃,保温2min,再以10℃/min升温至230℃,保温2min。优选地,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优选地,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50℃。优选地,进样口的分流比为100:1。优选地,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优选地,进样量为0.2μL。优选地,氮气的纯度≥99.999%。优选地,以浓度为0.2g/mL丁二酸酐的丙酮溶液作为样品溶液。优选地,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丁二酸酐纯度。优选地,以医药级丁二酸酐为对照品。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配制溶剂:空白溶剂:丙酮。定性溶液:用2.5mL丙酮溶解0.5g医药级丁二酸酐。样品溶液:用2.5mL丙酮溶解0.5g待测工业级丁二酸酐。进样:分别取空白溶剂、定性溶液、样品溶液0.2μL,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丁二酸酐纯度。上述空白溶剂是为了去除溶剂丙酮的干扰的,定性溶液是为了确定丁二酸酐的保留时间的即峰定位。面积归一法为本领域常规色谱纯度计算方法,具体操作为:去除溶剂峰,将丁二酸酐峰面积除以丁二酸酐峰面积和杂质峰面积的总和,即得到丁二酸酐的纯度。本专利技术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操作简单,稳定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其规格为30m×320μ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0℃,以10℃/min升温至90℃,保温5min,再以10℃/min升温至200℃,保温5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5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配制溶剂:空白溶剂:丙酮。定性溶液:用2.5mL丙酮溶解0.5g医药级丁二酸酐。样品溶液:用2.5mL丙酮溶解0.5g待测工业级丁二酸酐。进样:分别取空白溶剂、定性溶液、样品溶液0.2μL,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丁二酸酐纯度。实施例2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其规格为30m×320μ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00℃,以30℃/min升温至150℃,保温2min,再以30℃/min升温至250℃,保温2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15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配制溶剂和进样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其规格为30m×320μ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以15℃/min升温至120℃,保温3min,再以15℃/min升温至220℃,保温3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5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配制溶剂和进样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其规格为30m×320μ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以20℃/min升温至130℃,保温4min,再以20℃/min升温至240℃,保温4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10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配制溶剂和进样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其规格为30m×320μ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以15℃/min升温至90℃,保温2min,再以10℃/min升温至230℃,保温2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10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配制溶剂和进样同实施例1。实施例1-5的丁二酸酐纯度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数据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0-100℃,以10-30℃/min升温至90-150℃,保温2-5min,再以10-30℃/min升温至200-250℃,保温2-5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280℃,检测器温度为200-26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50-2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0-100℃,以10-30℃/min升温至90-150℃,保温2-5min,再以10-30℃/min升温至200-250℃,保温2-5min;以氮气为载气,载气流速为25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280℃,检测器温度为200-260℃,进样口的分流比为50-2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柱的规格为30m×320μm×0.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以15℃/min升温至90℃,保温2min,再以10℃/min升温至230℃,保温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酐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气流速为30mL/min,空气流速为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