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45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通过设置耦合支路,可在主回路中形成两个耦合回路。而且,由于每个耦合回路中均包含有容性耦合结构,故在每个耦合回路中均产生相位差,从而能够在每个耦合回路中产生一对零点。因此,上述滤波器相较于传统滤波器新增一对零点,为6腔4零点结构。而且,滤波器回路的排腔结构无需改变,只需增加耦合支路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容性耦合结构即可。此外,由于主回路中的首谐振器及尾谐振器设于同一侧,故便于输入、输出端口的布设,并有利于节约滤波器的布局空间。因此,上述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在实现多零点的同时,还具有较简单的结构。

Filter and filter loo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
技术介绍
滤波器作为一种选频器件,是通信设备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器件能否做到低插入损耗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通常的做法为增加零点个数以使得通带变宽、抑制变好,从而达到降低插入损耗的目的。传统的滤波器在增加零点时,一般需对滤波器的排腔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因此,虽然能实现多零点,但会导致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多零点的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一种滤波回路结构,包括六个谐振器,六个所述谐振器沿信号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形成主回路,首谐振器与尾谐振器之间设置有耦合调节结构,所述主回路中不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器连接形成耦合支路,并与所述主回路配合形成两个耦合回路,且每个所述耦合回路均包含容性耦合结构;其中,六个所述谐振器分布于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所述首谐振器与所述尾谐振器位于同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六个所述谐振器分别为依次设置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及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及所述第六谐振器分别构成所述首谐振器及所述尾谐振器,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分别分布有三个所述谐振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侧中间位置的所述谐振器与位于所述第二侧中间位置的所述谐振器连接,形成所述耦合支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三谐振器及所述第四谐振器依次分布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谐振器、所述六谐振器及所述第五谐振器依次分布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谐振器与所述第六谐振器连接形成所述耦合支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相层叠的介质块,所述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三谐振器及所述第四谐振器形成于其中一个所述介质块,所述第一谐振器、所述六谐振器及所述第五谐振器形成于另一个所述介质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谐振器之间通过设置所述容性耦合结构以形成所述耦合支路,并使两个所述耦合回路共用所述容性耦合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谐振器之间通过设置感性耦合结构以形成所述耦合支路,每个所述耦合回路中的所述容性耦合结构设置于除所述耦合支路外的相邻两个所述谐振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节结构为交叉耦合机构,可使所述首谐振器与所述尾谐振器之间在容性耦合与感性耦合之间切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首谐振器与所述尾谐振器之间的调节槽,且所述调节槽的一端与所述谐振器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可调。一种滤波器,包括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滤波回路结构。上述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通过设置耦合支路,可在主回路中形成两个耦合回路。而且,由于每个耦合回路中均包含有容性耦合结构,故在每个耦合回路中均产生相位差,从而能够在每个耦合回路中产生一对零点。因此,上述滤波器相较于传统滤波器新增一对零点,为6腔4零点结构。而且,滤波器回路的排腔结构无需改变,只需增加耦合支路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容性耦合结构即可。此外,由于主回路中的首谐振器及尾谐振器设于同一侧,故便于输入、输出端口的布设,并有利于节约滤波器的布局空间。因此,上述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在实现多零点的同时,还具有较简单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滤波回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及滤波回路结构100。其中,滤波器包括滤波回路结构100。而且,上述滤波器可以是介质滤波器,或金属腔体滤波器。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8,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滤波回路结构100包括六个谐振器110、耦合调节结构120及容性耦合结构130。六个谐振器110沿信号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形成主回路,首谐振器与尾谐振器之间设置有耦合调节结构120。通过耦合调节结构120调节,可使首谐振器与尾谐振器之间实现耦合,信号便可在主回路内由首谐振器向尾谐振器传输。首谐振器与尾谐振器之间可以是容性耦合,也可以是感性耦合。而且,首谐振器及尾谐振器分别用于与上述滤波器的输入接头及输出接头连接。六个谐振器110分别为依次设置的第一谐振器110a、第二谐振器110b、第三谐振器110c、第四谐振器110d、第五谐振器110e及第六谐振器110f。信号可依次沿第一谐振器110a、第二谐振器110b、第三谐振器110c、第四谐振器110d、第五谐振器110e及第六谐振器110f传递。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第一”、“第二”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便于进行区分。主回路中不相邻的两个谐振器100连接形成耦合支路11,并与主回路配合形成两个耦合回路,且每个耦合回路均包含容性耦合结构130。容性耦合结构130可以通过设置耦合槽、耦合孔的形式实现并进行调节,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能够对容性耦合量进行调节的结构。具体的,形成耦合支路11的两个谐振器100可以是容性连接也可以是感性连接。由于形成了两个耦合回路。而且,每个耦合回路中均包含有容性耦合结构130,故在每个耦合回路中均产生相位差,从而能够在每个耦合回路中产生一对零点。也就是说,上述滤波回路结果100具有两对零点。与传统的滤波器相比,上述滤波器新增一对零点,为6腔4零点结构。因此,够有效的降低插入损耗,提升带外抑制。六个谐振器110的排腔结构可以与现有滤波器回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谐振器,六个所述谐振器沿信号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形成主回路,首谐振器与尾谐振器之间设置有耦合调节结构,所述主回路中不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器连接形成耦合支路,并与所述主回路配合形成两个耦合回路,且每个所述耦合回路均包含容性耦合结构;/n其中,六个所述谐振器分布于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所述首谐振器与所述尾谐振器位于同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谐振器,六个所述谐振器沿信号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形成主回路,首谐振器与尾谐振器之间设置有耦合调节结构,所述主回路中不相邻的两个所述谐振器连接形成耦合支路,并与所述主回路配合形成两个耦合回路,且每个所述耦合回路均包含容性耦合结构;
其中,六个所述谐振器分布于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所述首谐振器与所述尾谐振器位于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谐振器分别为依次设置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五谐振器及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及所述第六谐振器分别构成所述首谐振器及所述尾谐振器,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分别分布有三个所述谐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侧中间位置的所述谐振器与位于所述第二侧中间位置的所述谐振器连接,形成所述耦合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三谐振器及所述第四谐振器依次分布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谐振器、所述六谐振器及所述第五谐振器依次分布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谐振器与所述第六谐振器连接形成所述耦合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懿非丁海林显添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