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30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包括上半气缸体,所述上半气缸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壳体,所述上半气缸体的上端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气缸槽,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体气缸体,所述上半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壳体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加强筋,所述一号加强筋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一号固定螺钉,所述一号加强筋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下体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的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加强筋,所述二号加强筋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圆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气缸体,能够加强其抗冲击的强度,能够便于搬运,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cylinder block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气缸体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气缸体。
技术介绍
汽车用气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它将各个气缸和曲轴箱连成一体,是安装活塞、曲轴以及其他零件和附件的支承骨架;现有的汽车用气缸体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抗冲击性能过低,不便于搬运,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气缸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包括上半气缸体,所述上半气缸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壳体,所述上半气缸体的上端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气缸槽,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体气缸体,所述下体气缸体的一侧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曲轴槽,所述上半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壳体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加强筋,所述一号加强筋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一号固定螺钉,所述一号加强筋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下体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的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加强筋,所述二号加强筋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圆形凹槽,所述二号圆形凹槽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二号固定螺钉,所述上半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的一号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槽,所述上半气缸体的前端的承重螺纹槽的内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柱,所述承重螺纹柱的前端设置有承重吊环。优选的,所述上半气缸体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壳体与下体气缸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半气缸体的上端外表面的气缸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槽。优选的,所述一号加强筋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螺钉与上半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加强筋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块与二号加强筋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加强筋的数量为若干组。优选的,所述二号加强筋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钉与下体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固定螺钉的数量为若干组。优选的,所述承重吊环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承重螺纹柱与上半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吊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优选的,所述承重螺纹柱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承重螺纹槽与上半气缸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螺纹柱的外置螺纹与承重螺纹槽的内置螺纹相互咬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该汽车用气缸体设置有一号加强筋以及二号加强筋,故而使用者在使用前可以将其一号加强筋以及二号加强筋放置在气缸体的表面,然后用扳手转动其一号固定螺钉和二号固定螺钉达到将一号加强筋以及二号加强筋固定在气缸体上的目的,让其利用一号加强筋以及二号加强筋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该汽车用气缸体的抗冲击性能,从而实现其提高该汽车用气缸体抗冲击性能的好处,因设置有承重吊环,故而使用者可以抓住承重吊环进行转动,将其承重吊环上的承重螺纹柱能够和承重螺纹槽相咬合达到其将承重吊环固定在气缸体上的目的,接着使用者可以用绳索穿过承重吊环向上抬起实现对该汽车用气缸体的搬运,改变了原有的在搬运时没有着力点造成其不便于搬运的坏处,从而实现其便于搬运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用气缸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用气缸体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用气缸体的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用气缸体的B的放大图。图中:1、上半气缸体;2、气缸槽;3、连接壳体;4、下体气缸体;5、曲轴槽;6、一号加强筋;7、一号圆形凹槽;8、一号固定螺钉;9、连接块;10、二号加强筋;11、二号圆形凹槽;12、二号固定螺钉;13、承重螺纹槽;14、承重螺纹柱;15、承重吊环;16、防滑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包括上半气缸体1,上半气缸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壳体3,上半气缸体1的上端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气缸槽2,连接壳体3的下端设置有下体气缸体4,下体气缸体4的一侧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曲轴槽5,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壳体3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加强筋6,一号加强筋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圆形凹槽7,一号圆形凹槽7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一号固定螺钉8,一号加强筋6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9,下体气缸体4的前端外表面的连接块9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加强筋10,二号加强筋10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圆形凹槽11,二号圆形凹槽1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二号固定螺钉12,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的一号加强筋6的一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槽13,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的承重螺纹槽13的内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柱14,承重螺纹柱14的前端设置有承重吊环15。上半气缸体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壳体3与下体气缸体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上半气缸体1的上端外表面的气缸槽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槽;一号加强筋6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螺钉8与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加强筋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块9与二号加强筋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加强筋6的数量为若干组;二号加强筋10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钉12与下体气缸体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固定螺钉12的数量为若干组;承重吊环15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承重螺纹柱14与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承重吊环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16;承重螺纹柱14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承重螺纹槽13与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承重螺纹柱14的外置螺纹与承重螺纹槽13的内置螺纹相互咬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抓住承重吊环15进行转动,将其承重吊环15上的承重螺纹柱14能够和承重螺纹槽13相咬合达到其将承重吊环15固定在气缸体上的目的,接着使用者可以用绳索穿过承重吊环15向上抬起,使其能够将该汽车用气缸体搬运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将其所使用的活塞安装在上半气缸体1上端的气缸槽2的内部,接着将其曲轴安装在下体气缸体4上的曲轴槽5的内部,然后将其他部件安装在该汽车用气缸体的内部,即可对该汽车用气缸体进行使用,在使用前,使用者能够将一号加强筋6以及二号加强筋10放置在气缸体的表面,然后用扳手转动其一号圆形凹槽7和二号圆形凹槽11内侧的一号固定螺钉8和二号固定螺钉12达到将一号加强筋6以及二号加强筋10固定在气缸体上的目的,让其利用一号加强筋6以及二号加强筋10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该汽车用气缸体的抗冲击性能,,且一号加强筋6和二号加强筋10是通过连接块9相连接的,故而在使用时一号加强筋6和二号加强筋10不会相分离,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包括上半气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壳体(3),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上端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气缸槽(2),所述连接壳体(3)的下端设置有下体气缸体(4),所述下体气缸体(4)的一侧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曲轴槽(5),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壳体(3)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加强筋(6),所述一号加强筋(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圆形凹槽(7),所述一号圆形凹槽(7)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一号固定螺钉(8),所述一号加强筋(6)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下体气缸体(4)的前端外表面的连接块(9)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加强筋(10),所述二号加强筋(10)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圆形凹槽(11),所述二号圆形凹槽(1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二号固定螺钉(12),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的一号加强筋(6)的一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槽(13),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的承重螺纹槽(13)的内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柱(14),所述承重螺纹柱(14)的前端设置有承重吊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包括上半气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壳体(3),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上端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气缸槽(2),所述连接壳体(3)的下端设置有下体气缸体(4),所述下体气缸体(4)的一侧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曲轴槽(5),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连接壳体(3)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加强筋(6),所述一号加强筋(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圆形凹槽(7),所述一号圆形凹槽(7)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一号固定螺钉(8),所述一号加强筋(6)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下体气缸体(4)的前端外表面的连接块(9)的下端设置有二号加强筋(10),所述二号加强筋(10)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圆形凹槽(11),所述二号圆形凹槽(1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二号固定螺钉(12),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外表面的一号加强筋(6)的一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槽(13),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前端的承重螺纹槽(13)的内侧设置有承重螺纹柱(14),所述承重螺纹柱(14)的前端设置有承重吊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气缸体(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壳体(3)与下体气缸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洁玲卓艳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新笙活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