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晓琳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081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传输单元,其中,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进行磁电转换,能够将磁能转换后的电能进行存储或将电能转换后的磁能进行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构成能用于电动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之间充电的无线充电系统,代替传统的电网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线充电方式,解决了传统电动交通工具在行驶中电量不足时无法及时找到有线/无线充电场所的问题,避免了电动交通工具电力耗尽导致的电动交通工具突然失速、造成交通事故等问题的出现。同时通过传输单元的线圈结构,使得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能够根据角度偏移关系进行配合电能传输,解决了角度偏移造成的电能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A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交通工具由于具有低环境能耗,不需要化石燃料等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人类能源危机,因此,发展与使用电动交通工具代替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但是电动交通工具仍然给消费者带来很多购买上的担忧。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动交通工具的电池续航能力。然而电池的发展又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即使发现了“超长续航”电池,真正的应用到电动交通工具上也需要考虑到成本。目前市面上以使用有线充电的电动交通工具为主,以及少量使用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动交通工具。有线充电需要充电桩,充电桩需要定期的维护,如果充电桩是在户外,恶劣的天气(雨,雪)也会对充电的便利和安全造成很多隐患。另外随着电动交通工具的大量涌现,找到一个充电桩充电有时也很困难。而现有的电动交通工具无线充电技术中将传输线圈平铺在地面上,接收线圈安装在电动交通工具的底盘上,仍需要消费者寻找固定的有铺设传输线圈的充电场所。因此,在消费者使用电动交通工具时,无论该电动交通工具使用有线充电方式或传统的无线充电方式,皆存在行驶中电量不足时可能无法及时找到有线/无线充电场所的问题,存在交通工具电力耗尽导致的交通工具突然失速、造成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通过改进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解决了传统电动交通工具在行驶中电量不足时无法及时找到有线/无线充电场所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进行磁电转换,能够将磁能转换后的电能进行存储或将电能转换后的磁能进行传输。可选地,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其中,所述传输单元,用于输送电能至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将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传输单元产生的磁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与第三线圈配合提升传输角度左偏时的电能传输效率;所述第二线圈,用于与第三线圈配合提升传输角度右偏时的电能传输效率。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送电车辆的传输单元传输的电能;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传输单元相对于所述接收单元的偏移角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确认所述传输单元相对于所述接收单元的偏移角度时,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的开启或关闭。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用于为第一电动交通工具提供附近的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信息,同时能够将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请求发送至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在第一电动交通工具和第二电动交通工具达成合作意向时,所述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开启所述接收单元,所述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开启所述传输单元。可选地,所述终端能够是搭载有充电APP的电动交通工具自带终端,充电APP能够基于电动交通工具自带的定位、通信等装置进行不同电动交通工具间的适配,即充电APP能够通过UI界面显示多个适合的第一电动交通工具或第二电动交通工具。可选地,传输单元设置在电动交通工具的头部,接收单元设置在电动交通工具尾部。可选地,在偏移角度角度偏向左侧时,控制单元控制传输单元的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开启以提升有效磁场面积;在偏移角度偏向右侧,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开启以提升有效磁场面积。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S1:基于终端确认第一电动交通工具和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合作关系;S2:基于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传输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开启与关闭。可选地,所述S1包括:S11:基于所述终端为第一电动交通工具选取适配的多个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S12: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选择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达成合作关系。可选地,所述S2包括:S21:通过所述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接收单元开启;S22: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确认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所述传输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所述接收单元的偏移角度;S23: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的开启或关闭。可选地,所述S12包括:S121: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基于电价、距离等因素选择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S122:在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同意电价的情况下,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选择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达成合作关系;S123:在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不满意电价的情况下,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能够与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进行电价商议。可选地,S12还包括:S124:在两车用户商议失败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终端为第一电动交通工具选取新一批适配的多个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S125:在两车用户商议成功的情况下,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用户选择该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达成合作关系。本专利技术的首要改进之处为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改进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构成能用于电动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之间充电的无线充电系统,代替传统的电网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线充电方式,解决了传统电动交通工具在行驶中电量不足时无法及时找到有线/无线充电场所的问题,避免了电动交通工具电力耗尽导致的电动交通工具突然失速、造成交通事故等问题的出现。同时通过传输单元的线圈结构,使得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能够根据角度偏移关系进行配合电能传输,解决了角度偏移造成的电能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简化模块连接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传输单元的简化装置连接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图5是传统的传统无线传输系统的磁场仿真效果图;图6是本与传统无线传输系统有效磁场面积相同的专利技术的无线传输系统的磁场仿真效果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方法的简化流程图;和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方法的具体流程图。附图标记列表1:传输单元2:接收单元3:检测单元4:控制单元5:终端11:第一线圈12:第二线圈13:第三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进行磁电转换,能够将磁能转换后的电能进行存储或将电能转换后的磁能进行传输。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传输单元1和接收单元2,其中,传输单元1,用于输送电能至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接收单元2;接收单元2,用于将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传输单元1产生的磁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其中,传输单元1和接收单元2均与电动交通工具的蓄电池电连接。接收单元2可以是平面线圈。第一电动交通工具被定义为待充电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传输单元,其中,/n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进行磁电转换,能够将磁能转换后的电能进行存储或将电能转换后的磁能进行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传输单元,其中,
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进行磁电转换,能够将磁能转换后的电能进行存储或将电能转换后的磁能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输送电能至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将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传输单元产生的磁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其中,
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与第三线圈配合提升传输角度左偏时的电能传输效率;
所述第二线圈,用于与第三线圈配合提升传输角度右偏时的电能传输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传输单元相对于所述接收单元的偏移角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确认所述传输单元相对于所述接收单元的偏移角度时,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的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为第一电动交通工具提供附近的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信息,同时能够将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请求发送至待选第二电动交通工具;
在第一电动交通工具和第二电动交通工具达成合作意向时,所述第一电动交通工具的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开启所述接收单元,所述第二电动交通工具的终端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开启所述传输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牟晓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