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安专利>正文

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67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构成包括锅壳;设在锅壳顶部的冲天管、设在锅壳中的外胆、内胆、炉膛和燃烧器,内胆套在外胆中间,在外胆与内胆的壁面之间设有一烟气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的下端具有一个与炉膛相通和烟气进口,上端具有一个与冲天管的烟气出口。利用导流通道使烟气在通道中呈紊流状流动,使烟气中的高热质点不断地换为烟气的外围质点而与炉壁进行换热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替代现有的燃油燃气锅炉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胆立式锅护。现有的双胆立式锅炉,主要由锅壳、设在锅壳中的炉胆和套接在炉胆中的用管道连通的吊胆以及设在吊胆下方的炉膛所构成。这种锅炉的不足是其炉膛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是以吊胆与炉胆之间的整个环空部份为其进、出口,高温烟气在吊胆和炉胆间的环空中里层流状运动状态与吊胆和炉胆壁相触接上升,且对流受热面的流速低,传热系数小,烟气流程短、排烟温度高,热能损失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为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大多数的改进方案都是在如何使燃料在炉内得以充分燃烧放出热能方面进行设计,如中国专利CN2103091U公开的“立式节能消烟除尘汽水两用炉”,其改进方案是在护胆壁的四周设置若干个具有一定角度和方向的三次喷风嘴,利用该三次送风结构使其在燃烧的顶部形成富氧空气膜,使未燃尽的可燃气体得以充分燃烧放热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面对改变烟气的流动状态,使热量得以高效换热以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的改进方案尚未见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里紊流状运动与炉胆壁接触换热的节能、高热效的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锅炉内胆与外壁之间的环空中设置烟气导流通道这一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其构成包括锅壳、设在锅壳顶部的冲天管、设在锅壳中的外胆、内胆、炉膛和燃烧器,内胆套在外胆中间,在外胆与内胆的壁面之间设有一烟气导流通道,该通道的下端具有一个与炉膛相通的烟气进口,上端具有一个与冲天管相通的烟气出口。工作时炉膛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下端的烟气进口进入烟气导流通道,烟气在烟气导流通道内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运动方向,使烟气形成紊流状流动,处在紊流外缘边的烟气的高热质点与炉胆壁触接进行热交换后马上又被带离壁面,原处在紊流中部的高热质点又成为紊流外缘边的质点与炉胆壁触接换热,使得烟气的放热系数提高,增强了传热,使排烟温度下降。同时,烟气导流通道也增长了烟气的流程,也可使烟气中所蓄热能得以充分释放出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所述的烟气导流通道的进口可设在燃烧器的火焰出口处的正上方位置处,从燃烧器喷出的火焰在动能作用下碰在炉膛的后壁后再折回到炉膛的前方进入烟气导流通道,使火焰在炉膛内里“ζ”字型燃烧状,增长了火焰长度,延长了火焰燃烧时间,同时还可使火焰烟气在炉膛内产生回流和旋涡,加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燃烧充分,减少了不完全燃烧损失,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所述的烟气导流通道可以选择各种结构形式,如简单地在内胆外壁和外胆内壁之间焊接一块螺旋状铁质隔板构成一螺纹状烟气通道,也可设计成如平置的横式迷宫状通道,烟气从下层的开口进入中层,在中层中绕内胆壁一圈后再从开在尾端的开口进入上层。如此循环最后从顶层的烟气出口出来进入冲天管排出。还可以设计成竖式迷宫状的结构形式,都可起到改变烟气运动状况、延长烟气流程和滞留时间,加强热交换的作用。本技术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烟气流程长,锅炉尾部的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高,排烟温度低、热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结构简单易做,对现有的双胆立式锅炉稍加改造即可。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螺纹状烟气通道的构成示意图图3 横式迷宫状烟气通道的构成示意图图4 竖式述宫烟气通道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构成包括锅壳1、冲天管2、外胆3、内胆4、炉膛5、燃烧器6和底座7,各部分均可沿用现有的双胆立式锅炉的结构形式构成。设在外胆3和内胆4之间的烟气导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种螺纹状烟气通道,可简单地由焊接在外胆内壁和内胆外壁之间的一环状螺纹状铁板9所构成,参见图2,其下端开口10为烟气进口,设在燃烧器6的火焰出口处的正上方位置处。上端接于内胆顶部,其烟气出口11与冲天管2相通。螺纹状烟气通道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反时针方向。烟气导流通道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横式迷宫状结构形式,由一块竖立连接于内胆外壁与外胆内壁之间的其上端接上隔板,下端接下隔板的隔板12和数块平置的开有一缺口的环状板14构成,各层环状板的开口如图错落排列,烟气从下端的第一层环状板的缺口15进入,在第一层中顺时针运行,从第二层环状板的缺口16进入第二层,在第二层中反时针运行,以此类推,最后从最上层的缺口17出来进入冲天管排出。烟气导流通道还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竖式述宫状的结构形式,由设在内胆顶部和底部的上隔板18,下隔板19、一块竖直设在外胆3和内胆4之间的其上端与上隔板相接、下端与下隔板相接的全隔板20、数块其高度低于内胆高度的立式隔板21所构成,各块立式隔板的一端相间依序分别相接于上、下隔板,烟气的进口23设在下隔板19上,烟气出口24设在上隔板18上,且位于全隔板20的相对于烟气进口23的另一边。权利要求1.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包括锅壳,设置锅壳顶部的冲天管,设在锅壳中的外胆、内胆、炉膛和燃烧器,内胆套在外胆中间,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胆与内胆的壁面之间设有一烟气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的下端具有一个与炉膛相通的烟气进口,上端具有一个与冲天管相通的烟气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胆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通道的进口设在燃烧器火焰出口的正上方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导流通道为由一设置在外胆内壁与内胆外壁之间的螺纹状隔板所构成的螺纹状烟气导流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导流通道为由一竖立于外胆内壁与内胆外壁之间的隔板和数块平置的开有一缺口的环状板所构成的横式迷宫状烟气导流通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导流通道为竖式迷宫状烟气通道,由设在内胆顶部和底部的上、下隔板、一块竖直设在外胆内壁和内胆外壁之间的其上端与上隔板相接、下端与下隔板相接的全隔板,数块其高度低于内胆高度的立式隔板所构成,所述的各立式隔板的一端依序分别相接于上、下隔板,烟气的进、出口分设在全隔板的两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其构成包括锅壳、设在锅壳顶部的冲天管、设在锅壳中的外胆、内胆、炉膛和燃烧器,内胆套在外胆中间,在外胆与内胆的壁面之间设有一烟气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的下端具有一个与炉膛相通的烟气进口,上端具有一个与冲天管相通的烟气出口。利用导流通道使烟气在通道中呈紊流状流动,使烟气中的高热质点不断地换为烟气的外围质点而与炉壁进行换热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替代现有的燃油燃气锅炉使用。文档编号F22B21/00GK2284347SQ96224129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正安 申请人:李正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胆立式燃油燃气锅炉,包括锅壳、设置锅壳顶部的冲天管,设在锅壳中的外胆、内胆、炉膛和燃烧器,内胆套在外胆中间,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胆与内胆的壁面之间设有一烟气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的下端具有一个与炉膛相通的烟气进口,上端具有一个与冲天管相通的烟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安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