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18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08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装盒,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第一顶板,能够绕前侧板转动;第二顶板,能够绕后侧板转动;左侧加强板,能够绕左侧板转动;右侧加强板,能够绕右侧板转动;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段部和第一卡置部;及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段部和第二卡置部;包装盒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展开状态时,包装盒能够被展平,折叠状态时,呈密封盒体空间。上述包装盒,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折叠而成,可使包装盒在运输或储存状态下平摊摆放,而需要装货时迅速组装成盒,能够提高包装盒的组装效率,便于存储和运输。

Pack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本申请涉及包装产品,特别是涉及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包装盒不易收纳整理,运输不便,且成型步骤复杂,折叠成盒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装盒,以解决上述包装盒成型步骤复杂、折叠成盒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一种包装盒,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四周连接且能够分别绕所述底板转动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第一顶板,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前侧板转动;第二顶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左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左侧板转动;右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右侧板转动;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段部和第一卡置部,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所述第一卡置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转动;及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靠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段部和第二卡置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所述第二卡置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转动,所述第二卡置部能够与第一卡置部卡置固定;所述包装盒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左侧加强板、所述右侧加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能够被展平;在折叠状态时,所述前、后、左、右侧板分别侧立于所述底板以围成盒体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段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部分别贴合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卡置部和所述第二卡置部卡置固定且贴合于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所述左侧加强板叠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内表面,所述右侧加强板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顶板贴合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顶板盖设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封闭盒体空间的开口。上述包装盒,包括左侧加强板和右侧加强板,能够增加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强度,从而增加包装盒的抗压能力;包装盒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折叠而成,可使包装盒在运输或储存状态下平摊摆放,而需要装货时迅速组装成盒,能够提高包装盒的组装效率,便于存储和运输;包装盒不采用插槽插孔固定,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折叠和打开包装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底折痕,所述底折痕位于所述底板的四周的边缘,所述后侧板、左侧板、前侧板和右侧板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底折痕相对所述底板转动;第一侧折痕、第二侧折痕、第三侧折痕和第四侧折痕,所述第一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与所述后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侧折痕相对所述后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一侧折痕向所述左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二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一卡置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卡置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侧折痕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转动,并沿所述第二侧折痕向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三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二卡置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卡置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侧折痕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转动,并沿所述第三侧折痕向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四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与所述后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能够通过所述第四侧折痕相对所述后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四侧折痕向所述右侧板的内表面折叠;及第一顶折痕、第二顶折痕、第三顶折痕和第四顶折痕,所述第一顶折痕位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后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顶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顶折痕相对所述后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一顶折痕向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折叠;所述第二顶折痕位于所述左侧加强板和所述左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左侧加强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顶折痕相对所述左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二顶折痕向所述左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三顶折痕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前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顶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顶折痕相对所述前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三顶折痕向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折叠;所述第四顶折痕位于所述右侧加强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右侧加强板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顶折痕相对所述右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四顶折痕向所述右侧板的内表面折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置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卡缝,所述第二卡置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卡缝,所述第二卡缝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卡缝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卡置部和所述第二卡置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卡缝、第二卡缝卡置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板设有粘接层,且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顶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板设有撕离部,所述撕离部与所述粘接层错位设置;所述撕离部能够从所述第二顶板撕离,以使所述第二顶板能够与所述第一顶板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设有粘接层,且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顶板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为双面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开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左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插槽开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右侧板的连接位置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加强板的远离所述左侧板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插舌,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插舌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配合;所述右侧加强板的远离所述右侧板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插舌,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插舌与所述第二插槽插接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的材质为瓦楞纸板或高分子材料板。本申请的包装盒,包括左侧加强板和右侧加强板,能够增加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强度,从而增加包装盒的抗压能力;包装盒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折叠而成,可使包装盒在运输或储存状态下平摊摆放,而需要装货时迅速组装成盒,能够提高包装盒的组装效率,便于存储和运输;包装盒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通过粘接固定,且通过撕离部能够容易地打开包装盒,而不是将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通过插槽插孔固定,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折叠和打开包装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包装盒的进一步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卡置部和第二卡置部卡置固定;图3为图2所示包装盒的进一步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包装盒的进一步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左侧加强板与左侧板叠设,右侧加强板与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与所述底板四周连接且能够分别绕所述底板转动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n第一顶板,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前侧板转动;/n第二顶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n左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左侧板转动;/n右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右侧板转动;/n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段部和第一卡置部,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所述第一卡置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转动;及/n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靠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段部和第二卡置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所述第二卡置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转动,所述第二卡置部能够与第一卡置部卡置固定;/n所述包装盒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左侧加强板、所述右侧加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能够被展平;在折叠状态时,所述前、后、左、右侧板分别侧立于所述底板以围成盒体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段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部分别贴合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卡置部和所述第二卡置部卡置固定且贴合于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所述左侧加强板叠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内表面,所述右侧加强板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顶板贴合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顶板盖设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封闭盒体空间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与所述底板四周连接且能够分别绕所述底板转动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第一顶板,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前侧板转动;
第二顶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
左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左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左侧板转动;
右侧加强板,连接于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右侧板转动;
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段部和第一卡置部,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所述第一卡置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转动;及
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侧板的靠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段部和第二卡置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板且能够绕所述后侧板转动;所述第二卡置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端且能够绕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转动,所述第二卡置部能够与第一卡置部卡置固定;
所述包装盒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时,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左侧加强板、所述右侧加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能够被展平;在折叠状态时,所述前、后、左、右侧板分别侧立于所述底板以围成盒体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段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部分别贴合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卡置部和所述第二卡置部卡置固定且贴合于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所述左侧加强板叠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内表面,所述右侧加强板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顶板贴合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顶板盖设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封闭盒体空间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折痕,所述底折痕位于所述底板的四周的边缘,所述后侧板、左侧板、前侧板和右侧板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底折痕相对所述底板转动;
第一侧折痕、第二侧折痕、第三侧折痕和第四侧折痕,所述第一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与所述后侧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侧折痕相对所述后侧板转动,并沿所述第一侧折痕向所述左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二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一卡置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卡置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侧折痕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段部转动,并沿所述第二侧折痕向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三侧折痕位于所述第二卡置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部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卡置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侧折痕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部转动,并沿所述第三侧折痕向所述前侧板的内表面折叠;所述第四侧折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灿邹正道罗嘉斌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