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窗器和内开内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0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窗器和内开内倒窗,闭窗器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限位机构,将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限位,使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限位机构能够在检测到火灾发生后释放第一弹性部件;导向部件;拉索,绕过导向部件,拉索能够随释放的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扯回。内开内倒窗,包括的闭窗器。未发生火情时,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窗扇可以自由开闭。发生火情时,限位机构释放第一弹性部件,压缩好的第一弹性部件发生反弹,扯回拉索从而使窗扇与窗框闭合。该技术方案采用拉索关闭门窗,安装方式更加自由,不受门窗类型的限制,能够满足诸如内开内倒窗等多种类型门窗的装配使用要求,并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门窗。

Window closers and inside opening and inside reversing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闭窗器和内开内倒窗
本专利技术用于防火门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闭窗器和内开内倒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门窗尤其是安装在外墙上的防火窗,对于阻隔烟气、火焰性能要求较高,防止在火灾发生时造成重大损失。为了具有更好的防火性能,要求防火窗在发生火灾时,具有能够自动关闭的功能。同时,还要求防火窗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灵活开关,操作方便。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能够自动关闭的功能,需要在防火门窗上设置结构复杂的自动关闭装置,占用门窗空间大,而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启闭灵活性差,操作不便。此外,内开内倒窗是可以通过旋转窗子的把手,带动窗子内部的连动五金机构,而使窗处于锁紧、平开、内倒三种不同位置的窗子。针对内开内倒窗具有上述多种多样不同的打开状态,现有技术中鲜有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实现自动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闭窗器和内开内倒窗,其能够满足内开内倒窗等多种类型门窗的装配使用要求,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门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闭窗器,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限位机构,将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限位,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在检测到火灾发生后释放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导向部件;拉索,绕过所述导向部件,所述拉索能够随释放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扯回。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温感元件。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具有限位齿,所述温感元件抵住所述限位部件,并使所述限位部件的限位齿卡住所述第一滑块。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齿和所述滑块通过斜面配合,所述限位齿和所述滑块间的作用力具有使所述限位齿与所述滑块分离的分力。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护管,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一滑块均设在所述护管中。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护管连接,所述限位部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护管上设有过孔,所述限位齿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温感元件支撑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限位部件之间。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滑块,设在所述护管中;拉索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拉索与所述拉索固定板连接;第二弹性部件,设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弹性系数。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拉索固定板上设有定位调紧块,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调紧块连接,另一端连接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开设连接槽,拉索端部设有圆柱端子,拉索通过圆柱端子卡于连接槽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快装夹持螺母。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护管的远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的限位螺丝,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设有限位套,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套在所述限位套外侧。第二方面,内开内倒窗,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闭窗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使用时,闭窗器的主体部分与窗框(窗扇)连接,拉索与窗扇(窗框)连接,未发生火情时,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窗扇可以自由开闭。发生火情时,限位机构释放第一弹性部件,压缩好的第一弹性部件发生反弹,扯回拉索从而使窗扇与窗框闭合。该技术方案采用拉索关闭门窗,安装方式更加自由,不受门窗类型的限制,能够满足诸如内开内倒窗等多种类型门窗的装配使用要求,并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门窗。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未发生火情开窗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未发生火情关窗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发生火情关窗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闭窗器,其能够安装在门窗上,当火灾发生后实现门窗的自动关闭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在窗体上安装为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见图1,闭窗器包括第一弹性部件1、限位机构、导向部件2和拉索3,其中,第一弹性部件1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第一弹性部件1可采用弹簧、弹片、气撑等,其用于提供扯回拉索3的驱动力。使用时,第一弹性部件1的固定端与窗扇或窗框连接,第一弹性部件1的活动端与拉索3直接或间接连接,用于在火灾发生后牵引拉索3。限位机构与第一弹性部件1直接或间接配合,并将第一弹性部件1的活动端限位,使第一弹性部件1处于压缩状态,限位机构能够在检测到火灾发生后释放第一弹性部件1。导向部件2可采用导向轴、导向轮等,导向部件2用于调整拉索3的走向,使拉索3由活动端的运动方向调整至窗扇的开合方向。拉索3可采用钢丝绳、尼龙绳等类型绳索,参见图1,拉索3绕过导向部件2,拉索3的一端与第一弹性部件1的活动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拉索3能够随释放的第一弹性部件1的活动端扯回,拉索3的另一端与窗框或窗扇连接。使用时,闭窗器的主体部分与窗框(窗扇)连接,拉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闭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弹性部件,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n限位机构,将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限位,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在检测到火灾发生后释放所述第一弹性部件;/n导向部件;/n拉索,绕过所述导向部件,所述拉索能够随释放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扯回。/n

【技术特征摘要】
1.闭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弹性部件,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
限位机构,将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限位,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机构能够在检测到火灾发生后释放所述第一弹性部件;
导向部件;
拉索,绕过所述导向部件,所述拉索能够随释放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扯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温感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活动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具有限位齿,所述温感元件抵住所述限位部件,并使所述限位部件的限位齿卡住所述第一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和所述滑块通过斜面配合,所述限位齿和所述滑块间的作用力具有使所述限位齿与所述滑块分离的分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管,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一滑块均设在所述护管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红枚解延福王惠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铸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