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454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13
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其包括一个母排极板,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导电铜柱。所述母排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每一个所述导电铜柱包括一个穿过所述条形孔的铜塞,以及一个套设于铜塞端部且抵接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铜帽,所述铜塞包括一个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上的塞头,一个一端连接于塞头靠近母排极板的端部且末端穿过所述条形孔的筒状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筒状部远离塞头一端的周向外侧的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起。所述铜帽包括一个铜帽顶,一个设置于铜帽顶靠近铜塞的一端的周向内侧的环形卡扣。本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通过铜塞与铜帽卡扣连接方式,便于调整导电铜柱与母排极板的相对位置,降低了复合母排的安装难度。

A movable laminated copper pilla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
本技术属于复合母排
,特别是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母排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连接排,可算是配电系统的高速公路。与传统的、笨重的、费时和麻烦的配线方法相比,使用复合母线排可以提供现代的、易于设计、安装快速和结构清晰的配电系统。在复合母排行业,导电铜柱在各类电力电子元器件以及母排之间的搭接有着极其广泛且巨大的作用。一般而言,现有的导电铜柱一般通过铜柱穿过极板定位孔并且通过铜帽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将铜柱固定在极板之上使铜柱与极板相对位置固定。由于复合母排常安装于柜体间,因柜体加工误差较大,需要较高母排的相对精度才能保证其顺利安装,其安装难度较大。为满足安装便利性,提供一种新型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便于母排柜体安装的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其包括一个母排极板,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导电铜柱。所述母排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每一个所述导电铜柱包括一个穿过所述条形孔的铜塞,以及一个套设于铜塞端部且抵接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铜帽,所述铜塞包括一个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上的塞头,一个一端连接于塞头靠近母排极板的端部且末端穿过所述条形孔的筒状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筒状部远离塞头一端的周向外侧的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起。所述铜帽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铜帽顶,一个设置于铜帽顶靠近铜塞的一端的周向内侧的环形卡扣,以及一个形成在所述环形卡扣与铜帽顶之间的环形槽,当所述铜帽套设于铜塞上时,所述筒状部抵接于铜帽顶上且所述环形凸起卡入环形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铜塞的中部设有一个贯穿所述铜塞、铜帽以及母排极板的排列方向的搭接孔。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起的截面形状包括半圆形,梯形以及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径且所述条形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塞头的外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筒状部的外壁与条形孔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塞头、筒状部和环形凸起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铜帽顶和环形卡扣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通过铜塞与铜帽卡扣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调整导电铜柱与母排极板的相对位置,以适用于实际复合母排在柜体中安装,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所具有的母排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包括一个母排极板10,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母排极板10上的导电铜柱20,一个所述导电铜柱20即为所述母排极板10上的一个连接端口。另外,所述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还包括其他一些电气连接组件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在一一详细说明。所述母排极板10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11,所述导电铜柱20的数量与所述条形孔的数量一一对应,通过至少一个条形孔用于对应导电铜柱的安装固定,达到单个母排极板上多个连接端口的结构。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条形孔11用于调整导电铜柱20的导向移动以及调整导电铜柱20与母排极板10上的相对位置。另外,所述条形孔11开孔的长度方向可根据复合母排在柜体中的实际安装情况开设。所述导电铜柱20包括一个穿设在所述条形孔11中的铜塞21,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铜塞21的端部的铜帽22。所述铜塞21包括的中部的搭接孔212。所述铜塞21可以由纯铜或铜合金制成。所述搭接孔212用于导电铜柱20与外界的电性连接。所述铜塞21包括一个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10上的塞头211,一个一端连接于塞头211并靠近母排极板10的端部且末端穿过所述条形孔11的筒状部21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筒状部212远离塞头211一端的周向外侧且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起213。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条形孔11的孔径大于所述筒状部212的外径且所述条形孔11的孔径小于所述塞头211的外径,即所述筒状部212穿过条形孔11时,所述塞头211的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10上形成单向限位。所述塞头211、筒状部212和环形凸起213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结构更加紧凑且连接更加可靠。所述环形凸起21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梯形以及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该环形凸起213的截面形状在保证所述筒状部212与铜帽22的卡接的可靠性的同时更利于铜塞21与铜帽22之间插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起213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以利于铜帽22被压入该环形凸起213。所述铜帽22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铜帽顶221,以及一个设置于铜帽顶221靠近铜塞21的一端的周向内侧的环形卡扣222,以及一个形成在所述环形卡扣222与铜帽顶221之间的环形槽223。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环形卡扣222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当所述铜帽22卡设于铜塞21上时,所述筒状部212抵接于铜帽顶221上且所述环形凸起213卡入环形槽223内,所述环形卡扣222远离铜帽顶221的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10上形成单向限位,从而与所述塞头211配合固定。所述环形卡扣222的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凸起213与母排极板10之间沿所述筒状部212长度方向的垂直间距,即所述环形凸起213始终对环形卡扣222具有朝向母排极板一侧的压力,从而形成导电铜柱20在条形孔11内的固定。所述铜帽22靠近铜塞21的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10上,以使导电铜柱20在条形孔11处固定。所述铜帽顶221和环形卡扣222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结构更加紧凑,连接更加可靠。另外,所述环形凸起213的外壁与环形槽223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筒状部212的外壁与条形孔11的内壁之间存有间隙,从而可以降低部件工艺精度和加工需求的同时,更利于铜柱20与母排析板21之间的移动。本技术提供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通过铜塞21与铜帽22卡扣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调整导电铜柱20与母排极板10的相对位置,以适用于实际复合母排在柜体中安装,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包括一个母排极板,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导电铜柱,所述母排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每一个所述导电铜柱包括一个穿过所述条形孔的铜塞,以及一个套设于铜塞端部且抵接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铜帽,所述铜塞包括一个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上的塞头,一个一端连接于塞头靠近母排极板的端部且末端穿过所述条形孔的筒状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筒状部远离塞头一端的周向外侧的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起,所述铜帽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铜帽顶,一个设置于铜帽顶靠近铜塞的一端的周向内侧的环形卡扣,以及一个形成在所述环形卡扣与铜帽顶之间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卡扣的一端朝向铜塞一端且所述环形卡扣的末端朝向环形卡扣的中心轴,当所述铜帽套设于铜塞上时,所述筒状部抵接于铜帽顶上且所述环形凸起卡入环形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包括一个母排极板,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导电铜柱,所述母排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每一个所述导电铜柱包括一个穿过所述条形孔的铜塞,以及一个套设于铜塞端部且抵接于所述母排极板上的铜帽,所述铜塞包括一个一端抵接于母排极板上的塞头,一个一端连接于塞头靠近母排极板的端部且末端穿过所述条形孔的筒状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筒状部远离塞头一端的周向外侧的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起,所述铜帽包括一个截面呈U形的铜帽顶,一个设置于铜帽顶靠近铜塞的一端的周向内侧的环形卡扣,以及一个形成在所述环形卡扣与铜帽顶之间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卡扣的一端朝向铜塞一端且所述环形卡扣的末端朝向环形卡扣的中心轴,当所述铜帽套设于铜塞上时,所述筒状部抵接于铜帽顶上且所述环形凸起卡入环形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活动叠层母排铜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塞的中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强王亮军彭乐忠胡顺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英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