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艳丽专利>正文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00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第一压环以及通过螺旋压环与第一压环弹性连接的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内部关于水平面中心轴对称设置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一压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板靠近第一压环的一侧均通过支杆与第三弧形板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了第二弧形板对第一弧形板的挤压,实现了对于内部孔径的调节,又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对于第二弧形板的挤压,实现了第二弧形板向内部运动,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压环、螺旋压环和第二压环对于使用者胳膊的套接,实现了装置对于胳膊整体的压迫,促进淋巴液的回流。

A device for the recovery of upper extremity edema after breast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肢水肿恢复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同时也切断、结扎了淋巴管,从而阻断了淋巴液的回流通路,造成上肢淋巴液回流障碍,大量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相关部位组织肿胀,日久还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手术后腋窝积液、感染、瘢痕挛缩,也阻碍了上肢淋巴回流和静脉回流。现在的乳腺外壳手术后会影响到人体的体液回路,使得人体上肢出现水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首先,需要对于手臂进行由下而上的按摩,促进淋巴液回流;其次,对上肢手臂处进行一定程度挤压,使得淋巴液难以积存;最后,剧烈运动后组织充血会影响到淋巴液回流,导致上肢水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促进淋巴液回流和阻碍淋巴液流入上肢以及阻碍上肢充血水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第一压环以及通过螺旋压环与第一压环弹性连接的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内部关于水平面中心轴对称设置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一压环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压环两侧侧表壁通过开设贯穿孔分别套设有螺钉,所述螺钉靠近第二弧形板的一侧侧表壁焊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压环内部设置有关于第一压环中心轴对称的两个第一弧形板,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板靠近第一压环的一侧均通过支杆与第三弧形板焊接。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靠近第一压环侧表壁的一侧的半径小于滑块的半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钉侧表壁上嵌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环内表壁通过压缩弹簧与第二弧形板弹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弧形板两侧均与第三弧形板和第一弧形板之间形成的槽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板互相靠近的一侧通过开设球形槽滑动连接有滚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压环与螺旋压环靠近的一侧通过伸缩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螺杆两侧均旋合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压环与伸缩螺杆靠近的一侧通过伸缩螺杆固定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二弧形板对第一弧形板的挤压,实现了对于内部孔径的调节,又由于采用了球形槽内部滑动连接的滚珠,实现了装置对于人体的摩擦力较低,方便对于人体的按摩。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对于第二弧形板的挤压,实现了第二弧形板向内部运动,又由于采用了螺钉对于滑块的限位,同时由于滑块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实现了螺钉对于第二弧形板的限位,避免压缩弹簧弹力过大不方便水肿患者使用。3、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压环、螺旋压环和第二压环对于使用者胳膊的套接,实现了装置对于胳膊整体的压迫,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又由于采用了伸缩螺杆两侧的螺母推动第一压环、螺旋压环和第二压环之间的间距增加,实现了装置整体固定在使用者胳膊处,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的主要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的主体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的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例说明:1、第一压环;2、球形槽;3、螺钉;4、滚珠;5、第一弧形板;6、支杆;7、第二弧形板;8、滑槽;9、压缩弹簧;10、滑块;11、第三弧形板;12、螺母;13、伸缩螺杆;14、螺旋压环;15、第二压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第一压环1以及通过螺旋压环14与第一压环1弹性连接的第二压环15,第一压环1内部关于水平面中心轴对称设置有第二弧形板7,且第二弧形板7靠近第一压环1一侧开设有滑槽8,第一压环1两侧侧表壁通过开设贯穿孔分别套设有螺钉3,螺钉3靠近第二弧形板7的一侧侧表壁焊接有滑块10,第一压环1内部设置有关于第一压环1中心轴对称的两个第一弧形板5,两个第一弧形板5靠近第一压环1的一侧均通过支杆6与第三弧形板11焊接,使得第二弧形板7带动第一弧形板5运动,使得内部孔径自由调节。具体的,如图1所示,滑块10与滑槽8滑动连接,滑槽8靠近第一压环1侧表壁的一侧的半径小于滑块10的半径,使得滑块10的位置被滑槽8限制,避免压缩弹簧9弹力过大影响使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螺钉3侧表壁上嵌设有压缩弹簧9,第一压环1内表壁通过压缩弹簧9与第二弧形板7弹性连接,使得压缩弹簧9推动第二弧形板7向中心轴处运动,将使用者胳膊压住。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弧形板7两侧均与第三弧形板11和第一弧形板5之间形成的槽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弧形板7带动第一弧形板5和第三弧形板11运动,方便调节内部孔径。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弧形板5互相靠近的一侧通过开设球形槽2滑动连接有滚珠4,使得装置与人体的摩擦力减小,有利于按摩的操作。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压环1与螺旋压环14靠近的一侧通过伸缩螺杆13固定连接,伸缩螺杆13两侧均旋合连接有螺母12,第二压环15与伸缩螺杆13靠近的一侧通过伸缩螺杆13固定连接,使得伸缩螺杆13将第一压环1、螺旋压环14和第二压环15顶开,方便装置与使用者的固定。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压环1套在手臂上,使得压缩弹簧9挤压第二弧形板7,从而推动滚珠4挤压手臂,同时第二弧形板7推动第一弧形板5向内部运动,从而使得手臂四周均受到滚珠4的挤压,使得手臂受到按摩,促进手臂内部的淋巴液回流;其次,通过旋转螺钉3,控制滑块10与滑槽8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二弧形板7的位置受到限位,避免压缩弹簧9压力过大影响使用者的体验,同时使其更加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使用者;最后,通过将第一压环1、螺旋压环14和第二压环15同时套接在使用者上肢胳膊处,同时通过螺母12调节伸缩螺杆13的长度,使得第一压环1、螺旋压环14和第二压环15均压住手臂,阻止手臂积累淋巴液,促进淋巴液的回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第一压环(1)以及通过螺旋压环(14)与第一压环(1)弹性连接的第二压环(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环(1)内部关于水平面中心轴对称设置有第二弧形板(7),且第二弧形板(7)靠近第一压环(1)一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第一压环(1)两侧侧表壁通过开设贯穿孔分别套设有螺钉(3),所述螺钉(3)靠近第二弧形板(7)的一侧侧表壁焊接有滑块(10),所述第一压环(1)内部设置有关于第一压环(1)中心轴对称的两个第一弧形板(5),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板(5)靠近第一压环(1)的一侧均通过支杆(6)与第三弧形板(11)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第一压环(1)以及通过螺旋压环(14)与第一压环(1)弹性连接的第二压环(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环(1)内部关于水平面中心轴对称设置有第二弧形板(7),且第二弧形板(7)靠近第一压环(1)一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第一压环(1)两侧侧表壁通过开设贯穿孔分别套设有螺钉(3),所述螺钉(3)靠近第二弧形板(7)的一侧侧表壁焊接有滑块(10),所述第一压环(1)内部设置有关于第一压环(1)中心轴对称的两个第一弧形板(5),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板(5)靠近第一压环(1)的一侧均通过支杆(6)与第三弧形板(11)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外科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与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滑槽(8)靠近第一压环(1)侧表壁的一侧的半径小于滑块(10)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艳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