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包括极柱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凸出设置并限定出收容空间,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并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池壳体组件的电池。
The battery housing assembly and the battery with the battery hous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壳体组件及具有所述电池壳体组件的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组件以及具有所述电池壳体组件的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由于其便携性受到广大欢迎,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电池通常包括壳体、顶盖以及电芯等。其中,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壳体上端的开口处。所述顶盖中穿设有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电芯电连接以实现对外部供电。然而,所述极柱会占用所述壳体内一定的空间,造成能量密度损失。其次,所述极柱在挤压测试(crush测试)过程中容易刺穿电芯中的极片,导致短路并引发起火,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电池壳体组件以及具有所述电池壳体组件的电池。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包括极柱,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凸出设置并限定出收容空间,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并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壳体部到第二壳体部的方向上,所述极柱不超出所述第二壳体部。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孔,所述极柱包括极柱本体,所述极柱本体固定于所述开孔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还包括位于所述极柱本体两端的第一极柱板和第二极柱板,所述第一极柱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极柱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所述极柱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极柱板的宽度和第二极柱板的宽度以在所述极柱的外周形成卡槽,所述第一壳体部固定于所述卡槽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开孔位于所述顶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和所述顶壁之间,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部,所述顶壁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且固定于所述卡槽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卡槽中的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包括第一绝缘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绝缘部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极柱本体与所述顶壁之间,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第一极柱板与所述顶壁之间。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卡槽中的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二绝缘片位于所述第二极柱板与所述顶壁之间。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直径不超过1000毫米,所述第一壳体部凸出所述第二壳体部的高度不超过100毫米。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围绕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周设置。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第二壳体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池还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组件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还包括容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组件中的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位于所述电芯的端部。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还包括容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组件中的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包围所述电芯的外周。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焊接固定,所述电芯包括负极片、正极片和设置于所述负极片和所述正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所述正极片电连接所述极柱,所述负极片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本申请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壳体部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凸出设置且将所述极柱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收容空间中,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因为设置极柱导致的第二壳体部对应的壳体内部空间浪费,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一般不是规则的,设置极柱及第一壳体部分凸出的结构,还可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其次,能够增加所述极柱与电池壳体内部的电芯之间的距离,避免挤压测试时所述极柱刺穿电芯的极片,从而避免短路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组件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组件于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组件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组件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组件于又一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组件于又一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组件于又一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组件的主视图。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组件的主视图。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主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池1极柱10极柱本体11第一极柱板12第二极柱板13卡槽14第一壳体20第一壳体部21第二壳体部22第一绝缘片30第一绝缘部31第二绝缘部32第二绝缘片40第二壳体50注液塞60电池壳体组件100电芯200负极片201正极片202隔离膜203收容空间210开孔211第一保护件300第二保护件400负极极耳2010正极极耳2020侧壁2101顶壁2102直径D高度H厚度T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组件100,包括极柱10以及第一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部21和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21的第二壳体部22,所述第一壳体部21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22凸出设置并限定出收容空间210。所述极柱10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21并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210中。本申请设置所述第一壳体20中的第一壳体部21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22凸出设置且将所述极柱10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21的收容空间210中,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因为设置极柱10导致的第二壳体部22对应的壳体内部空间浪费,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一般不是规则的,设置极柱10及第一壳体20部分凸出的结构,还可适应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其次,能够相对增加所述极柱10与电池壳体内部的电芯之间的距离,避免挤压测试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包括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凸出设置并限定出收容空间,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并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包括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凸出设置并限定出收容空间,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并部分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壳体部到第二壳体部的方向上,所述极柱不超出所述第二壳体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孔,所述极柱包括极柱本体,所述极柱本体固定于所述开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还包括位于所述极柱本体两端的第一极柱板和第二极柱板,所述第一极柱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极柱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所述极柱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极柱板的宽度和第二极柱板的宽度以在所述极柱的外周形成卡槽,所述第一壳体部固定于所述卡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开孔位于所述顶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和所述顶壁之间,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部,所述顶壁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且固定于所述卡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卡槽中的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包括第一绝缘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绝缘部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极柱本体与所述顶壁之间,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武,张国文,郭培培,林礼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