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盖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9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盖护具,包括用于与腿部连接固定的固定壳体,固定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膝盖的护膝壳体,护膝壳体向远离膝盖的方向倾斜,以使护膝壳体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在用户的膝盖受伤使用膝盖护具时,用户将固定壳体通过绑带等固定件固定在用户的腿部,一般为小腿,对用户运动的影响较小,固定壳体完成固定后,固定壳体上的护膝壳体位于膝盖的外侧,且在护膝壳体与膝盖具有一定间隙,以避免护膝壳体触碰到用户膝盖上的伤口,影响伤口恢复,护膝壳体的倾斜角度并无特殊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膝壳体的位置,用户在带上膝盖护具后,有效保护膝盖上的伤口免受二次伤害,可以完成一些低强度的运动。

A knee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盖护具
本技术涉及人体护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膝盖护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膝盖护具主要有膝关节支具、护膝等。其中,膝关节支具主要用于患者骨折后的康复治疗,需要为膝盖手术后的患者打上沉重而又不透气的石膏,灵活性差。而护膝的主要用途是防止运动中产生擦伤,且现有的护具与患者腿部的完全贴合,有矫正康复、保健保温的作用,但是目前保护膝盖擦伤伤口的康复护具是空缺的,对于膝盖擦伤后的患者,伤口需要时间恢复,而伤口擦伤后,1~2周是处于最虚弱的环节,为了避免伤口受到摩擦刺激,利于膝盖损伤组织的愈合,因此为膝盖擦伤患者需要一种避免受到外物(如裤子、被)的摩擦、压迫的护具,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膝盖擦伤伤口的相关护具。综上所述,如何避免膝盖上的伤口发生二次伤害,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护膝盖伤口的膝盖护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膝盖护具,包括用于与腿部连接固定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膝盖的护膝壳体,所述护膝壳体向远离膝盖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护膝壳体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为与腿部契合的弧形壳体。优选的,所述护膝壳体为圆形壳体。优选的,所述圆形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圆形开孔。优选的,所述圆形壳体通过转轴与所述弧形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转轴转动的限位件。优选的,所述弧形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缓冲垫。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海绵垫。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供魔术贴穿过固定的条形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的厚度等于或者大于3mm,所述护膝壳体的宽度不大于139mm。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护膝壳体均为3D打印件。本技术提供的膝盖护具,包括用于与腿部连接固定的固定壳体,固定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膝盖的护膝壳体,护膝壳体向远离膝盖的方向倾斜,以使护膝壳体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在用户的膝盖受伤使用膝盖护具时,用户将固定壳体通过绑带等固定件固定在用户的腿部,一般为小腿,对用户运动的影响较小,固定壳体完成固定后,固定壳体上的护膝壳体位于膝盖的外侧,且在护膝壳体与膝盖具有一定间隙,以避免护膝壳体触碰到用户膝盖上的伤口,影响伤口恢复,护膝壳体的倾斜角度并无特殊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膝壳体的位置,用户在带上膝盖护具后,有效保护膝盖上的伤口免受二次伤害,可以完成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膝盖护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膝盖护具的佩戴示意图。图1-2中:1为护膝壳体、2为固定壳体、3为圆形开孔、4为条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护膝盖伤口的膝盖护具。请参考图1~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膝盖护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膝盖护具的佩戴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膝盖护具,包括用于与腿部连接固定的固定壳体2,固定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膝盖的护膝壳体1,护膝壳体1向远离膝盖的方向倾斜,以使护膝壳体1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其中,固定壳体2需要与用户的腿部连接固定,为了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可以将固定壳体2的形状设置为与用户的腿部相契合的形状,并且固定壳体2可以通过绑带、弹性带等部件固定在用户的腿部,方便用户穿戴以及脱下,且固定壳体2可以固定在用户的大腿或者小腿上,一般固定在小腿上,固定方便,且对用户行走运动的影响相对较小。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壳体2上设置有护膝壳体1,而护膝壳体的倾斜角度并无特殊限定,优选的,护膝壳体1相对固定壳体2的倾斜角度为51°,以使护膝壳体1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能够避免护膝壳体1与伤口接触。在用户的膝盖受伤使用膝盖护具时,用户只需将固定壳体2通过绑带等固定件固定在用户的腿部,固定壳体2完成固定后,固定壳体2上的护膝壳体1位于膝盖的外侧,且在护膝壳体1与膝盖具有一定间隙,以避免护膝壳体1触碰到用户膝盖上的伤口,影响伤口恢复,并且,护膝壳体1的倾斜角度并无特殊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膝壳体1的位置,用户在带上膝盖护具后,有效保护膝盖上的伤口免受二次伤害,可以完成一些低强度的运动。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壳体2为与腿部契合的弧形壳体。由于腿部的形状尺寸较复杂,为了使弧形壳体的形状能够最大程度的与用户的腿部相契合,可以先通过扫描仪获取用户的腿部模型、然后在人体腿部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弧形壳体,然后将设计出的弧形壳体与腿部模型进行拟合修正,最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弧形壳体制造出来,采用本方案制造出来的弧形壳体的形状与被扫描对象的腿部形状高度吻合,可以提高患者在佩戴护具时的舒适度,优选的,固定壳体2与护膝壳体1均为3D打印件,通过3D打印技术将制造,方便快捷,且与用户腿部的匹配度好。在关于护膝壳体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护膝壳体1为圆形壳体。可以理解的是,圆形壳体的尺寸需要与用户的膝盖尺寸相匹配,可以将圆形壳体的直径设置为略大于用户的膝盖尺寸,以保证圆形壳体能够有效保护膝盖,圆形壳体的尺寸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容易影响用户的正常行动,优选的,可以将扫描仪获取用户的膝盖模型与圆形壳体的尺寸比例设置为1:1.09。为了进一步提高圆形壳体的透气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圆形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圆形开孔3。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圆形壳体设置在用户膝盖的前方,会阻挡一部分来自前方的风流,为了不影响膝盖伤口的正常愈合,在圆形壳体上设置若干的圆形开孔3,且将圆形开孔3设置在圆形壳体的中部,是为了不影响圆形壳体的结构强度,更加美观,当然,圆形壳体上的透气孔的设置位置以及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了实现圆形壳体的转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圆形壳体通过转轴与弧形壳体的顶部连接,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转轴转动的限位件。其中,可以在圆形壳体上设置连接板,并将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弧形壳体上,圆形壳体通过体积较小的连接板与转轴连接,提高圆形壳体转动的灵活性,方便用户随时调整圆形壳体与膝盖之间的间隙,当用户转动调整好圆形壳体的位置后,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盖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腿部连接固定的固定壳体(2),所述固定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膝盖的护膝壳体(1),所述护膝壳体(1)向远离膝盖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护膝壳体(1)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盖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腿部连接固定的固定壳体(2),所述固定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膝盖的护膝壳体(1),所述护膝壳体(1)向远离膝盖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护膝壳体(1)与膝盖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盖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2)为与腿部契合的弧形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盖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壳体(1)为圆形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盖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用于透气的圆形开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盖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壳体通过转轴与所述弧形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韦莲成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