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35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炉,包括烧结炉本体和石蜡收集装置;所述的石蜡收集装置包括筒体、筒盖、设置在所述的筒盖上的输入部、输出部以及涡轮杆,所述的筒体下端设置有下底板,所述的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的筒盖为凹腔结构,所述的涡轮杆的上端定位在所述的筒盖上,所述的涡轮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的内腔,所述的输入部与所述的烧结炉本体的排蜡端连通,所述的输出部与一抽风机的吸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的输入部设置在所述的输出部的对立面且位于所述的输出部的下方,具有回收利用石蜡和氢气的主要功能。

A kind of sinter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炉
本技术属于烧结炉
,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炉。
技术介绍
本公司主要生产产品是磁粉以及磁块,在将磁粉生产磁块过程中,烧结炉是必要的加工工具,其中,烧结炉是一种可以给磁粉提供特定温度和特定环境压力以及真空度的热处理炉具,烧结炉一般包括:真空装置、加热保温装置、工艺气体装置、冷却装置(循环水冷和压力快冷等)、控制装置以及脱蜡装置,脱蜡装置的作用收集产品中加入的成型剂,为了是使产品更好的成型,通常需要在产品中加入成型剂,但是成型剂如果停留在产品中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成型剂在高温情况下会处于一种气化状态,通过真空泵组抽气气化的成型剂进行定向的运动,并通过脱蜡装置,完成成型剂的手机和存储,在现有的脱蜡装置中,常通过氢气在微正压状态下(高出大气压3000Pa)进行脱蜡工艺,在整个脱蜡过程中,通入定向流动的氢气,氢气、石蜡的混合气体通过燃烧排放到空气中,虽然这种脱蜡方式的脱蜡率能达到90%,但是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不但需要大量的安全保护措施,而且还造成大量的氢气和石蜡的浪费,每次烧结磁粉均需要重新购买大量的石蜡以及制作大量的氢气,给生产带了经济负担,例如参考文献为《装备制造技术》2013年第3期中“硬质合金真空/压力烧结炉差压脱蜡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烧结炉,该烧结炉具有回收利用石蜡和氢气的主要功能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烧结炉,包括烧结炉本体和石蜡收集装置;所述的石蜡收集装置包括筒体、筒盖、设置在所述的筒盖上的输入部、输出部以及涡轮杆,所述的筒体下端设置有下底板,所述的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的筒盖为凹腔结构,所述的涡轮杆的上端定位在所述的筒盖上,所述的涡轮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的内腔,所述的输入部与所述的烧结炉本体的排蜡端连通,所述的输出部与一抽风机的吸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的输入部设置在所述的输出部的对立面且位于所述的输出部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筒体的外壁设置有环形沟槽以用于定位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输出部与所述的抽风机的吸入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的第一管道上均布有第二冷却管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管道为弯折结构,所述的第一管道的弯折部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瓶以用于二次收集石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底板通过螺销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的筒体的下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与冷水循环机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底板上设置有排蜡口以用于将所述的筒体内的石蜡排出,所述的排蜡口能够选择性地密封或打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所述的上顶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环周设置有凸环,所述的凸环用于贴合在所述的筒盖的内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筒盖的下端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的环形板的环周间隔均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上顶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螺纹孔一一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的环形板与所述的上顶板通过螺销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的筒盖与所述的上顶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烧结炉采用烧结炉本体、石蜡手机装置与抽风机配合使用,能够对烧结炉本体排出的气体内的石蜡和氢气进行分离,并且采用涡轮杆、抽风机以及第一冷却管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将气体内含有90%的石蜡收集到筒体内以方便二次使用,而且能够将气体内的氢气通过输出部传输到烧结炉本体的氢气通入端,以方便二次使用,该烧结炉节约了大量的石蜡和氢气,方便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烧结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烧结炉的筒体和筒盖的示意图。其中:1:烧结炉本体,2:石蜡收集装置,21:筒体,22:筒盖,23:输入部,24:输出部,25:下底板,26:涡轮杆,27:凸环,28:环形板,29:上顶板,3:抽风机,4:第一冷却管道,5:排蜡口,6:第一管道,7:导流管,8:收集瓶,9:第二冷却管。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2以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炉本体1和石蜡收集装置2;石蜡收集装置2包括筒体21、筒盖22、设置在筒盖22上的输入部23、输出部24以及涡轮杆26,筒体21下端设置有下底板25,筒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4,筒盖22为凹腔结构,涡轮杆26的上端定位在筒盖22上,涡轮杆26的下端延伸至筒体21的内腔,输入部23与烧结炉本体1的排蜡端连通,输出部与抽风机3的吸入端连接,其中,输入部23设置在输出部24的对立面且位于输出部24的下方。本技术的烧结炉采用烧结炉本体1、石蜡手机装置与抽风机3配合使用,能够对烧结炉本体排出的气体内的石蜡和氢气进行分离,采用涡轮杆26、抽风机3以及第一冷却管道4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将气体内含有90%的石蜡收集到筒体21内以方便二次使用,而且能够将气体内的氢气通过输出部24传输到烧结炉本体1的氢气通入端,以方便二次使用,该烧结炉节约了大量的石蜡和氢气,方便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作为优选,下底板25通过螺销可拆卸安装在筒体21的下端,方便将筒体21内部吸附的石蜡清扫干净。作为优选,下底板25上设置有排蜡口5以用于将筒体21内的石蜡排出,排蜡口5能够选择性地密封或打开,当烧结炉本体烧结完成,石蜡已经全部从烧结炉本体内排到筒体21内,将密封的排蜡口5打开,石蜡沿排蜡口5排出以用于二次使用,当排蜡完成,将排蜡口5密封设置,可以采用螺纹盖合排蜡口5螺纹安装以方便密封或打开。实施例2以实施例1为基础,筒体21的外壁设置有环形沟槽以用于定位第一冷却管道4。输出部与抽风机3的吸入端通过第一管道6连通,第一管道6上均布有第二冷却管9道,其中,第一管道6为弯折结构,第一管道6的弯折部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7,导流管7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瓶8以用于二次收集石蜡,能够对未被收集在筒体21内的石蜡气体做进一步冷却降温以便于收集在收集瓶8内,第一冷却管道4和第二冷却管9均与冷水循环机连通。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向烧结炉本体1内腔通入氢气,氢气将携带已经气化的石蜡气体通过输入部23进入筒体21,抽风机3和涡轮杆26产生离心力,同时,第一冷却管道4内通入冷却水能够对气化的石蜡气体降低温度,进而,石蜡气体形成大颗粒状并通过离心力能够与氢气分离,大颗粒状的石蜡降落到筒体21的内壁或者下部,氢气沿输出部24进入第一管道6,此时,筒体21内能够吸附90%的石蜡,由于进入第一管道6内的氢气内仍然残留一部分石蜡气体,在第一管道6的外壁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炉本体和石蜡收集装置;/n所述的石蜡收集装置包括筒体、筒盖、设置在所述的筒盖上的输入部、输出部以及涡轮杆,所述的筒体下端设置有下底板,所述的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的筒盖为凹腔结构,所述的涡轮杆的上端定位在所述的筒盖上,所述的涡轮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的内腔,所述的输入部与所述的烧结炉本体的排蜡端连通,所述的输出部与一抽风机的吸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的输入部设置在所述的输出部的对立面且位于所述的输出部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炉本体和石蜡收集装置;
所述的石蜡收集装置包括筒体、筒盖、设置在所述的筒盖上的输入部、输出部以及涡轮杆,所述的筒体下端设置有下底板,所述的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的筒盖为凹腔结构,所述的涡轮杆的上端定位在所述的筒盖上,所述的涡轮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的筒体的内腔,所述的输入部与所述的烧结炉本体的排蜡端连通,所述的输出部与一抽风机的吸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的输入部设置在所述的输出部的对立面且位于所述的输出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外壁设置有环形沟槽以用于定位所述的第一冷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部与所述的抽风机的吸入端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的第一管道上均布有第二冷却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为弯折结构,所述的第一管道的弯折部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下方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瓶以用于二次收集石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津津王辉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海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